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国庆长假的高架桥上、服务区里,满眼都是新能源车?根据央视网的数据,这几天每天平均有1250万辆新能源车奔驰在路上,比去年多了足足三成。再拿平时的上路数据来对比,涨幅更是直接拉满到70%。换句话讲,路上每五辆车,就有两辆是新能源的!
可有意思的是,往年到了节后一两天,各大车企早就忙着晒“战报”,什么“智驾里程数破纪录”“节能里程创历史”云云,恨不得用数据给自家宣传画上金边儿。今年偏偏和以往有点不一样:大家纷纷“闭麦”了。
默不作声的车企,背后下着哪些大棋?
有点意思的是,这次除了华为和小米稍微“吱声”了一下,其他那些大名鼎鼎的车企,像蔚来、小鹏、理想,竟然集体选择了低调。在业内刚炒得沸沸扬扬的“智驾元年”光环之后,居然不声不响全都没了战报。是没好数据?还是有更重要的事?
往细想想就知道,沉默背后正在发生一场大地震。比如小鹏汽车和蔚来,就在国庆后紧锣密鼓地进行人事调整。特别是小鹏,自动驾驶中心直接换帅,核心人物李力耘辞职,换上更懂大模型的刘先明。这动作不小吧?直接说明玩法变了。
以前车企发战报比啥呀?就是看谁跑得远、跑得多,大张旗鼓晒“智驾里程”“渗透率”,一个劲儿拔高数据。其实也就这意思:让你觉得“我们家车聪明得不得了”。但2025年不一样了,这场比拼已经从“数字游戏”变成了“真刀实枪”的技术较量。
高速智驾已经是“基本操作”
我们还是拿华为举例。今年国庆,华为旗下乾坤智驾总里程达到2.94亿公里,比去年直接翻了3.4倍,其中90.8%的用户都会主动开着智驾功能。看似数据又猛又亮眼,但刨开“表面的漂亮账”,其实有些东西更值得品。
仔细它的总里程里,高速部分占了大头:2.43亿公里,而城区只占了0.51亿,不到总量的20%。更别说城区的平均时速还跌了1.5km/h —— 换句话说,高速上的事解决得不错,到了城区,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
这是个行业大问题。城区复杂多变的真实路况:突然横穿马路的电动车、临时摆起的施工警示标志、还有一个激灵就往你车前“插空”的违规车……这种状况天天在城市道路上重复上演,但系统看了一脸懵,压根不会反应。
所以你说现在车企们要拼当然是“谁能搞定城区智驾,谁就能赢”。而在这条路上,有三股“高手”斗得热火朝天。
三条路,直指城区智驾难题
要解决城区智驾,第一种思路是“刷题流派”,也叫“改良派”。以Momenta为代表,别人刷的题也太简单了,他们要搞“黄冈密卷”。它们设计新的模型算法基础,专攻复杂的场景,比如夜间避障、紧急掉头、施工路段绕行这些最烧脑的应用题。这样模型越“解”能力越强,城区表现也相应有提升。
第二种路子是小鹏和理想这些“实践派”倾向的——用最新的VLA技术。这玩意儿好比是“语言天才帮大脑思考”,可以识别周边环境,生成语言描述,并用它来推理出驾驶动作。看起来挺科幻,但事实上,小鹏9月发布升级后的G7 Ultra车型,就已经搭载了这技术,有测评说,在上下班早高峰,它能保持100%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关键是,它还不光靠激光雷达,单看像素就能搞定识别。
这技术听着牛,有个难搞的地方就是贵!VLA的训练成本比普通型号高出一半还多,再加上你还需要超级算力的支持。特斯拉死贵的100EFLOPS(超级计算能力)全球领先;小鹏呢,勉强也有10EFLOPS;跟理想的8.1EFLOPS差不多。剩下那些小体量的车企,云算力连0.6EFLOPS都没碰到边儿,想玩这游戏简直是白日发梦。
最后一条路,也就是“华为派”和“蔚来派”的最激进路线——直接“造个假世界”。听着像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画面。华为的WEWA系统,就是在云端造了一个虚拟城市,让系统在里面练车,不同于路测慢慢收集,假的世界里困难路况密度是现实的1000倍!练一圈顶现实里练十圈,吓人吧?不过WA这种模型还没彻底走进现实,更多还是“备考中”。
智驾下一步,能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
现在的智驾行业,不是“清场”,就是“重整”。这个国庆前后,我们已经能明确看到两家智驾企业宣布破产,另有两家拖入重组,中小车企的压力肉眼可见。盈利和技术比拼不过是表象,本质上是资源、资金以及技术的综合竞争。
以前还可以靠买一些便宜的芯片算法过日子,现在不行了,不搞“芯片-数据-模型”这一整套闭环,根本玩不转;没钱投研发也不行,光是华为,2024年就计划砸100亿,还配了8000多人专搞研发。
至于头部玩家中,小鹏倒成了个最典型的案例:一边靠VLA抢眼球爆灯,快速飙升市场用户信心;一边把新任CEO刘先明的“WA大旗”立起来,说白了就是给资本充足的想象力。这种“两手都要抓”的操作,说顶平衡就不过分了。
可别觉得这前途就稳了,烧钱还在后头呢!最少100亿的一场鏖战,一半一半的胜算。机遇和风险并存,谁也不知道最终的战场在哪儿会打响。
智驾行业已经不再追求“看上去多聪明”,而是在考验谁能解决复杂城区驾驶的“硬骨头”。到年底,能坚持下来公司大概已有胜负苗头,但毫无疑问,笑到最后的那些人,一定能搞定真正的城市智驾难题。
你说呢,这场车企版的“技术封神榜”,谁能点到最后一盏长明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