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

智己LS9逆势突围,中国新能源车凭什么拼下高端市场?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最近,大家都在聊新能源车,新能源SUV这个赛道竞争真激烈,大家关注到没,智己汽车又火了一把,然后一下子就成了行业话题中心,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家刚发的新旗舰LS9实在太猛了,刚发布半小时,订单就破八千,这速度,你说吓人不吓人,大家都好奇,为什么LS9能成热点?

这种“出圈”不是偶然,背后藏着一些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新打法,我的观点其实跟大部分人不一样,我认为,智己LS9的爆红,不只是拼配置、卷科技,更是中国品牌终于玩明白了“用技术撑体验,把用户宠成朋友”,甚至,他们通过强技术链和生态整合,其实悄悄变了传统造车路数,这才是未来高端新能源的风口。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先聊聊动力这事,LS9用的是“恒星超级增程”,听着名字挺唬人,不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双电机输出,峰值功率390kW,扭矩670Nm,然后加速只要4秒,这样的数据,之前只有百万元性能车才有,同价位比亚迪汉EV高性能版也没做到,LS9一出来,刚需人群直接就被圈粉了,很多人追求舒适兼性能,纠结油车还是电车,LS9直接一步到位,这一步正击中国新中产需求。

我们不能只盯着“跑得快”,既然中国人买车讲究实用,续航、能耗也很关键,很多新能源SUV做不到的平衡,LS9算是做出了示范,核心原因就是1.5T增程专用发动机,这台机器不是拿油车的就来用,而是从电车逻辑反推过来,然后围着增程效率去做结构、做算法,特别引入VGT涡轮、自研高效发电,热效率拉高了好几档,油耗降下来,声音也没那么烦人。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用了AI驱动场景算法,这事还挺值一提,比方说,用户去高原或者很冷的地方,大多数互联网电车会遇到动力掉速、续航跳水问题,但LS9能自适应调节油电输出,系统后台自动给场景定策略,这不是一味靠大电池解决,而是把每一滴油、每一瓦电都用到极致。

用户最直观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参数,而是“每天开着爽不爽”,这个底盘玩得好,体验自然高一档,LS9用了灵蜥数字底盘,关键来了,5.2米多的大家伙,转弯半径只有4.95米,这是什么水平,其实就是A0级小车的灵活,再加上高阶空气悬挂,颠簸的时候能软下来,遇到急转弯也能把车身撑住,网上有人拿它去做绕桩测试,居然比凯迪拉克锐歌这种老牌美系高端SUV还干净利落,原本对大SUV有顾虑的家庭用户,也被熨帖体验说服了。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再往车内很多国产车其实外观优秀,坐进去一塌糊涂,吵、闷、硬这些问题,还好LS9这次一上来就针对高感用户做了不少创新,车规4D按摩座椅,B&O高级音响,NVH静音处理,还有大面积软包,甚至副驾放倒有小憩模式,这些细节,你以为只是噱头,其实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自己做全技术链,才掌控体验的每个环节,无论你是长途自驾还是短途通勤,坐进车里的那一刻,心情都是放松的。

除了数据和功能,行业关注的另一面,是“全栈自研”的能力,这一点,智己从智舱到三电到OS,几乎都在推深做透,这里面的难度,外行人未必清楚,以手机为例,这就像华为的鸿蒙系统,表面是一个操作系统,实际背后牵扯的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不靠外包,不抄成熟方案,自己啃硬骨头,于是把主动权牢牢抓在了手里。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这条路很难走,但带来的结果很精彩,打个比方,2023年国内新能源整车专利申请量第一次超越美国和德国,而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也首次全球第一,这股技术自信背后正是全栈创新,对比特斯拉、蔚小理的打法,智己把“技术-体验-生态”三位一体做得更扎实,这正是中国高端新能源冲击全球市场的一种新范式。

现在市场早就不再靠纯销量比拼,品牌、体验、用户黏性,逐渐成为角力赛的核心,比如小米SU7上市时,雷军就说他们要重新定义汽车智能生态,但定义再多套路,谁最后能让用户满意,谁就能长期笑到最后,这背后,其实还是技术和体验的“慢变量”支撑,而LS9正在跑通一条新路径。

智己LS9为何能打破常规,掀起新购车热潮-有驾

最后,其实智己LS9逆势突围,背后不是偶然,更不是偶像式营销吹捧,而是中国高端新能源发展走向技术和体验深耕的必然结果,以后,随着技术、生态和体验不断缓慢进化,又会不会有其他中国品牌借力赶超,把高端新能源车玩出更大花样,真正改变全球市场格局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