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户的共同困扰,大概也就是“电池不经用”这件小事了。想留点电等红灯、想骑远一点不用推着走回家,然而电池的脾气,总是让人一头雾水。许多人习惯于,电池还没充满就拔掉充电器,理由听起来都很合理:着急上班、接孩子,时间紧迫。可是你可曾想过,这个貌似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其实正是电池寿命的最大杀手,悄无声息地蚕食着你的续航和银子。
电动车电池这种生物,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记仇”。以铅酸电池为例,它的命就是靠充放电次数续着的。完全充满再用到底,算一个完整周期,铅酸电池大约能撑360次,锂电池也就500多次。如果你没充满就拔掉,哪怕只充进去一半,电池没听你解释,就已经冷血地给自己记上一笔寿命账单。半充当一天,两天算一次循环,时间一长,“三年保真”变成了“二年告别”,购置新电池的资金正挥手向你招呼。
不过电池短命不止关乎次数,更有一出“高温魔法”。你家小电瓶充电时本就发热,如果马不停蹄、拔掉冲刺去上班,电池内部温度此时未退,还要继续顶着高烧吐血输出。尤其是铅酸电池,里面的电解液“见热就跑”,失水得比夏天烈日下晾衬衫还快。一旦失水过度,电池就会“口渴难耐”,容量缩水不说,极板损伤亦随之而来。这还没算上高温诱发的爆炸、自燃风险——想想自己家里静静冒烟的电瓶,你可能就再也不敢图那几分钟的省事了。
更精彩的是“虚电”大法。很多人以为,仪表格数满满就可以拔了。事实上,部分充电意味着电池里残存的不是真电,而是仪表盘给你的慰问价,实际能用也许五折。这种状态下骑行,无异于拉着体力不支的电池去跑马拉松。时间一长,极板损伤,电池的脾气会越来越大,最终就是续航腰斩,甚至“充不进电”,直接宣布罢工。
那么问题来了,电动车用户该如何善待自己的荷包和电池?四个好习惯,专治“电池早衰症”。
首先,切忌刚骑完立马插头“补血”。热锅上的电池,此时强行充电,风险大如世界杯点球大战,容易引发热失控,甚至烧毁主板。最优解,是搁置半小时以上再充,让它好好冷静下来。
其次,充电场所和时机同样重要。高温暴晒之后,电池里已经和桑拿房无异;通风不良的密闭屋内,尤其是卧室,更是把“电瓶炸弹”安放在被窝下。充电选个适宜温度、安全通风的地方,才是与生命财产和平共处的前提。
第三,别等到电量见底才去“吃饭”,也别总是拼命“填饱”。低于30%的时候就该充了,莫要拖到灯闪电鸣。至于过度充电,对电池而言就是“长期撑到吐”,再好的体质也架不住这折腾。能用智能充电桩最好,充满即停,各司其职。
最后,充电器一定要与电池门当户对。不同电流电压随便乱配,是“速成寿命”的捷径。换新或借用别人的充电器时,参数务必要核对清楚,最好带着说明书或拍照留底,不清楚就问厂家。别因为一时马虎,让电池“错嫁豪门”直接丧命。
归根结底,电动车电池就是一只小心眼的小猫,毛发蓬松但耐不住折腾。没充满就拔充,是轻视,也是伤害。它通过缩短充放电次数、加速失水、增加极板损耗等方式,默默记下你对它的不敬。想要它陪你更久,就请你尽可能做到:及时、适量、安全、规范地充电与维护。
当然,电池终究还是会老去的。需要更换时,别贪图小便宜去“黑市捞宝”,正规大品牌、智能充电桩,是对钱包与安全的双重尊重。电池和用户,就像一场合作关系,只有相互体谅和善待,才能走得更远,更安心。
如果觉得这个建议有用,不妨点个赞,转发给同样用电动车的亲友。如果你还有疑问,也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把电池用明白,远离“早衰魔咒”。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