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城市的路口昏黄灯下,一辆崭新的保时捷卡宴悄无声息地停在路边。车窗半开,司机正用无聊的语气和朋友聊行情:“现在想加价买车的,怕是得劝劝他清醒点。”车厢内曾经弥漫着“有保时捷,人生圆满”的气息,如今只剩一股汽油混杂冷气的味道。手机屏幕上弹出最新消息:保时捷净利润暴跌66.6%,预计损失超400亿,要关闭50家在华门店。一句话,仿佛一锅热油泼在冷铁上,嘶的一声,把梦中豪车的泡沫蒸得一干二净。
如果你是那位曾经在保时捷展厅焦虑排队,等着加价提车的中产新贵,现在看着这组数据,会不会觉得有些“被夺走的时代荣光”?又或者,那些拿保时捷当职场通关密码的人,现在会不会担心工资条的厚度会比销量数据更薄一些?
数据不会说谎,也真不懂得安慰谁。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交付量还不到一万辆,同比跌了42%,创了十年最低。2021年风头最劲时,一年在华销量将近十万辆,占全球销量三分之一。“加价、排队、黄牛倒卖车牌”,全是暴涨年代的注脚。现在只剩下“下滑、缩店、裁员”,像降温后的冷水浴,冲散了所有被神话的豪华滤镜。
净利润更是惨烈——2024年上半年只有7.18亿欧元,同比暴跌三分之二。去年同期还有15.7%的销售回报率,现在只剩5.5%,保时捷引以为傲的“赚钱速度”,突然进入老人家挂点滴的慢车道。以前那些夸张的传言,“保时捷卖车就像印钞机,一台赚一台印”,现在听来反而像是个黑色老笑话。
有趣的是,卡宴这些标志性的“梦中豪车”,并不是一夜之间人设崩塌。2019年到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暴涨,国内新贵们排队抢购,品牌溢价高得能让人怀疑世界的公平。大佬们把保时捷标当成社交勋章,买车的过程仿佛自助式封爵,连黄牛都自觉进化为豪车掮客。可就在大家以为“保时捷永不跌”的时候,风向已然变了。
2022年还是全球IPO的明星,交付量略涨,但中国区却首次下滑2.5%。多数人以为小低谷无伤大雅,毕竟有那么多年口碑,又都是“有钱”群体支撑,没理由垮。可到了2023年,销量一下子断崖,跌掉15%。保时捷丢掉了全球最大市场的桂冠,还成了被电动车浪潮拍醒的“落水贵族”。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很简单。中国电动车市场内卷得厉害,国产新势力主打技术、配置、价格,几乎按“拼多多”逻辑来做高端车。保时捷电动车进入中国,发现“没有本地工厂,成本高,车型不接地气”,简直水土不服。老总自己都说:“进来二十年,没见过变化这么快的市场,预测基本失灵。”好比拿着德国产的高档雨伞,来广州过台风——只剩优雅没了效果。
在电动车变革这条路上,保时捷砸钱自研电池、推纯电动路线,还拿了德国官方补贴。四年间,努力换来的成果是“暂停全部电池自研项目,裁员,转回油车和混动车型”。这让早盘算好长线转型的高管们有了新的烦恼:钱又不是白印,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还是回到燃油车那一锅老三样。对于母公司来说,损失预估高达400亿,听着像烧钱比赛的终场哨声。
当年保时捷卡宴十几万台销量,把“豪车标签”彻底大众化。开卡宴,不是炫富,是“中产及以上”的身份通行证。看起来接地气,实际上依旧高不可攀。互联网段子满天飞:“有卡宴才敢在朋友圈发定位,不用名片也能搞定生意。”这种梦,到现在只剩一丝尴尬的余温。
再看现实操作。关闭50家在华门店,减至只剩100家,纯属“扛不住,断臂求生”。门店成本、销量锐减一起下滑,就像医疗账单,原本年年上亿增值,现在只能关掉病床,维持基本呼吸。奔驰、奥迪、福特这些老派车企,也在收缩电动项目、寻求国产合作——不是不明白,只是“电动后浪”太猛,转型成本太高不如临时靠岸。
此刻,吐槽者连篇。有人说“保时捷太自信了,品牌效应当护身符干到底,不料被电动车狠狠教训”。有人叹息:“曾经梦想有辆保时捷,现在看它这样心里竟还有点替它惋惜。”其实,这里面暴露出的,是整个传统燃油车企的困局:要么转型电动要死要活,要么坚守老路被市场边缘化。走哪步都像踩在碎玻璃上——总有点不甘,总伴着疼痛。
市场无情,不会照顾任何曾经的辉煌。能跟上趋势的才活得下去,暂停电动转型也许是权宜之计,但失去中国市场相当于丢掉未来。剩下的选项无非是——要么积极与中国新势力合作,借本地产业链降低成本;要么专门设计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别再把欧洲配置一股脑照搬过来)。毕竟,“财富名片”能不能继续发光,看的不是过去卖了多少车,而是未来还够不够聪明。
说到底,保时捷的这次滑铁卢是个警钟。谁都知道,昔日的销量佳话并不会作免死金牌,市场随时准备把你拉下马。你觉得,保时捷如果推出更接地气的车型,会愿意再给它一次机会吗?又或者,在国产卷疯到天花板的年代,你还会把车当成身份标签吗?欢迎留言——至少在评论区,咱们的豪车梦还可以再聊聊。
至于行业群里的小道消息,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只希望下次坐在保时捷车里,能听到点喜庆的新闻,别总是“以往的辉煌正在远去”……这个行情,不讲点黑色幽默,谁还敢说自己是豪车粉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