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日本市场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命名为“海獭(RACCO)”,乍一听这名字,有点可爱又有点哲学——动物语境中,灵活聪慧的海獭能否掀起日本轻型车市场的波澜?这支中国汽车新晋大军,准备与长期霸屏的本田N-BOX、日产Sakura以及三菱eK X EV等正面硬刚,让人不禁暗戳戳期待搞事情的戏码,终于来了!
这款“海獭”虽然个头娇小,但内里功能却是诚意满满。它不仅一呼拥有符合轻型汽车规格的娇小身材,还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满足长短续航需求,彻头彻尾将性价比打满。别看人家块头小,四轮盘式刹车系统可是同级车里少见的配置,外加双侧滑动门设计——一看就是瞄准日本消费者的需求。连售价都拿捏得明明白白,据说补贴一减价格能砍到200万日元初段,这一性价比,和市场上的老牌巨头相比,谁不心动? 什么日产Sakura,而今比起“花”,还是这只会游泳的海獭更具吸引力!
不过发展故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比亚迪自从敲开日本市场的大门,销售成绩只能说“不咸不淡”。2023年度的成绩是1446辆,2024年虽然有所爬坡,但全年销量不过区区2223辆,与目标3万辆还是有不小的距离。即便如此,比亚迪的电力十足,没一丝退缩的意思,相反还越战越勇——要么不打,打了就要拿下销量冠军。
眼看日本轻型车市场的传统燃油车型如森林一样深根盘结,比亚迪的出路只有在市场空白里“挖矿”,而这“矿”就是纯电动轻型车领域的目前稀缺。面对地方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薄弱、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信任度存疑这些挑战,比亚迪显然有备而来。从对日本人偏好的轻型车身尺寸打磨,到大刀阔斧砍起售价,这中国车企是在拿稳“价格破局”的剧本,加个补贴能直接杀入市场红心。长此以往,不禁想问本田N-BOX的“铁王座”是不是要松松了?
这里不得不夸一句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生产模式,轮胎玻璃之外全自主,这省钱效率令人目瞪口呆,母公司电池制造更是神助攻。在全球市场争端的定位下,日本对于比亚迪来说更像是饱含象征意义的战场——除了想要破局传统市场,还希望全球消费者能像日本人一样刁难地检验其技术质量,这才有机会掀起更大的国际波澜。
不过,撇去这些炫目的光环,稍微心凉一会儿想想——这个策略针对的可是真正苛刻细腻的日本汽车消费者,即便价格压低了,能否真正让地方城镇的人们信任中国造,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更别提那些多变的市场热度,维持新车的“初期关注度”,又岂是说说这么简单。
眼下,比亚迪已经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拼图,新技术加速研发、价格战略精准入市。在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赢下一城,简直是一场“汽车界小奥运”。一只从南方游到日本的“海獭”,能否真正改变轻型汽车市场的规则?日本传统车企到底该不该慌呢?虽然这款车型还没量产,但境外竞争的潮流早已涌动。
终究会有一天,当“海獭”在日本街头来回游走,本田的N-BOX和日产的Sakura还能稳坐夜晚的流量C位吗?你觉得,答案会令人满意还是人人不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