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周末自驾游全程用电不加油,跨省1200公里无需充电桩排队,日常通勤一周只充一次电,北方寒冬续航缩水不到15%,这曾是增程车主的奢望,如今被一台预售价25万的SUV实现了。
智己LS6增程版用66度超大电池+800V超充+1500km综合续航,把增程技术从“续航焦虑解药”变成“全场景出行自由卡”,甚至让纯电车用户开始动摇。
纯电续航突破天花板,终结“日充焦虑”
传统增程车纯电续航普遍卡在200km内,理想L6仅182km,阿维塔07为200km,用户每两天就要充电一次。
智己LS6增程版塞进66kWh宁德时代定制电池,CLTC纯电续航飙至450km,足够覆盖上海到南京的单程距离。 按日均60km通勤计算,用户每周只需充电1次,告别充电桩“打卡生活”。
狠的是电池安全性。 这款“超级骁遥MAX电池”采用CTP 3.0成组技术,通过纳米级防护层抑制电芯热失控,提前满足2026年电池安全国标。 智己品牌10万台交付车辆保持“零自燃”纪录,连麦肯锡报告点名认证的增程标杆问界M9都未达此标准。
800V超充重构补能逻辑,咖啡时间=300km续航
增程车充电慢是行业通病,问界M7的400V平台快充30分钟仅补能200km,用户被迫“充电半小时,刷剧两小时”。 智己LS6增程版搭载800V超充平台,峰值功率268kW,实测15分钟补能310km,相当于一杯咖啡时间充满一周通勤电量。 北方冬季-10℃环境下,其自研电池预热技术让起始充电功率仍达170kW,比传统增程车快160%。
一位老款智己LS6车主在试驾后感慨“我的纯电版充满需50分钟,增程版居然还快! 800V让找桩时间比充电时间还长。 ”这背后是上汽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超低内阻电芯,低温环境下放电效率仍达95%,击碎“增程不如纯电方便”的偏见。
增程器隐形术,图书馆级静谧+5.32L油耗
早期增程车被戏称“拖拉机附体”发动机启动后噪音超45分贝,馈电油耗动辄7L以上。 智己LS6用三项黑科技破局
Zephyr 1.5T四缸增程器,采用保时捷同款VGT可变截面涡轮,热效率41%,馈电油耗仅5.32L/100km(理想L6为6.9L),每年比竞品省2000元油费;
ERNC主动降噪,通过麦克风采集增程器噪音,由扬声器发射反向声波抵消,怠速噪音压至36分贝,接近空调送风声;
AI能量管理,高速路段自动切换增程直驱,减少油电转换损耗,综合续航达1500km。
北京车主实测反馈“电量20%时爬八达岭陡坡,发动机声音比胎噪还小,不看仪表盘根本察觉不到启动。 ”
低电量性能革命,16%电量仍爆发275kW动力
“有电猛如虎,没电慢如牛”,这句增程车主的吐槽将被改写。 智己LS6增程版在电量降至16%的极限状态,系统仍保留275.5kW放电功率(电机最大需求仅140kW),爬坡超车毫无压力。
对比理想L6电量30%时功率输出衰减15%,智己通过电池纳米涂层提升低电量导电率,消灭“干吼不走”的窘态。
冬季续航“反物理”-20℃电池恒温20℃
北方用户头疼的冬季续航缩水问题,被智己用“低温畅行模式”破解:-10℃环境电池从冷态到满功率输出仅需8分钟,-20℃极寒下电池组全程恒温20℃工作区间。 实测哈尔滨冬季续航达成率85%,磷酸铁锂车型普遍缩水35%以上。
越级空间与智能碾压,25万对标30万级
4937mm车长+2960mm轴距,让智己LS6后排腿部空间比问界M7多出10cm,轻松容纳儿童座椅+露营装备。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智慧四轮转向,5.09米最小转弯半径窄过大众Polo。 副驾零重力座椅支持140°躺平,配合IMAX三联屏观影系统,长途舒适性直逼40万级豪车。
价格屠夫策略,供应链省下的钱全给用户
25万定价比竞品低5万以上的秘密,在于上汽供应链深度整合,宁德时代电池规模化降本15%,自研增程器比外采便宜30%。 这些成本优势转化为全系激光雷达、四轮转向等标配配置,让家庭用户以CR-V预算获得X5级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