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忽悠,锂电池比铅酸续航更远,掌握这3个关键真相!

咱们身边骑电动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了,这车子方便、省钱,简直是上下班、买菜接娃的神器。

可一说到买车,大家准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选锂电池还是铅酸电池?

走进车行,销售人员十有八九会热情地推荐锂电池,说辞都差不多:“同样是20安时(Ah)的容量,锂电池跑得可比铅酸远多了,还轻便!”听起来,锂电池简直就是电动车的“最佳拍档”。

别被忽悠,锂电池比铅酸续航更远,掌握这3个关键真相!-有驾

但奇怪的是,实际用起来,大家的感受却五花八门。

有的人换了锂电池,觉得续航确实给力;可也有不少人抱怨,感觉跟以前的铅酸电池没啥区别,甚至还不如朋友那辆老款的铅酸车跑得远。

这就让人犯迷糊了,到底是谁说了真话,谁又在“忽悠”人呢?

相同容量下,这两种电池的续航能力到底谁更强?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聊透彻,其实这里面的门道,都藏在一些咱们平时容易忽略的关键细节里。

首先,咱们不能光听商家宣传,得看看最基础的纸面数据。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在理想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结果,电池也不例外。

假设咱们把市面上最常见的48伏、60伏、72伏的电动车,放在一个特别理想的环境里测试——温度是舒适的25摄氏度,路面平坦得像镜子,骑行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25公里,不急加速也不急刹车。

在这种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完美条件下,相同容量的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它们的续航里程参考数据大致是这样的:一个48伏20安时的铅酸电池大概能跑50到60公里,而同规格的锂电池则在40到50公里;到了60伏20安时,铅酸电池能跑60到70公里,锂电池则是50到60公里;如果是72伏20安时,铅酸电池更是能达到75到85公里,锂电池却只有55到65公里。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可能都会大吃一惊,这跟销售说得完全反过来了啊!

在实验室里,铅酸电池的续航能力看起来明显要更胜一筹。

但这只是理论,实际骑行中,红绿灯、上下坡、载人载物,各种复杂情况都会出现,而锂电池恰恰是在这些真实复杂的路况中,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优势,实现续航上的反超。

锂电池之所以能在实际使用中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它的两个核心特点:一个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和一个轻便的“身材”。

咱们先说说这个管理系统,它的专业名叫BMS。

这两种电池的化学特性完全不同,铅酸电池就像个老实巴交的“壮汉”,你可以让它一直干活,直到把最后一丝力气都耗尽,车子彻底不动了为止。

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频繁地把电用光,也就是所谓的“深度放电”,对铅酸电池的寿命是毁灭性的打击,用不了多久,电池容量就会大幅下降,变得越来越不耐用。

而锂电池里的“锂”元素天性活泼,是个“娇气包”,既怕被饿着(深度放电),也怕被撑着(过度充电),所以必须给它配一个“保姆”,这个BMS系统就是它的贴身保姆和智能大脑。

它会时刻监测电池的状态,一旦发现电压低到可能损伤电池的临界点,它就会立刻切断电源,强制保护电池。

别被忽悠,锂电池比铅酸续航更远,掌握这3个关键真相!-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精明的管家,总会给你留下一笔应急钱,绝不让你倾家荡产。

这样一来,虽然锂电池看起来没有把电量百分之百用完,但它保证了每一次充放电都在最健康、最高效的区间内进行。

相比之下,铅酸电池在电量快用完时,电压会掉得特别快,那点“虚电”根本跑不了多远。

因此,从“有效利用”的电量来看,锂电池的效率其实是远高于铅酸电池的。

再来说说重量上的巨大差异。

这一点非常直观,你只要亲手去拎一下就能感受到。

同样是60伏20安时的规格,一组铅酸电池的重量通常在35公斤左右,相当于一袋大米的重量,非常沉重。

而同样容量的锂电池,重量一般只有12公斤上下,一个成年人可以轻松地单手提起来。

这两者之间相差了超过20公斤的重量。

这个重量差直接影响了电动车的能耗。

道理很简单,车子越重,跑起来需要克服的阻力就越大,消耗的电能自然就越多。

根据测算,车身重量减轻这么多,大约能降低10%左右的能量消耗。

这省下来的电,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续航里程,换算下来,大约能多跑5到10公里。

所以,一个高效的“大脑”加上一个轻盈的“身体”,让锂电池在实际骑行中,续航里程反超同容量的铅酸电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既然锂电池优势这么明显,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觉得铅酸电池更耐用,甚至跑得更远呢?

这就涉及到市场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了,那就是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的迭代。

首先,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铅酸电池,它也在不断进步。

现在市场上除了普通的铅酸电池,还出现了一种叫“石墨烯电池”的升级版。

别被忽悠,锂电池比铅酸续航更远,掌握这3个关键真相!-有驾

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高科技,但本质上它还是铅酸电池的一种,只是通过添加石墨烯等材料改进了配方,提升了电池的充电接收能力和放电性能,寿命也更长。

更关键的一点是,很多负责任的大品牌在生产石墨烯电池时,用料非常扎实。

比如标称是20安时的电池,为了保证性能和口碑,它实际的容量可能会做到22甚至23安时。

在电动车上,多1安时的电量,大约就能多跑3公里路,这多出来的容量就意味着能额外增加近10公里的续航。

与此相对的,是市场上泛滥的“虚标”问题,这在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领域都普遍存在。

一些小厂家为了在价格战中取胜,会不择手段地偷工减料。

他们生产的铅酸电池,可能外壳尺寸标准,但里面的铅板又薄又少,标着20安时,实际容量可能只有17安时。

锂电池市场的水更深,因为普通消费者无法拆开看到里面的电芯。

一些劣质锂电池会使用回收的、等级差的电芯,能量密度低,一致性差,那个所谓的BMS管理系统也只是个摆设,根本起不到精细化管理和保护的作用。

这样的锂电池,就算重量再轻,它的实际续航能力也可能远远不如一块货真价实的铅酸电池。

因此,当一个消费者用一块用料十足的大品牌石墨烯电池,去对比一块来路不明的杂牌劣质锂电池时,得出“铅酸电池更耐用”的结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这已经不是技术路线的优劣之争,而是良心产品与伪劣产品的对决。

所以,当我们讨论锂电池和铅酸电池谁续航更远时,不能简单地被“相同容量”这四个字给框住。

这背后其实是技术特性、产品品质、品牌信誉和市场监管的一场综合较量。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选择哪种电池,关键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

如果你追求轻便,在意电池的长寿命,平时骑行距离不短,偶尔还想跑个小长途,那么选择一个大品牌的优质锂电池,会是更好的选择,它的能量密度高,BMS系统优化得好,能给你带来更稳定、更长久的续航体验。

但如果你预算有限,主要就是日常短途代步,比如买买菜、接送孩子,那么选择一款信得过的大品牌石墨烯铅酸电池,性价比会非常高。

它虽然笨重、寿命相对短一些,但价格便宜,技术成熟,维修更换也方便。

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无论选哪种,都要优先考虑大品牌,因为大品牌在用料、工艺和售后上更有保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买到“虚标”的缩水产品。

商家的宣传往往只会突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我们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看清电池的综合表现,才能真正告别续航焦虑,让电动车用得更省心、更踏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