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

对于现在正打算买车的朋友们来说,心里肯定有个大大的问号,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个领域,各种技术名词听得人云里雾里。

其中,争论最激烈、也最让人纠结的,莫过于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了。

咱们身边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讨论,有人说混动车好,省油又可靠;也有人说增程车开着爽,跟纯电车没两样还没里程焦虑。

网上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叫“现在买车优先选混动,五年后买车优先选增程”。

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有驾

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今天咱们就用最朴实的大白话,把这两种车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大家理清思路。

咱们先看看眼前的情况,也就是“现在”。

如果您现在走进任何一家汽车城,或者打开手机上的汽车软件,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混动汽车的销量,确实是把增程式汽车甩开了一大截。

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卖出去的新能源车里头,混动车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还多,市场份额超过了25%,而增程式汽车呢,大概只有8%左右。

这中间差了足足三倍,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说明,在当前这个阶段,绝大多数消费者在掏出真金白银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混动车。

特别是在那些不限牌的二三线城市,像比亚迪的DM-i系列混动车卖得尤其火爆,超过六成的销量都来自这些地方,这充分说明了它在广大普通家庭用户心中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阶段混动车会这么受欢迎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主要就是因为它更像一个“全能选手”,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用车情况,而且用起来还特别划算。

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有驾

咱们可以这样理解,混动车的肚子里,既有一台传统的发动机,也有一台电动机,它俩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在城里堵车或者低速行驶的时候,车辆会优先用电,这时候它就跟一台纯电车一样,又安静又省钱。

当你需要超车或者跑高速,需要更强动力的时候,发动机老大哥就会立刻启动,直接给车轮提供动力,劲头十足。

更妙的是,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还能顺便给电池充电。

也就是说,发动机既可以直接驱动车,也能用来发电,身兼两职,非常灵活。

这种设计让混动车在任何路况下都能找到一个最省油、最高效的工作方式。

反观增程式汽车,它的工作原理就不太一样了。

增程车本质上更像是一台纯电动车,它的发动机从头到尾都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

发动机的角色很单一,就是一个“专职发电机”,它的任务就是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启动,然后发电供给电动机使用,或者给电池充电。

驱动车轮的活儿,永远都是电动机来干。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开起来的感觉和纯电车一模一样,非常平顺安静。

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有驾

但它的一个弱点在于,能量转换的过程比较长,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电池电量又不足的情况下。

能量需要先从汽油燃烧变成发动机的机械能,再变成电能,最后才能驱动车轮。

这一来一回,中间就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所以很多增程车在高速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并不算低。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关键点,也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使用成本。

咱们还是拿市面上最常见的车型来举例子。

开比亚迪混动车的车主们普遍反映,在市区正常开,百公里油耗也就三四个油,即使是在电池完全没电的亏电状态下,油耗也大多能控制在百公里5升以内,这个水平已经和以省油著称的日系燃油车差不多了。

但是增程式汽车,由于车身通常更大更重,加上前面提到的能量转换效率问题,亏电油耗往往要到百公里7升甚至8升以上。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假如一年开两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差了3升,按现在的油价算,一年下来光油费就能差出三四千块钱。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过日子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最后一点,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买车的价格。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混动车型,价格已经非常亲民了,很多热门车型都集中在8万元到15万元这个区间。

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有驾

这个价格范围,恰好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首次购车或者换车的核心预算区。

而增程式汽车,由于技术路线和市场定位的原因,价格普遍要高一些,大部分车型都要卖到二十几万甚至三十万以上。

这就导致在现阶段,混动车是大多数人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的选择,而增程车则更像是一个面向预算更充足的消费者的改善型产品。

所以综合来看,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混动车凭借其技术上的全能、使用上的经济以及价格上的亲民,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然而,汽车市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现在的情况不代表未来也会如此。

为什么又说“五年后要优先选增程”呢?

这就要从这两种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上来看了。

增程式汽车虽然现在销量暂时落后,但它身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它的“血统”更接近纯电动车。

它和纯电车的关系,就像是亲兄弟,只不过一个出门自带干粮,一个需要沿途找补给站。

而混动车,更像是一个远房表亲,虽然也带电,但骨子里那套复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还是燃油车的逻辑。

这个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它们未来的进化方向。

现在买车选混动,5年后换增程,听劝不踩坑!-有驾

目前增程式汽车最大的一个槽点,就是早期的车型为了控制成本,电池装得不够大,纯电续航里程比较短,可能也就一百多公里,导致发动机需要频繁启动,让一些车主觉得体验不好。

但是现在,所有的厂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它:那就是给增程车装上越来越大的电池。

现在新推出的增程车,电池容量动辄就是三四十度电,甚至更大,带来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轻松突破了200公里、3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在日常通勤、接送孩子、周末购物这些占了95%以上的用车场景里,这台车完全可以当做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一周充一次电就足够了,享受电车所有的好处。

只有在极少数的节假日长途远行时,那台作为“移动充电宝”的发动机才会派上用场,彻底打消你的里程焦虑。

这样一来,增程车就几乎成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融合了纯电车的日常使用体验和燃油车的长途便利性。

反观混动车,它在这一点上就遇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因为混动车的结构太复杂了,车里既要放下发动机,又要放下变速箱,还要放下电动机和电池,空间非常有限。

这使得它很难像增程车那样,从容地塞进一块巨大的电池。

所以,混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未来可能也很难有质的飞跃,这在未来人人追求更长纯电续航的时代,可能会成为它的一个短板。

所以,展望未来五年,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为汽车配备一块大容量电池将不再是难事。

到那时,一台拥有超长纯电续航、又能加油应急的增程式汽车,其产品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强,可能会成为更多人的最终选择。

这个变化,正悄然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