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的自研模式,正在将零跑带入「企业-供应商-用户」共同收益的三赢状态,早于一众新势力实现了正向循环。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雨来
情绪价值,一个最近很火的概念。
从宠物到盲盒,各种商业模式都在为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服务。
对于一台车而言,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
是官改痛车、是鬼火氛围灯、甚至极限速度?
在零跑看来,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是没有短板。
01.
「半价model 3」——没有短板的水桶车
7月24日,零跑B01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种续航共六款版本,官方指导价区间8.98-11.98万元,除430续航版本将在9月交付外,其余版本即日起开启交付。
作为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内部将B01定位为「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这一定位也延伸到发布会现场,1967年生人的董事长朱江明并没有硬拗年轻,而是全程坐在场下,由高级副总裁曹力carry全场。
在发布会后的交流环节,朱江明对媒体表示,零跑看重年轻人的情绪价值,但是所有的情绪价值首先要在满足柴米油盐的基础上,作为车要回归好开、好用。
而B01正是从续航,驾控,智能,空间四个方面,可以解决大众用车刚需、没有短板的水桶车。
为了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零跑在一台最高不到12万元的车子里提供了: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
后置后驱布局的七合一高性能油冷电驱,可实现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40N·m,零百加速6.4秒、
座舱空间86%得房率、
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
27合1超级集成热管理系统、
甚至是4个24L的行李箱以及激光雷达。
在曹力看来:
「10万元出头的轿车市场非常考验车企功力,没有短板是B01最大的亮点。」
朱江明则直接将零跑B01形容为「半价Model 3」,开起来却「远超B级燃油车」,是零跑操控最好的一台车。
对于零跑来讲,之前依靠「半价理想」路线,让C系列成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销售奇迹之一,推动零跑连续数月成为新势力销冠。但对于「半价model 3」这把椅子,还有一个先到的争夺者——小鹏MONA M03。
小鹏MONA M03自去年8月开启交付,除了交付当月,后续月交付量均破万,最高月销量达16593辆。以小鹏汽车6月销量34611为例,小鹏MONA M03销量14111辆,占比40.8%。
在6月新能源轿车全级别排行榜上,小鹏MONA M03排名第11,剔除掉A0、A00的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EV和长安Lumin以及小米SU7后,榜单内仅剩比亚迪家族和Model 3。
换言之,上述车型,将是零跑B01的直接竞品。
我们分别选取了比亚迪秦PLUS DM、比亚迪海豹06 DM、比亚迪海豚以及小鹏MONA M03与零跑B01进行了横向对比。
在纯电用户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B01共推出了三种续航配置,尽可能多的适配用户需求。
高配车型「激光雷达+高通8650智驾芯片+8295座舱芯片」的配置整体拉高了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更何况,两款续航不同的高配车型的售价仅为11.38/11.98万元。
即便考虑到友商在终端有三千到一万不等的优惠,B01也同样保有价格竞争力。
曹力甚至表示:
「现在国家不支持大家做降价内卷的动作,只要大家都能够保持合理的定价,我相信零跑在不亏本的情况下,绝对有超强的竞争力。」
这是零跑「成本定价」的结果。
是的,关于零跑的话题,绕来绕去总会回到一个原点:成本。
在两周前C11的发布会后,曹力在交流现场给媒体算了笔账:
「我们65%的成本是自研的,这65%如果选择外采供应商的话,起码是15%的毛利,那65%乘15%,那就是10%。这10%就是你要硬性加上去的成本。
现实当中跟我们C11同样的配置和车型的价位,应该在20万到25万左右。所以说,假设他能够做到跟零跑同样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他的成本应该在我们售价上最少加2万块钱。」
套用曹力的计算公式,B01自然不担心友商的降价,并且基于全域自研技术的优势,可以为用户提供超越同级甚至突破目前行业水平的体验。
朱江明则表示零跑不但能做到不亏本,毛利率还要稳步上升。
作为佐证,朱江明对媒体透露,零跑汽车的二季度财报在营收、毛利等多项数据都将有大幅提升,其表现就是第二季度整个的销量基本稳固在45,000台以上。
稳定增长的销量同样让零跑与供应商的关系十分「和谐」。
6月初,主管部门呼吁车企把付款周期缩短到60天内,而在此之前,零跑已经做到了60天:
「作为一个客户来说,你对供应商付钱是义不容辞,是必须遵守承诺的。」
与动辄亏损百亿的其他新能源企业相比,零跑不仅在去年四季度实现阶段性盈利,其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还保证了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
这一情况还辐射到了零跑的经销商群体。
「虽然我们是以经销商模式为主,但是零跑经销商的库存深度只有零点几个月,我们基本遵循以定单为基础的生产模式,一个是轻资产,第二个是轻库存,这些可以规避很多的风险,包括对供应商的账期也有充分的保证。」
零跑的自研模式,正在将零跑带入「企业-供应商-用户」共同收益的三赢状态,早于一众新势力实现了正向循环。
02.
