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巨亏267亿,从年销200万到困境,背后原因值得反思

最近大家聊起汽车,总会说到咱们国产新能源车怎么怎么厉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曾经在我们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合资品牌,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上汽通用。

可能很多朋友家里或者亲戚朋友的第一辆车,就是他家的别克、雪佛兰。

想当年,上汽通用一年能卖出200万辆车,那是什么概念?

上汽通用巨亏267亿,从年销200万到困境,背后原因值得反思-有驾

就是放眼全国,马路上跑的车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挂着他家的标。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巨头,短短几年时间,竟然走到了年亏损高达267个亿,甚至公司净资产都变成负数的地步。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曾经的王者,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悬崖边上的?

咱们得从上汽通用最辉煌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他手上有三张王牌: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

别克主打一个稳重、舒适,特别是那款GL8,简直就是MPV市场里的“不老神话”。

从公司接待到家庭出游,GL8几乎成了标配,直接给这类车起了个外号叫“陆上公务舱”。

直到今天,各种新能源MPV层出不穷,但GL8的销量冠军地位还是很难被撼动,这足以说明这款车的产品力有多强。

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一个企业如果过于依赖某一款爆款产品,就像一个家庭只靠一个人挣钱一样,风险太大了。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个唯一的支柱一旦动摇,整个家底就都危险了。

市场的变化来得又快又猛。

现在买车的主力军,已经是90后、00后这帮年轻人了。

他们买车,跟咱们父辈那一代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老一辈可能更看重品牌、耐用、省油,而年轻人呢?

上汽通用巨亏267亿,从年销200万到困境,背后原因值得反思-有驾

他们更关心车里那块屏幕大不大、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实现自动跟车、自动泊车。

说白了,他们要的是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

你看现在咱们的国产品牌,像理想、蔚来、小鹏,哪一个不是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当成核心卖点?

可反观别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人的印象还是那种四平八稳的“中年大叔”形象,在智能化这块儿,明显是慢了半拍。

更致命的是新能源转型。

当比亚迪、特斯拉们已经把纯电和插混玩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别克推出的新能源车“微蓝”系列,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这款车每个月的销量也就一千台左右,在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上,连前五十名都挤不进去,这基本上就是被市场边缘化了。

后来,通用集团倒是下了血本,花了上百亿搞了一个叫“奥特能”的纯电平台,听起来很厉害,也基于这个平台推出了别克E5这款车。

刚上市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不少关注,可新鲜劲儿一过,销量很快就掉下来了,大部分时间也就在一千辆以下徘徊,完全没能承担起力挽狂澜的重任。

别克这边日子难过,他的两个兄弟凯迪拉克和雪佛兰,情况就更糟糕了。

凯迪拉克,以前是响当当的美式豪华品牌,对标的是宝马、奔驰、奥迪。

可现在呢?

大家一提到凯迪拉克,想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打折”。

为了保住销量,凯迪拉克可以说是把“以价换量”发挥到了极致,动不动就优惠个七八万、十来万。

车是卖出去了,但“豪华”这两个字的分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上汽通用巨亏267亿,从年销200万到困境,背后原因值得反思-有驾

这么做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把自家小兄弟雪佛兰的活路给断了。

你想啊,凯迪拉克都降到二十多万了,那二十万左右预算的消费者,为什么还要去看雪佛兰呢?

说到雪佛兰,那真是一把辛酸泪。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2014年,雪佛兰在中国一年能卖掉76.7万辆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是绝对的主流品牌。

可到了2024年,它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到连0.3%都不到。

到了2025年7月份,雪佛兰旗下所有车型加起来,一个月总共才卖了504辆。

曾经的明星车型科鲁泽,一个月卖了387辆,其他像探界者、开拓者这些车,一个月就卖几十辆,甚至几辆。

这个销量数据,对于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国际大品牌来说,简直是断崖式的崩塌。

虽然上汽通用官方反复强调雪佛兰不会退出中国,但有内部消息说,所谓的“不退出”,很可能只是为了保障现有车主的售后维修服务,新车业务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眼看着公司一步步滑向深渊,上汽通用终于在2024年8月进行了一次关键的人事调整。

从技术研发部门调来了卢晓担任总经理,又从卖得火爆的五菱那边请来了营销高手薛海涛负责市场销售。

这两人接手的是一个净亏损267亿、资不抵债的烂摊子,压力可想而知。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上台后立刻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招,就是快刀斩乱麻,推行“一口价”销售。

以前是什么情况呢?

上汽通用巨亏267亿,从年销200万到困境,背后原因值得反思-有驾

各个经销商为了抢客户,互相压价,你便宜三万,我就敢便宜五万,搞得市场价格一片混乱。

消费者呢,一看这情况,就觉得价格还能再降,于是都持币观望,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口价”就是把全国的最终售价统一起来,杜绝了经销商之间的内耗。

这么一来,价格稳定了,消费者的信任感也回来了,经销商也能保证合理的利润,整个销售体系又重新活了过来。

效果立竿见影,据说上汽通用已经连续四个季度都实现盈利了,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第二招,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关键战役。

新管理层很清楚,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全面铺开了,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什么地方是他们的优势?

就是别克GL8。

他们不仅没有放弃这款老将,反而投入更多资源去巩固它的王者地位。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GL8的销量持续坚挺,新款一上市就成了爆款,一个月能卖一万多台,牢牢占据着MPV市场的头把交椅。

这说明,与其到处撒网,不如深耕自己的优势领域,把它做到极致。

最关键的,也是最让人看到希望的第三招,是真正开始重视自主研发了。

过去大家总说合资品牌是“拿来主义”,核心技术都在外国人手里。

但这次,上汽通用旗下的泛亚技术中心,这个我们中国人主导的研发机构,拿出了真东西。

他们自己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能做到像新势力那样在高速上自动变道、自动跟车,水平相当高。

还有他们新开发的插电混动技术,叫“真龙PHEV”,不仅续航长、油耗低,还解决了以前很多混动车在电池没电时动力下降的老大难问题。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意义非常重大,它意味着上汽通用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搬运工”,而是在未来汽车最核心的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有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了能和所有对手掰手腕的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