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刚落地,小鹏就迫不及待把“压轴戏”也摆上了台面——全新一代小鹏P7实车图曝光。这一次,是真的有点料,咱们就不打官腔,来聊聊这台在沉寂中憋大招的换代P7,能不能扛起小鹏接下来半年的销量大旗。
先看个硬货。新P7的三围是5017×1970×1427mm,轴距达到3008mm,已经妥妥踏进中大型轿车阵营了。老款P7我也开过一阵,车虽然优雅,但你真坐进去,会发现后排空间偏紧,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视觉豪华,实用一般”。而这次新车拉长轴距、拓展体宽,从实拍图看,整车比例更沉稳有力,视觉感也更高级,少了点“智能玩具”的气质,多了些“正经座驾”的味道。
这是不是意味着,小鹏终于决定从“先锋科技流”往“大众用户场景”转型了?
咱们再把参数往深了扒一扒。
这次申报的是两个动力版本:单电机后驱270kW、双电机四驱437kW,账面数据不输Model 3 Performance,也比老款P7i上限高出不少。电池方面共两套方案,分别是74.9kWh和92.2kWh,对应的CLTC续航从625km到820km不等——当然,我们都知道CLTC这个标准水分不小,实际打个八折是常规操作,但即便如此,600km+的真实续航表现依然不容小觑。
尤其是92.2kWh+四驱版本,820km的CLTC,就算是高铁打工人一周往返城市都不怎么焦虑。要知道,P7上一代的最大痛点之一就是冬天掉电太快,这回电池管理系统和热泵策略要是调教得够聪明,也许真的能改掉那颗“电动贵族体质”的毛病。
顺带一提,老用户应该也好奇:这代P7会不会沿用G6/G9那套800V平台+XNGP智驾?目前官方没实锤,但从现有申报信息和G7的定价策略来看,基本可以合理推断,新P7应该会在中高配机型上标配全套小鹏自研智能驾驶系统。
而这也意味着,新P7的定位,比G7稍高,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你如果看了G7最近刚刚上市的定价,那新P7的预期起售价,大概率也会落在20万元左右,顶配往上去也许到不了30万,但26万~28万之间应该会拉满配置和性能。说实话,以小鹏现在的智能化表现和品牌心智,这个价位它不算“卷”,但至少不虚。
那问题来了:
新P7到底能不能“救场”?
从市场反馈来看,小鹏现在的品牌势能明显被理想和问界压了一头,G6上市之初的爆火也没能延续太久。而老P7虽然在智能电动车第一轮战争中出过风头,但产品生命周期过长、OTA策略频繁变动、整车品控和乘坐舒适性上的短板都在一点点蚕食用户信任。
我身边不少开P7的朋友,2020年提车,现在不是换问界就是跳去蔚来。他们不是不认可小鹏的技术,而是“疲劳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大更新你是不是就“被遗忘”的那一个。
而这次的新P7,如果真能做到配置全拉满、尺寸全面进阶、智能驾驶一步到位,还给出一个不割韭菜的诚意价格,那么对小鹏来说,它不是补位,更像是“重启”。
但它必须一步到位。
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是2020年的“科技尝鲜党”,而是被“车机大屏+座舱智驾+五米车长+800V快充”集体教育过的理性买家。你说你长得漂亮?人家问你后排多大。你说你智驾牛?人家问你城市通勤能否闭眼跟车。小鹏要想靠P7打响翻身仗,不能再靠“讲故事”,而是得靠“落地执行力”。
我个人很期待这款车上市后的实际表现,但也多一分审慎。毕竟,新能源行业最不缺的就是“看起来很美”。
这次,全新P7如果能在产品定义、体验细节、服务体系、交付节奏上同步发力,那小鹏,或许真的还有机会重回第一梯队。
但如果只是换壳上马、续航堆料,而没真正解决“信任感”这道关,那它可能仍然只是个“叫好不叫座”的技术秀。
下半年,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