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

202551日,小米SU7 Ultra因“圈速考核解锁马力”新规再上热搜。

小米官方回应称,新增“排位模式”需车主在指定赛道达标后方可解锁1548匹全马力,旨在甄别驾驶能力、降低公共风险。部分用户支持,认为“马路非赛道,安全应优先”,亦有车主质疑“付费性能遭阉割”,直指车企未充分征询用户意见。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仍然有竞速功能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我认为,小米的错误在于这两点。第一,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在公共道路上竞速。第二,2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在公共道路上,没有任何合理使用的场景。具体解释可以看这里:电车0-100加速,该不该禁?

小米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是什么地方错了。但只改一点点,坚持错误大方向。

首先,新政策背后,小米还藏着小心思。

要达到小米的这个门槛,不是一下赛道就能达到的,要练车,有费用,还要花时间。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赛道。不在这些城市的人,综合成本就更高。看起来,这可以有效地降低获得这个资格的人的数量。

但这个成本,还不够高。拿郑州举例,中原国际赛车场,单次赛道日费用约2000元。解锁马力额外花上1-2万这个门槛还不够高。

而且,这一定会催生破解、改车。到时候可能4S店就一条龙服务了,提车、改车。所谓达标形同虚设,但这个时候,小米就可以合理卸责。

这就是小米背后藏着的小心思。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代考已经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政策,在公共伦理上,仍然是荒谬的。道理很简单,赛道上合格,只代表技术好,风险是小一些,但是

职业赛车手,因为技术好,就可以不遵守交通规则,把城市道路当赛道吗?

院士,因为资历深,就可以无视招生政策,把大学当卧室吗?

攀爬运动员,因为技术好,就可以扰乱公共秩序,把城市高楼当山爬吗?

没这个道理,没这个逻辑,没有这个伦理。老百姓不是一些人赛车的工具,也不是董小姐练手的工具。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我们讨论风险的时候,不仅是关注大小,还要关注伦理是否合理。有合理性的风险,比如坐飞机、喝酒、玩过山车,从风险中获得便利、享受、刺激,那么自担风险,就是合理的。

但小米车主要玩车,路上无关、无辜的其他司机、行人,就要承担风险。这是个什么逻辑?这是个什么伦理?

说白了,新规的思路是,以前是出得起50万,就可以拿别人冒险。现在提高一下门槛,更有钱有闲去练车的人,才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拿别人冒险。

这样的伦理难道不荒谬吗?

司机技术再好,院士资历再深,攀爬运动员技术再好,都是损害公众利益,给公众施加风险的理由。

交通规则,以及所有公共规则,不是有资格、有技术,就可以无视的。而是所有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地遵守的。不管你是买得起性能车,还是你是院士或职业赛车手。

小米的赛车模式,只有一个地方是合理的,那就是赛道。只有进行地域限制,才是合理的。赛道贵,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赛道,那就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设个必然会被越过的门槛,继续把城市道路当赛道。

可以在城市远郊搞一块地,稍微平整一下,搞个沥青路,或者城市远郊找一条车很少的道路,临时圈起来。小米要卖性能车,中国其他车企要卖性能车,可以进行公共游说,推动政策。地方政府也应该配合,这对于提振消费,也是好事。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有人会说,简易赛道安全性不够好,对车主由危险。对啊,也知道关心安全的嘛。且不说在简易的赛道,风险只会比城市道路小——总要放几个废轮胎在路边吧,人和车总少一些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风险,是造成风险的人自负,而不是在城市道路上,让其他车主和行人负。这更符合公共伦理。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小米新规,su7拿马路练车,董小姐拿老百姓练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