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嫌每天充电麻烦
提车那天,我脑子里全是“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悔意一阵阵往上涌。你说我图啥呢?当初但凡多看几篇测评,多跟懂车的朋友聊两句,是不是就不会选这台1.4T,而是直奔1.5T去了?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满大街绿牌乱窜的时代,我,一个自诩走在潮流前线的青年,居然提了台纯纯的燃油车。这感觉,就好像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刷短视频了,我还在用诺基亚玩贪吃蛇,一种强烈的时代错位感扑面而来。每次在停车场看到那些特斯拉、蔚来悄无声息地滑过,身后只留下一串幽蓝的尾灯光影,我就忍不住嘀咕:“哥们儿,你这决策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可生活这剧本,最擅长的就是反转。当我开着这台让我“后悔”的途岳跑了一段时间,特别是跑了那趟长途之后,嘿,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劲了。起初那股子懊恼,竟然慢慢被一种“真香”的感觉给替代了。这车,真就像个不爱说话但特别靠谱的老伙计,省心得很。最让我吃惊的是它的续航能力。有一次去隔壁省办事,出发前加满一箱油,仪表盘上显示的续航里程是800多公里。当时我还撇撇嘴,心想这大众的“快乐表”谁信啊,打个八折都算它实在。结果呢?来回一趟跑下来,油表灯愣是没亮。这安全感,是那些动不动就要规划充电路线、计算剩余电量的电动车给不了的。
真正让我心态彻底扭转的,是一次心血来潮的测试。那天去中国石油加了200块钱的95号汽油,车机显示能跑400公里。我心里盘算着,按我这黄金右脚的风格,实际能跑个450公里就谢天谢地了。万万没想到,最后硬是跑出了500多公里!那一刻我坐在驾驶座上,看着油表指针,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什么里程焦虑?不存在的。踩着油门往前跑就完事了,根本不用像伺候“电动爹”一样,开个空调都得提心吊胆。这台途岳新锐的油耗表现,简直就是给那些天天鼓吹“电车省钱论”的朋友一记响亮的耳光。省钱?时间成本和便利性难道就不是钱吗?
现在我的状态就特别拧巴。一方面,刷朋友圈看到朋友晒出几块钱充满一辆车的账单,心里还是会酸溜溜的,羡慕他们那低到令人发指的用车成本。可一想到每天下班回家,还得跟抢车位似的抢充电桩,或者拉根长长的线给车“喂奶”,我就浑身难受。更别提那些关于电池衰减、冬季续航打骨折的新闻了,知乎上一个匿名网友说得好:“电车是理想,油车是生活。”这句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承认我怂,我就是不放心把全家的出行安全都赌在一块还没完全成熟的电池上。我嫌每天充电麻烦,我内心深处,就是舍不得这种说走就走、毫无顾忌的自由。
车已经跑了2000多公里了,那股最初的悔意早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的陪伴感。我现在甚至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台车的潜力压榨到极致,给自己立了个小目标:跑到5000公里的时候,长途油耗必须给我干到4.8L/100km以下!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些“燃油车最后的倔强”吧。我们不是看不到新能源的趋势,只是在现阶段,更愿意选择一种更成熟、更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方式。
所以啊,这世上的事,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说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