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需要加价30万抢购的“越野神车”丰田普拉多,如今直降8万却无人问津! 2025年3月,其月销量仅1040台,不及国产越野车坦克500的二十五分之一。 从“理财神器”到“滞销产品”,普拉多究竟做错了什么?
普拉多的价格策略显得与市场脱节。 2024款车型上市时,入门版定价45.98万,顶配更是接近60万。 这与终端优惠后售价50万上下的奥迪Q7形成了直接竞争。 有车主算过一笔账:同款普拉多,在日本本土售价折合人民币约为19万元起,到了中国价格却直接翻倍还多。 当消费者发现他们为品牌溢价支付的金额足以再买一台国产越野车时,情怀似乎瞬间失去了分量。 丰田经销商初期试图延续“加价提车”的套路,结果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有消费者直言:“花费80万,去购买一个内饰如同10年前桑塔纳那般的车? 难道把我当成傻子吗? ”
其产品力,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与国产竞品相比出现了明显差距。 普拉多引以为傲的2.4T混动系统,实际测试油耗飙升到百公里14.5L,被网友戏称为“混了个寂寞”。 对比之下,比亚迪DM-o混动系统车型加满一箱油可以行驶1000公里。 丰田的混动(HEV)既不能上绿牌,也无法享受补贴,在国产插混(PHEV)面前显得尴尬。 在智能化配置上,普拉多更是捉襟见肘。 2025款车型的入门版甚至缺少驻车雷达、360度影像和导航系统,方向盘为塑料材质,座椅也是织物的。 其车机系统被描述为“8英寸中控屏配十年前的老界面,语音唤醒要等三秒”,在8155芯片普及的国产车面前宛如“出土文物”。
产品质量和曾经引以为傲的保值率也出现了问题。 “开不坏的丰田”成了一则笑谈。 2024款普拉多首批上市车辆接连发生故障:电流声仿若电蚊拍运作;刹车会发出尖锐异响;车机系统时常卡顿需重启才能勉强应对。 更令人失望的是其保值率——短短三年时间,残值从75%急剧降至60%,甚至比不上国产的坦克500。 一位车主痛心疾首:“50万买了个工业垃圾,4S店连杯咖啡都不给续! ”天津港的平行进口车商表示,现在消费者宁愿多花五万买带KDSS底盘系统的美规版,也不碰国产简配车型。
国产新能源越野车的强势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 坦克500 Hi4-T插混版仅从33.5万起步,续航超过1000公里,三把锁、空气悬挂全都配备齐全。 方程豹豹8搭载2.0T发动机,起售价37.98万元,无人机版车型39.58万元起售,还免费配备无人机。 这些新兴品牌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跟跑甚至领跑,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定义上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他们深谙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智能化的渴望,也理解中国复杂路况对于通过性的真实要求。
中国消费者对越野车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今的硬派越野车用户更看重“全能性”:工作日通勤要舒适,周末出游要便利,偶尔越野要可靠。 传统越野车“粗糙但耐用”的特点已不能满足这种多元化需求。 消费者对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耐用可靠”,智能座舱、高阶智驾、场景化生态成为购车核心考量,而这些正是丰田的短板。 有车主坦言:“现在谁真去爬石头? 我要的是接送客户不丢面子,周末能轻度穿越就够了”。
普拉多面临的困境,也是部分传统合资品牌的缩影。 日产途乐去年在华销量暴跌65%,三菱帕杰罗更是退出了中国市场。 反观自主品牌,坦克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35万辆,方程豹豹5单月交付曾破5000台。 现在的硬派越野市场,消费者要的不再仅仅是“开不坏”的发动机,而是可城可野的智能体验。
普拉多并非没有尝试改变。 2025款车型入门价下调1万,新增5座旗舰版带空气悬架。 但在国产车每年迭代的节奏面前,这点改变似乎微不足道。 更深的危机来自于用户断层。 在普拉多退出中国的这三年,坦克系列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再次定义了越野生活。 当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更乐意为科技体验付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