5月15日晚,雷军在小马价值观大会上的一段内部演讲视频刷爆热搜。
这场被外界称为“小米史上最沉重的10分钟”里,雷军首次正面回应了SU7事故引发的舆论风暴。
不同于以往脱稿侃侃而谈的“雷式风格”,这次他全程紧攥提示卡,读到“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时声音微顿,手指反复摩挲卡片边缘的细节,让网友直呼“老雷这次真的绷紧了神经”。
这场演讲的背景,是小米SU7 Ultra车型卷入的连环争议——从3月底的安徽高速事故导致车辆严重损毁,到近期数百车主因“续航虚标”集体维权,舆论对小米汽车的质疑声浪远超预期。
雷军坦言:“15岁的小米不再是创业公司,我们在任何产业都没有新手保护期了。”
有人说,雷军这次“照本宣科”暴露了小米的力不从心,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清醒蜕变。
1. 拿稿演讲≠心虚,而是敬畏从前那个在发布会上妙语连珠的雷布斯,这次像小学生般逐字念稿。
但细看内容,他不仅直面SU7事故中“车辆安全”的核心痛点,更宣布要将汽车安全标准提升至“行业领导者”级别。
这让我想起他四年前说“造车是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如今看来,这份敬畏从未消失。
拿稿子,恰恰说明每一个字都经过千锤百炼,不愿用即兴发挥模糊重点。
2. “零风险”期待背后的残酷现实小米SU7在权威评测中本是“优等生”,但一次事故就撕开了公众的完美滤镜。
雷军那句“公众要的不仅仅是合规,是零风险”,道破了所有国产科技企业的困境:当品牌成长为国民级企业,消费者就会用显微镜找瑕疵。
就像家长不会容忍学霸考99分,小米必须学会在聚光灯下“裸泳”。
3. 撕掉“新手保护膜”的小米,正在经历阵痛从手机跨界到汽车,小米用了四年打磨产品,却低估了公众情绪的发酵速度。
这次演讲中反复出现的“责任”“系统化改进”,像极了中年人面对生活重压时自我告诫。
但换个角度看,这场舆论危机或许正是小米摆脱“性价比”标签、真正跻身高端制造的重要契机。
雷军捏着卡片时微微颤抖的一瞬间,也何尝不是中国制造升级路上的缩影?
当我们的企业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自然要承受更多审视目光。
这场演讲不是危机公关终点,而是小米重新出发的新起点。
你觉得雷军这次回应够真诚吗?
小米汽车还能否逆风翻盘?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过千我们深扒SU7事故背后的技术真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