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起,华为智驾上油车,奥迪A5L这波是真“掀”了桌子。
8月1日,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26万的起售价像一记重拳砸进沉寂已久的豪华轿跑市场。最炸的不是价格,而是它把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塞进了一台燃油掀背轿跑里。 没听错,激光雷达、无框车门、掀背尾门全齐了,还是加长74mm的L版本。传统豪华玩颜值,新势力拼智驾,而A5L直接来了个“我全都要”——这步棋,是真摸准了年轻人的命门。
外观:掀背+无框,德系优雅的“小心机”
第一眼看到实车,我脑子里就蹦出两个字:低趴。 轴距加长74mm没让它变臃肿,反而让车身比例更协调,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前脸依旧是奥迪那套“灯厂”祖传手艺,矩阵式LED大灯带自适应远近光,晚上点亮时,那条灯带扫过路面的感觉,像是给黑夜划了道口子。
但真正让我上头的,是那个电动掀背尾门。车评人没吹牛,实车尾门开合流畅,开口大、纵深足,装婴儿车、高尔夫包完全不费劲。掀背结构不只是帅,更是实用主义的胜利。 再配上无框车门,每次上车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后视镜里的倒影——这颜值,确实能当“社交货币”。
风阻系数官方没给具体数字,但据现场工程师聊,优化重点在车顶溜背线条和后视镜造型,目标是跑高速时更稳、更省油。暂无相关数据,但以奥迪的调性,大概率不会超过0.30Cd。
内饰:B&O+华为车机,油车也能“电车化”
坐进驾驶舱,我第一反应是:这真是油车? 中控那块大屏流畅得不像话,滑动、缩放毫无卡顿。原因很简单——它用了华为鸿蒙座舱方案。 不是简单的“安卓套壳”,而是深度打通了手机生态。我用Mate 60一碰传,导航、音乐秒同步,连座椅记忆都跟着我的账号走。
B&O音响30个扬声器,低音够沉,高音不刺,放一首《加州旅馆》现场版,后排同事差点以为我们在车里开了演唱会。 有人担心“德系豪华配国产智驾”会不会违和?我试完觉得,奥迪这次是真放下了身段——用户体验比品牌面子更重要。
用料上,皮质包裹扎实,缝线工整,但中控台下方有部分硬塑料。毕竟起售价压在26万,成本要平衡。 但整体质感,比同价位的宝马4系Gran Coupe更显高级。
动力与操控:买轿跑不就为那一脚油门?
买轿跑不就是为了踩油门时那个推背感吗? 这句话我举双手赞成。A5L大概率会提供高低功率2.0T+7DCT组合,高配可能带quattro四驱。暂无官方动力参数,但参考A7L,高功率版245马力、370牛·米应该跑不掉。
我试驾的是高配原型车,CDC主动悬架真不是噱头。普通模式舒适,过减速带滤震干脆;运动模式一开,车身立马“蹲”下去,过弯侧倾小得惊人。电动扰流板在高速时自动升起,工程师说能增加下压力,提升稳定性——这操作,确实像在“把油车当电车造”。
油耗方面,WLTP工况下预计百公里8-9升(需上市后确认),城市通勤略高,但比起纯电车的续航焦虑,这种“加95号,5分钟满血”的便利,对长途用户太友好了。
智能化:华为乾崑智驾,油车也能“高阶”
这才是A5L最狠的一招。 激光雷达+华为ADS,意味着它具备L2+级辅助驾驶能力,高速NOA、自动变道、拨杆变道、自动泊车全都能玩。 我在高架上试了NOA,车自己超车、并线,变道前还会观察后方来车,动作比我还老练。
有人质疑:油车配激光雷达,是不是“魔幻”? 我倒觉得,这恰恰是理性选择。纯电车主怕续航,油车车主怕智驾落后——A5L直接把两者痛点一锅端了。华为智驾在算法和数据上积累深厚,比很多合资品牌自研的L2系统强不止一个维度。
一位试驾过的老车友告诉我:“以前觉得油车智能就是个摆设,这次A5L让我改观了。堵车时开启智驾,脚不用踩,手不用扶,人轻松一半。” 当然,安全第一,手必须随时准备接管。
对比竞品:30万级,谁更“能打”?
我们拉三台车对比:宝马4系Gran Coupe、奔驰CLA、特斯拉Model 3。
宝马4系:操控标杆,但车机卡顿老毛病还在,智驾仅基础L2,高配落地超40万,性价比弱。
奔驰CLA:内饰豪华,但后排压抑,动力偏佛系,智能化更是短板,像台“精致的老车”。
特斯拉Model 3:智驾强,但纯电有续航焦虑,冬季打折、充电排队,对北方用户不友好。
A5L的优势在于“均衡”:德系底盘+华为智驾+掀背实用+无框门颜值,30万内唯一。 唯一短板可能是品牌光环略逊BBA传统车型,但对年轻用户来说,“我有激光雷达+掀背门”可能比“我家是宝马”更酷。
用户真实反馈:顶配值不值?低配够不够用?
我在试驾会上聊了三位潜在车主:
小李,28岁,程序员:“我就冲华为智驾来的。每天通勤60公里,堵车太折磨,A5L能帮我‘开车’,值了。”
王姐,35岁,二胎妈妈:“掀背门太实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婴儿车随便塞,颜值还高,老公也满意。”
老张,40岁,企业中层:“我犹豫高配,CDC悬架+电动尾翼+BOSE音响,顶配直降7万,这波优惠像真想卖。”
低配丐版26万起,估计是180马力低功+前驱+基础智驾,适合城市代步。高配贵几万,但CDC、quattro、高级智驾全齐,长期持有更值。 我的建议:预算够,直接上高配——买轿跑,别委屈自己。
行业意义:奥迪这步棋,能走多远?
上汽奥迪这次敢把华为智驾放进油车,是合资品牌里第一个吃螃蟹的。 过去,BBA死磕“德系工艺”“驾驶质感”,智能化靠自己慢慢磨,结果被新势力甩开一大截。A5L的出现,说明传统豪华终于意识到:用户要的不是“德味”,而是“好用”。
这波操作,可能开启“合资+国产智驾”新模式。未来会不会有宝马+小鹏、奔驰+华为?值得期待。但风险也有:华为系统后期OTA、售后支持能否稳定? 需要时间验证。
最后聊聊:你会怎么选?
A5L不是完美车。品牌力比不过5系3系,纯电性能干不过Model 3,操控略逊于4系。 但它赢在“没有短板”——颜值、空间、智驾、品牌、驾驶质感,每项都做到80分以上,综合起来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问题来了:各位车友,如果你有30万预算,会选这台“带华为大脑的德系掀背轿跑”,还是继续蹲纯电,或者回归传统三厢豪华?
老铁们,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我会挑10条留言,送出A5L限量车模一个。顺便说个花絮:试驾车的B&O音响里,藏着一首我偷偷存的《夜车》,下次试驾,咱们一起听。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信息:
官方公布的风阻系数、WLTP综合油耗、动力参数。
华为乾崑智驾具体功能清单(如是否支持城市NOA)。
各配置详细差异及最终售价。
提醒大家:理性消费,安全驾驶。 新车虽香,但别为了智驾分心。再好的辅助,也代替不了你的专注。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