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要来了,大的要来了。
每次一到这种时候,就是车企们的大型“行为艺术”现场,比谁更会表演爱客户。东风本田这次也不例外,第一时间启动“极速护航”,名字听着挺唬人,像是要去救什么异世界公主。讲真,这套操作属于车圈的传统艺能,台风一来,公关部门比气象局还兴奋,KPI说来就来了。

核心是什么?构建一个“预防-救援-修复”的全链条防护体系。听着是不是特别高大上?跟修仙小说里的护山大阵似的。实际上你把它拆开看,每一步都充满了草台班子的荒诞感和资本的精明。
先说第一步,“智能预警”。东本说,给广东海南超30万名车主发了台风避险提示。这事儿听着特别暖心,对吧?但我作为一个经历过台风天,车在地下车库门口反复试探,最后含泪放弃的中年人,我告诉你这玩意儿的本质。
什么叫智能预警?不就是群发短信么。这套操作的科技含量,可能还不如我妈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转发的养生知识。30万条短信,内容无非是“高地停车、涉水应急”。谢谢,这个道理我三岁就懂了。这种提醒,最大的作用不是保护你的车,而是保护车企自己。万一你的车真泡了,扯皮的时候人家可以两手一摊:“我提醒过你了哦,是你自己不当回事儿”。你看,责任的皮球,就这么轻轻一脚,从一个次元踢到了另一个次元。这哪是关怀,这是免责声明的艺术。
然后是第二步,“立体救援体系”。南区80多家特约店,不,我们应该称之为“道场”,已经全部严阵以待。还组建了“应急救援突击队”,24小时待命。我一听这名字,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开着思域Type-R,漂移过弯,冲进水里把你的车捞出来的画面。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两个刚开完晨会的销售小哥,叼着烟坐在拖车里刷短视频,等着客服电话。这不叫救援,这叫“滴滴拉车”。
所有的“严阵以待”,本质上都是一种肌肉秀。同行看了也得傻眼,心想坏了菜了,本田都开始整活儿了,下次台风我是不是得准备几艘橡皮艇,搞个水上乐园主题维修?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4S店比作道场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挺带感的。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步,“维修保障升级”。开通“三优先”绿色通道:优先定损、优先维修、优先交付。我看到这里真的要笑出声了。这难道不是一个修理厂的基本职业道德吗?你的车都快被泡成一坨压缩毛巾了,修理厂难道还会让你排在一个做常规保养的后面?这就像外卖平台跟你说,我们为尊贵的会员提供“优先出餐”服务。这不是废话文学的典中典吗?
他们还说,组建了“专修小组”,全力压缩维修周期。这话说得,好像平时他们都在摸鱼一样。说白了,就是把本来该做的事情,包装成一个天大的恩惠,让你感激涕零。讲个鬼故事,你猜猜台风后配件会不会涨价?你猜猜定损的时候,保险公司和4S店之间会有多少拉扯?这才是现实!残酷又冰冷的现实!
说到底,车企做的这一切,都是表演。一场精心编排的、给所有潜在用户看的舞台剧。它在传递一个信号:你看,我们多在乎你。但这种在乎,就像渣男的甜言蜜语,听听就好。真正的考验,不在于你发了多少条短信,而在于当我的车真的需要换一整套内饰和发动机电脑的时候,你的配件能不能三天内到货,你的维修报价能不能做个人。
就像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代码,而在于小区里乱窜的老头乐。你系统吹得再牛,一个不讲道理的大爷直接躺你车前,一切的科技都会显得无比苍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车企的关怀也是一个道理,PPT做得再漂亮,不如一个靠谱的维修师傅和一个有良心的保险定损员。
所以,东风本田的这波操作,我给60分,不能再多了。剩下40分,扣在他们不装了,摊牌了,把常规操作硬是包装成了救世主下凡。
但话说回来,在这个魔幻的时代,会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至少,人家还愿意演。有些品牌,可能连演都懒得演了。这么一想,是不是又觉得东本还挺眉清目秀的?
你看,人类就是这么容易被PUA。不过,说真的,对于那些真正会买本田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真的吃这一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对于我们这些犬儒主义者来说,看看乐子,挺好。反正最后买单的,永远是保险公司。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