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对标比亚迪,星耀6叫板秦PLUS,配置价格油耗全开卷

你有没有发现,汽车市场这几年就俩字儿——“卷”。尤其是 新能源汽车,简直是卷出天际,比谁会磨刀,比谁会拿刀,比谁能把刀捅得最狠。国内嘛,谁都清楚,比亚迪基本坐稳了老大哥的位置,你问谁是新能源一哥?比亚迪要是敢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但是永远一家独大,谁眼馋啊?谁不想来分一杯羹呢?吉利就不想只喝汤,它要吃肉,要大口啃!

吉利之前推出那个什么银河星愿,我记得刚出来也没多少人看好,谁知道一上场就是气势如虹,把比亚迪海鸥当年称王的A0级轿车市场直接撕了个口子。那时候我就琢磨了,吉利这路子明显和别人不一样,想法也挺明白,靠啥?靠空间、配置、价格,这三板斧哪家新势力没试过,可问题在于吉利真舍得下猛药,空间比你大,配置比你高,价格比你还低。你说这谁能顶得住?

吃着肉了,自然还想继续吃下去,有了一次亮眼,吉利的胆子也大了,紧接着又弄了个银河星耀8,直接瞄准了比亚迪汉DMI,也收获了一大波掌声。现在这节奏就像是发现了对付比亚迪的“秘籍”,反正比亚迪卖什么,我就按照你来一个,别人敢不敢较劲,吉利不问,吉利就直接上。现在好了,星耀6来了,瞄准的目标一看名字和定位都心知肚明——就是冲着秦PLUS来的。

其实不用厂家给你分析,老百姓眼睛也不瞎,比亚迪的秦PLUS在A级轿车市场里那可是“人见人怕”,销量和口碑都在那里槃着。可是吉利这次不仅老三样又耍了一遍,还在油耗上使劲了。配置、空间、价格,这是吉利的基本盘,现在油耗都要拼得更低。你想想,老百姓图啥?就是想省钱,能省点油就是能省点钱。

星耀6外观真是做得挺“唬人”的,那个瀑布式的进气格栅,不看车标你还真觉得是不是德国大牌?流线型的车身,横竖都透着科技感,颜值这块吉利算是踩在了点子上。再一比隔壁秦PLUS,虽然也不难看,但就那设计太大众了,没记忆点。说到尺寸,星耀6的身板比秦PLUS整整大了一圈,轴距都快赶上B级车了。你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要舒服,空间大肯定更吃香。

技术上,新底盘用的还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架,还带了个AI数字底盘。这个东西是不是吉利特供我不敢说,反正现在AI加持就是时髦,管你什么技术,标上AI一准倍儿有面儿。对比一下秦PLUS,后悬还在用偷懒的扭力梁,显得太老气了。智能化呢?14.6英寸大屏、FlymeAuto,座椅通风加热电动,一样不少。再带了个千里浩瀚H3,号称纯视觉搞智能辅助驾驶,也就是说不仅跟比亚迪卷,跟那些搞科技的理想、小鹏什么的也想掺和两把。油耗说是能做到2.8升,秦PLUS原来也低,可还是要比不过。这么来看,吉利这波招,还真是花了心思,连油耗都要比死你。

价格目前还没公布,但按吉利之前的套路,绝对差不了。万一星耀6来了个狠的,定价落到7万之下,那可真是“杀疯了”。谁还舍得多花两三万再玩“信仰”?你说这是不是逼得比亚迪必须得掏点真本事?

但问题是,比亚迪会不会出手,怎么出手?我也跟身边不少老司机聊过,老百姓买比亚迪最信啥?就是它的电池、电控、电机,三电系统那种稳定可靠,用了这几年,出问题真不多。大厂优势不是吹的,这点还真是谁家都羡慕不了。更重要的,比亚迪家里有矿,锂矿也是自己家的,从头到尾自己干,不像别人光会组装。你要拼价格,别的厂商压力大,成本跟不上,真的撑不了多久。但比亚迪呢?极限还能再降。你降价我再增配,随便把电池加上20度,配置提一档,市场就又坐不住了。

吉利对标比亚迪,星耀6叫板秦PLUS,配置价格油耗全开卷-有驾

当然了,这世道已经变了,以前说价格战,都是嘴上喊喊,大家都怕受伤。但现在这种“你追我赶”,吃亏的基本轮不到消费者。谁都不想被干掉,大家都自信,那价格只会一降再降,只要你不是拼命跟信仰买,大家都指望能搞到个便宜好货。那么你说这“神仙打架”,最开心的是不是咱老百姓?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油耗越来越省,安全科技越来越先进,买个车还真是越来越省心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卷下去会不会出事?你想想,现在吉利刚刚发力,比亚迪随时能反制,就当两家轮流发新品,天天打价格战,能不能把自己拖垮?会不会有一天两边都玩得没劲了,重新回到“只给最低配还卖高价”模式?有些事真说不准。市场是不会撒谎的,真正有能力“卷”下去的,还是得拼资金、拼研发,也拼经营。你手里没点真技术,压根连麻将桌都坐不上。

吉利对标比亚迪,星耀6叫板秦PLUS,配置价格油耗全开卷-有驾
吉利对标比亚迪,星耀6叫板秦PLUS,配置价格油耗全开卷-有驾

咱也不能只盯着吉利和比亚迪在那斗,外面一堆小厂也在等机会扑。理想、蔚来、小鹏,包括广汽、长安,大家都在外面偷着乐,这局势就是你争我抢全都下水。最终谁能坐稳老大,还得看谁能把技术做深、把价格做稳、把服务做透。

吉利对标比亚迪,星耀6叫板秦PLUS,配置价格油耗全开卷-有驾

所以你要问我怎么看吉利这招?说实话,吉利现在靠“对标赢家”确实在市场上活得漂亮,但是“找对手、学对手、干掉对手”,这事一时能成,但要常态化,还得各项综合实力都跟得上。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一定会更内卷,你看,技术、空间、配置、价格、油耗,每一样都过关才有可能留住客户。谁掉队,谁就退出赛道,没人情讲。

对消费者来说,这场卷是大好事。咱能用更踏实的钱买到更有诚意的产品,有这么一本万利的事,谁不喜欢?但你也得有点“防坑”意识,便宜虽好,配置虽高,可售后、性能、耐用度才是底子。别只看发布会,等真上市了,还得多留个心眼,多试试,多比比。反正,每一块钱都花的值得,这才是买车的王道。

神仙打架到底谁赢?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打得满地鸡毛,咱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赢家。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