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豪华新能源MPV以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为核心理念横空出世时,消费者除了关注其金字塔整车安全架构和9安全气囊配置外,一个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参数同样引发热议——油箱容积。作为比亚迪与奔驰合资打造的旗舰车型,腾势D9插混版如何在53L油箱容量与豪华驾乘体验间取得平衡?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技术智慧?
油箱容量的精准取舍
腾势D9插混车型搭载的53L油箱在传统MPV领域确实不算突出,尤其对比其5250mm车长、1960mm车宽和1920mm车高的魁梧身材。但这一设计恰恰体现了新能源时代油箱够用即可的哲学。DM-i超级混动系统通过1.5T高效发动机与功率型刀片电池的协同,实现了WLTC工况下最低6.65L/100km的馈电油耗,这意味着即便完全依赖燃油驱动,理论续航也能接近800公里。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支持80kW直流快充(豪华版除外),NEDC纯电续航最高达190km。日常通勤可完全用电,长途出行时油电混合模式又能大幅降低油耗。实测显示,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53L油箱配合电能辅助,实际续航表现远超传统燃油MPV。
双动力系统的协同智慧
腾势D9的动力布局展现了比亚迪的前瞻思维。插混版采用第五代DM技术,前驱电机功率200kW,四驱版更达245kW,零百加速最快7.3秒。这样的性能表现让这台整备质量超2.3吨的大家伙毫不笨拙,而40kWh电池组在614.4V电压下实现90kW(超2C)快充的能力,更确保了能源补充效率。
纯电版则搭载103kWh大电池包,额定电压608V,无论是单枪166kW快充还是双枪并充,30%-80%充电仅需30分钟。这种油电双优的战略,让用户可根据使用场景灵活选择——城市短途用电经济环保,跨城长途用油免除焦虑,53L油箱在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完全能满足绝大多数出行需求。
安全架构下的空间魔法
在金字塔安全架构理念下,腾势D9的油箱布置面临更高要求。将小电池置于底盘中部,碰撞时可确保有电打开车门;第三排缓冲空间达815mm,这些安全设计都影响着油箱的布局选择。最终53L的容量既保证了续航,又为安全结构留出充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3110mm超长轴距带来的宽敞座舱并未因油箱设计打折。2+2+3座椅布局下,1米86的乘客也能在各排获得舒适体验,第二排按摩座椅更成为长途旅行的神器。这种空间利用率与能源系统的平衡,展现了工程师的深厚功底。
用户场景的真实验证
实际使用中,腾势D9车主反馈印证了设计合理性。城市通勤时纯电模式完全够用,周末郊游混动模式油耗仅5-6L/100km;即使全程高速,智能能量管理也能将油耗控制在7-8L。一位自驾游爱好者分享从北京到青岛800公里路程,满电出发只需中途加一次油,比传统MPV省心不少。
当然,若追求极致长途续航,纯电版620km的CLTC续航或许更吸引人。但插混版的价值在于全场景适应——没有充电条件时可当节能燃油车使用,有充电条件时又能享受电动车优势。这种灵活性让53L油箱不再是短板,而是整体能源策略的有机组成。
腾势D9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了豪华MPV的能源逻辑不以单纯增大油箱来换取心理安慰,而是通过电驱为主、油驱为辅的智能系统,实现效率与体验的双重提升。53L油箱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技术自信的集中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