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豪华MPV仍坚守50万+价格防线时,小鹏X9增程版以40万左右的售价携1602km综合续航入市,这一定价犹如投入市场的巨石,激起千层浪。2025年上半年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激增85%,市场份额突破10%,在这样的赛道上,小鹏X9增程版的40万定价究竟是大胆溢价,还是对MPV价值体系的彻底重构?答案藏在成本控制、竞品对比与用户价值的深层逻辑中。
成本革命:40万定价的技术底气
40万的定价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革命之上。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降至0.3元/Wh,较2023年下降40%,小鹏X9增程版搭载的63.3kWh电池包成本较两年前减少近3万元。同时,扶摇架构原生支持增程模式,研发成本得以分摊,相比独立开发平台的车型,单位成本降低15%-20%。
增程车型本身的结构特性也带来成本优势。同级纯电MPV需搭载70-100kWh电池,成本高达8-13万元,而X9增程版电池成本仅约1.9万元,再配合1.5T增程器,动力系统总成本比纯电车型低40%-60%。这种“大电池+增程器”的组合,既实现1602km综合续航,又通过成本控制将售价锁定在40万区间,形成“续航不打折,价格更亲民”的独特优势。
竞品博弈:40万价位的价值坐标系
在40万级MPV市场,小鹏X9增程版的定价精准击中竞品软肋。腾势D9中高配版本售价41.58万起,纯电续航仅190km,综合续航1040km;魏牌高山四驱行政版售价40.58万,纯电续航215km,综合续航1100km。对比来看,X9增程版在续航上实现碾压式领先,同时标配XNGP 5.0无图智驾系统,这是腾势D9、魏牌高山等车型需额外付费选装的配置。
与传统燃油MPV相比,优势更明显。别克GL8插混版起售价41.99万,纯电续航仅110km,且智能驾驶仍停留在基础辅助层面。小鹏X9增程版不仅价格低1.99万,续航提升46%,更在智能座舱(7.1.4声道音响、多屏联动)和空间灵活性(2554L扩展储物空间)上形成代差优势。这种“同价更高配,同配更低价”的定价策略,让40万成为高端MPV市场的价值分水岭。
用户账本:40万背后的全周期价值
对于中产家庭用户,40万购车价只是开始,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值得关注。按年均行驶2万公里计算,小鹏X9增程版纯电续航452km,约60%里程可纯电行驶,年电费仅需1808元;剩余40%里程用油,年油费约5760元,总能耗成本7568元。而同级燃油MPV年均油费约1.6万元,X9增程版每年可节省8432元,5年就能省下4.2万元。
保值率方面,第三方机构预测X9增程版三年保值率可达67%,高于魏牌高山(65%)和腾势D9(66%)。加上电池2000次循环寿命(超行业平均水平50%),车辆全生命周期内无需担心电池衰减问题。40万的定价,不仅买到当下的高配置,更锁定了长期的低使用成本。
结语:40万定价改写行业规则
小鹏X9增程版40万的定价,本质是一场对MPV价值评估体系的革命。它打破了“豪华即高价”的传统认知,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将长续航、高智能、大空间等高端要素打包进40万价位。从市场反馈看,新车上市首月订单中,有35%来自三线城市,证明这一定价策略成功触达下沉市场的高端用户。当新能源MPV市场进入“续航+智能”双轮驱动时代,小鹏X9增程版的40万定价,或许将成为行业新的价值锚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