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

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事儿,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种叫“增程式”的技术,突然就火了。

要说几年前,这技术可是被不少人看不起的,一些汽车大公司的领导公开说它不行,是落后技术,网上更是有很多人说这玩意儿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可现在你再看看,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就连上汽通用这样的大厂,最近也宣布要跟着干了,旗下的别克和智己品牌,都要推出增程式的新车。

这就像一个班里原来大家都不待见的同学,突然成了全班追捧的香饽饽,这就让人好奇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一下子就反转了呢?

咱们先看看这股风潮有多猛。

现在市面上,除了最早把增程式发扬光大的理想汽车,你看啊,传统大厂里,广汽、比亚迪、吉利、奇瑞、东风、北汽,现在又加上了上汽,基本上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那些造车新势力,像零跑、小鹏,甚至连刚进场的小米,也都有增程式的计划。

这么算下来,还在坚持不做增程的传统车企,好像就剩下长城汽车了,新势力里也就蔚来汽车还在坚守纯电路线。

这阵仗,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整个行业的一次大转向。

车企的行动,背后肯定是市场说了算。

咱们老百姓用钱投票,是最直接的。

数据摆在那儿,从2021年开始,增程式汽车的销量每年都在翻着倍地往上涨,到了今年,更是不得了,销量一下子涨了将近八成,在所有新能源车里的占比,也从不起眼的百分之三点六,猛地蹿到了百分之九点一。

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差不多十台新能源车,就有一台是增程式的。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的情况下,看到这么一块快速增长的市场,哪个车企能不心动呢?

有钱赚,有市场,跟着消费者的选择走,这当然是最根本的原因。

但光是市场火爆,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车企,尤其是那些技术实力很强的车企,也愿意掉头来做增程。

这背后,还有几个非常现实、非常实在的道理。

第一个,就是对车企来说,造增程式的车,比造另一种插电混动车要省事、省钱。

造车就像搭积木,造一辆纯电车,需要一套积木。

而造一辆增程式汽车,基本上可以在纯电车的那套积木上,加一个“发电机”的小零件就行了。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它们可以用同一个生产平台,很多零件都能共用,研发起来也快。

就拿上汽的智己LS6来说,它的纯电版和增程版就像双胞胎,生产线都不用大改。

但是,另一种我们常听到的插电混动车,特别是那种有好几个挡位的(DHT),它的结构就复杂多了,发动机、变速箱、电机要搅和在一起,等于要重新设计一套完全不同的、更复杂的积木,成本高,研发周期也长。

对于车企来说,能用一个平台就造出纯电和增程两种车来卖,这笔账太划算了。

第二个,是增程式汽车在设计上更自由,能给乘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传统的插电混动车,因为它的发动机有时候要直接驱动轮子,所以发动机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这就会限制车内空间的设计。

但增程式汽车就不一样了,它的发动机就是一个专职的“发电机”,不负责开车,只管发电。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这样一来,设计师就可以把它更灵活地布置在机舱里,比如把它横过来放。

这么一弄,车头部分就可以设计得更短,省出来的空间,就能全部让给驾驶舱和乘客舱。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车里的腿部空间变大了,坐着更宽敞。

而且,因为布局灵活,省出来的地方还能放下更大容量的电池。

以前大家总觉得增程车电池太小,纯电跑不了多远,但现在技术进步了,今年就会有纯电续航能超过400公里的增程式汽车上市。

这意味着,平时上下班、接送孩子,一个星期基本都可以只用电,既省钱又环保,真要出远门了,它还能加油,一点续航焦虑都没有。

第三个,是对于工程师来说,把增程式汽车调校好,要简单得多。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一辆车开起来顺不顺,舒不舒服,很考验工程师的调校功力。

那种复杂的插电混动车,有好几种工作模式,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什么时候油电一起上,它们之间的切换要做到天衣无缝,非常困难,调不好车子开起来就会有顿挫感。

而增程式汽车就简单了,从头到尾都是电机在驱动车轮,开起来的感觉和纯电车一模一样,非常平顺、安静,加速也快。

它的发动机只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安安静静地在它最省油的转速下工作发电,就像一个幕后工作者。

对于很多以前没怎么研究过复杂混动技术的车企来说,直接上马增程式,是一条更容易走通,也更不容易出错的路。

当然,很多人心里还是有个疙瘩,觉得增程式说到底就是个过渡方案。

这个说法其实没错。

上汽通用入局增程式!曾被嫌弃的技术,为何突然逆袭?-有驾

如果我们真的等到了固态电池技术成熟的那一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续航一两千公里,价格还便宜,那别说增程式了,所有带发动机的混动车可能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是那样的电池离我们普通老百姓还很遥远。

在通往终极纯电未来的这条路上,我们总得有个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增程式技术,恰恰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它不是什么落后技术的回光返照,而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符合我们国家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它抓住了当前消费者最核心的痛点:既想要纯电车平顺安静的驾驶感受和低廉的用车成本,又害怕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和节假日充电排队的痛苦。

增程式汽车把这两个优点结合起来,缺点又给规避掉了。

特别是随着电池越做越大,它在城市里越来越像一台纯电车,而在长途时又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

可以说,它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从燃油车过渡到新能源车,而找到的一个最舒服、最稳妥的台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