智驾不求更难而力图更好用
在B01的六款车型中,零跑为其中550km/650km的两款车型配备了128线激光雷达以及高通8650辅助驾驶芯片,新车拥有27颗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NAP、通勤领航辅助CNAP、停车场记忆泊车等26项辅助驾驶功能。
另外,这两款高配车型的座舱使用高通8295座舱芯片,配合零跑最新Leapmotor OS 4.0 Plus交互系统与14.6英寸2.5K超清中控屏,支持多模态识别、AI「超级小零」、零动空间、实时感知的3D灵动桌面、一镜到底动效等功能。
这样的配置安排与同系列SUV车型零跑B10相同。
说一个冷知识,往前倒退五六年,一款激光雷达的价格甚至超过了新车B01的顶配售价,而根据此前B10的订单数据显示中,带激光雷达的智驾版占订单比例超过了65%。
激光雷达产品价格的下调降低了用户愿意为安全付费的门槛,这让所谓纯视觉或者激光雷达的路线之争变得不再重要。
「纯视觉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果加上激光雷达作为一个补充,在一些大雾的天气,或者在隧道里,在光线受到影响的时候,都有一个安全的保障在里面,而且很多的场景可以做到更加的好用,更加的靠谱。」
在7月的最后一周,智驾忽然从曾经的「未来已来」变成「洪水猛兽」,科技部公安部接连发文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就在零跑B01上市前日,懂车帝发布智驾评测视频《懂车试炼场》针对国内目前热销的10余个品牌,近40台车型进行智能驾驶相关测试。
针对这一视频引发的诸多探讨,朱江明也在现场回应媒体:
「我们觉得智驾目前整体来说还是在一个你追我赶的过程中,在这个高速发展期,大家都在不断的进步,离L3越来越近无限的接近,还是以人驾为主,它只是一个辅助驾驶,是需要司机作为第一责任人,你要随时接管。但是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算力的提高,算法的进步,越来越接近零接管,但是不能零接管,哪怕是零接管你要关注,因为深度学习就是一个AI的技术,有很多是你没有预期到的。」
「这次懂车帝的测试就充分地体现了,很多你没有见过的东西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很多的产品你没有见过的话,就绕不过去。所以它只是一个辅助驾驶,很难做到无人驾驶。」
朱江明的这一观点并非单纯地应和相关部门发文,在此前的多次报道中,零跑团队都在不断重复一点:零跑是技术的跟随者,而技术需要时间和积累,需要时间探路。
「智驾并不是说有多难的场景都可以过去,而是怎么样让一些产品做得更好用,更像老司机在开车,更安全,这才是关键。」
03.
目标:世界级电动车企
「2026年,将是零跑的产品大年。」
这是朱江明对媒体的剧透。
尽管在2025年零跑已经完成了B10/B01的发售、B05已经在伪装路试、C系列的大部分车型也完成升级,这依然不符合朱对于「大年」的定义。
在零跑的计划中,2026年将推出五到六款车,包括产品定位入门的A系列,以及品牌旗舰D系列。
其中,D系列车型上,零跑为其配备了全球顶级的供应商、汇聚零跑造车十年的积累、搭载「超越用户期待的黑科技」、「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也许是一个新物种,和原来的纯电,增程是不一样的产品。」
愈发向上的零跑难免让人产生疑问,曾经表示不涉足30万以上市场的零跑会不会计划攀高。
与行业多品牌推出高端产品的选择不同,朱江明直言,电动车想要卖到40万以上很难。
「现在大家沿着台阶往下走,我们的一些友商总是觉得上不去还是下来吧,这是一个大趋势,因为这是一个电动车,是一个电子产品,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状。」
曾经撂下「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将会在5万元」左右的朱江明依然坚持他的大众用车路线,但他同时表示,不做网约车的TOB市场,零跑更适合家庭用户选择。
在A\D系列发布后,零跑也将正式进入ABCD的完全体时代。
在零跑的产品规划中,C系列定位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占比最大的「12万-18万」区间,这一级别产品代表了品牌的定位和技术实力,是新品牌切入市场的最佳入口。
零跑C系列的成功证实了朱江明的这一判断,而月销量过万的B10则同样代表零跑选对了切入「10万-13万」价格区间的时机。
目前,零跑旗下产品已经占据销量占比最大的两大价格区间,在今年的销售计划中,零跑将努力完成年销50万辆,但这只是「挣扎在边缘、努力存活」。
此后三年,零跑销售目标剑指100万台。
而在朱江明的计划中,零跑要争取成为年销400万台的世界级电动车企。
今年,造车十年的零跑首次登上《财富》中国500强,这只是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