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众速腾这台车,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想当年,它凭借着扎实的底盘、稳重的外观和那个深入人心的“高级感”,成了无数家庭的第一选择,甚至被很多人奉为A级轿车里的“标杆”。
这些年来,它在国内市场累积卖出了超过四百万辆,这个数字足以证明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但是,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汽车圈子,尤其是咱们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大众推出了全新的速腾,还特意在名字后面加了个“L”,号称车身加长了21毫米,中控还用上了顶级的8155芯片。
听起来是不是挺有诚意的?
感觉像是这位老将要焕发第二春了。
可当我们仔仔细细地把这台新车里里外外扒拉一遍之后,心里却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真的是一次紧跟时代的升级,还是一场自以为是的营销噱头?
咱们先从这个最吸引眼球的“L”说起。
在中国,但凡车名后面带个“L”,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加长了,空间变大了,这招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全新速腾L确实在车身总长度上增加了21毫米,从数据上看,它变长了。
但这里面有个非常关键,也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那就是决定一辆车后排乘坐空间的核心数据,并不是车身长度,而是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这就好比盖房子,你把房子的屋檐往外延伸了一点,但客厅和卧室的面积一点没变,住起来还是老样子。
全新速腾L的轴距是多少呢?
答案是2731毫米,和老款车型一模一样,一毫米都没有增加。
这就意味着,那多出来的21毫米,对改善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那么这长度加到哪里去了呢?
绝大部分都用在了车尾部分,让后备箱看起来更突出一些,理论上是能让后备箱的容积稍微大那么一点点。
可就是这么一点点的提升,实际用起来的感受并不明显。
更让人觉得有点掉价的是,当你打开这个所谓的“更大”的后备箱时,会发现里面的支撑杆和一些金属结构都是赤裸裸地露在外面的,连块像样的塑料盖板都舍不得装。
这种在细节上的节省,实在不像一个自称“标杆”的车型该有的表现,那种过去大众车给人留下的精细和厚重感,在这里打了不小的折扣。
如果说在空间上的这点“小聪明”还能勉强理解为设计上的调整,那么全新速腾L公布的预售价格就真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11.99万元到13.59万元的区间,放在几年前可能还算合理,但放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今天,就显得有些脱离群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就在不久之前,作为速腾大哥的B级车迈腾,在产品换代前进行清仓大甩卖,当时1.4T版本的车型,办齐所有手续的落地价普遍也就在14万左右。
我们倒推一下,除去各种税费和保险,它的裸车价格其实也就是12万出头。
现在问题来了,一边是正儿八经的B级轿车迈腾,轴距长达2871毫米,无论是车身尺寸、内部空间还是整体的档次感,都比速腾高一个级别;另一边则是刚刚小幅拉长车身的A+级轿车速腾L,轴距还是2731毫米。
两者轴距相差了整整14厘米,这在后排空间上的体现,就是能不能轻松翘起二郎腿的巨大差别。
一个级别更高、空间更宽敞的车,清仓时卖12万多,现在一个级别更低、空间没实质变化的新车,起步就要这个价,这让消费者怎么想?
更何况,现在的市场早已不是大众一家独大的时代了。
看看我们的国产品牌,比亚迪秦PLUS用不到10万元的价格,就能给你插电混动的低油耗和丰富的配置;吉利星瑞在同样的价格区间,提供了越级的尺寸和沃尔沃技术的发动机;长安、奇瑞等品牌也都有实力强劲的车型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速腾L的定价策略,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对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缺乏清醒的认识。
再来看看内饰和智能化方面的改变,这可以说是全新速腾L最想强调的卖点,但也是最让人觉得别扭的地方。
为了跟上潮流,它也学着那些造车新势力,用上了隐藏式的门把手。
这个设计从外观上看确实挺新潮,有科技感,但对于一辆传统的燃油车来说,似乎有些画蛇添足。
很多老大众车主津津乐道的,就是那种拉动门把手时沉稳的机械感和关门时“嘭”的一声闷响所带来的安全感,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德味”。
现在换成了这种轻飘飘的电动弹出式把手,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感觉像是一个稳重的中年人突然穿上了花里胡哨的嘻哈服,总觉得不搭调。
进入车内,那块15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和高通8155芯片确实是实打实的硬件升级,屏幕显示效果和操作流畅度都无可挑剔。
但问题在于,大众似乎没有搞明白,好的硬件需要匹配好的软件和交互逻辑才能发挥作用。
它大刀阔斧地取消了空调等常用功能的实体按键,全部集成到了触摸屏里。
这对于驾驶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以前开车时想调节一下温度或者风量,凭感觉伸手一摸一拧就完成了,视线完全不用离开前方道路。
现在呢?
你必须低头在屏幕上划拉、点击,先找到对应的菜单,再进行调节,这无疑增加了驾驶的风险。
更糟糕的是,它配备的语音控制系统反应迟钝,识别率也不高,经常是你跟它说了半天,它却答非所问,关键时刻根本指望不上。
这种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和设计简洁,而牺牲了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做法,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既然学不来新势力那套成熟流畅的智能化体验,还不如老老实实保留几个实体按键,把自己原有的优势发扬光大,这反而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卖点。
可惜,全新速腾L选择了盲目跟风,结果就是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
座椅虽然变得更柔软了,舒适性有所提升,但之前备受好评的腰部支撑调节功能却被取消了,这又是一次得不偿失的“增减”。
总的来看,全新速腾L的这次换代,更像是一次仓促的追赶,它试图用一些时髦的元素来包装自己,比如加长的车身、隐藏的门把手、巨大的屏幕,但这些元素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反而让它失去了自己原本清晰的定位和独特的魅力。
它看起来很像迈腾,价格又直逼打折时的迈腾,智能化体验上又存在明显的短板,这让它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对于真正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优惠力度更大的老款速腾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而对于这台全新速腾L,除非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给出足够有诚意的价格优惠,否则,它所承载的更多是营销上的噱头,而非产品力上实实在在的进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