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的大事儿,是腾势搞了个叫N8L的大家伙。不装了,摊牌了,这玩意儿一出来,我就知道理想L8和问界M7的公关部,晚上大概率是不用睡了。如果说之前别家还只是在“家庭六座SUV”这个餐桌上抢蛋糕,那腾势这次的操作,就是直接把比亚迪自家的整个后厨都搬了过来,连带厨子和液化气罐。逻辑非常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台车的核心思路,不是造车,是修仙。它试图用一种力大砖飞的方式,解决一个玄学问题:怎么让一个中年男人心甘情愿地掏出四十万,买一个本质上的“保姆车”。
你看它的静态表现,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五米二的车长,三米的轴距,这不叫车,这叫一个移动的精装三居室。然后往这个壳子里,丧心病狂地塞东西。什么4+N种座椅组合,讲真,我作为一个用户,根本记不住,我只知道它可以变形成任何我老婆想要的形状。那个副驾零重力座椅,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让我自己躺会儿吗?我最近腰不好,可能是因为办公室的椅子太反人类了。这东西说是给家人用的,但我赌五毛,99%的时间是男主人自己开到地库,熄了火,把智能沙发调到零重力模式,一边享受10点式按摩,一边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这哪是车,这是中年男人的移动避难所,一个会跑的“压缩毛巾”,压力一大,自己就泡开了。
还有那个11L的智能冰箱,能制冷能制热。表面上看是为了夏天放冰可乐,冬天温牛奶。但它的真实应用场景是什么?是当孩子在后座哭得惊天动地,老婆在前座心态爆炸的时候,你能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棍或者一瓶热奶,瞬间成为拯救家庭矛盾的英雄。这冰箱装的不是饮料,是中年男人的家庭地位。
然后我们看动态,这就更有意思了。腾势把比亚迪压箱底的“心法”都给掏出来了,叫“易三方”技术。听着跟修仙功法似的,练了能直接原地飞升。其中有一个点特别魔幻,4.58米的转弯半径。什么概念?就是这台五米二的巨兽,能在小区的羊肠小道里跳“机你太美”。这种灵活性,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对于那些住在老小区,每天为停车发愁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物理外挂,是任意门。
但讲真,这种技术参数的意义,不在于真的有多常用。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你和朋友吹牛逼的时候,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诶,我这车虽然大,但掉头一把就过,就问你气不气?”
真正的重点,是它对安全的偏执。2000MPa的热成型钢,插混CTB技术,9个安全气囊,这一套“金钟罩铁布衫”下来,潜台词就一句:撞不过你,我还不能比你硬吗?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不仅要在你擅长的领域(冰箱彩电大沙发)跟你打,我还要在我擅长的领域(三电、安全)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真他妈的卷啊!
同行看了都得傻。因为这种打法不讲武德。理想和问界好不容易把“奶爸车”的故事讲圆了,核心是“关怀”,是“体验”,是“软件定义汽车”。结果腾势N8L开着一辆装甲车就冲进来了,车上还架着意大利炮,炮口上贴着一张纸,写着“安全”。这就很尴尬了,你说你的车关怀,难道我的车就不安全吗?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比作一个会跑的“压缩毛巾”,好像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贴切?它把一个家庭出行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空间、舒适、娱乐、安全、便利——全部压缩在一起,一次性给你。
但这一切努力,真的能换来市场的胜利吗?
我觉得未必。因为这个世界最不讲道理的,就是用户心智。奔驰最值钱的是车标,苹果最厉害的是生态。同样,会买理想的人,他可能就是喜欢理想本身,喜欢那种“产品经理”式的偏执,喜欢那个“汽车之家创始人”的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超越了参数和性价比,变成了一种信仰。
所以腾势做的这一切,与其说是为了抢用户,不如说是为了让对手睡不着觉。它就像一个班里的学霸,不仅在你擅长的文科上跟你考一样的分数,还在你完全不懂的奥数竞赛里拿了金牌。你难不难受?你心态崩不崩?
最终,腾势N8L这波操作,更像是一场盛大的示威。它告诉市场,比亚迪的高端化,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要把所有成熟的、压箱底的、甚至有点过剩的“心法”和装备,打包成一个无法拒绝的“家庭伙伴”,然后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直接糊在对手的脸上。
它不是在问“你要不要”,而是在说“你躲不掉”。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好不好有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手看了会心梗。这,就是如今的中国车圈。一个充满了暴力美学的黑暗森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