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比亚迪M9上市这事儿,挺有意思。说实话,前几天看到这款车的消息还挺意外的,怎么说呢?一辆定位商务、主打出口的MPV,22万多就能拿下,合着和你买个合资牌子的A级小轿车差不太多价钱。你要问为啥最近大伙对比亚迪新车的热情没前两年火爆?有一点得承认,新能源汽车早过了刚出来时那个谁提谁新鲜的阶段,大家伙见多了,也挑剔了。可你要真静下心看,比亚迪这波操作还是很有门道的。
先问一句,为啥中国新品牌敢这么定价?为啥人家合资MPV还敢卖那么贵?你说比亚迪M9刚上市就能卖到二十来万,是因为它啥都没有吗?还真不是。先说说动力,插混系统,第五代技术,100公里的纯电续航,最大1060公里续航,什么概念?之前哈着嗓子喊着怕续航焦虑的用户,基本是瞄着这个进的坑。城市里天天电驱,省钱够用,高速一脚油至少也不心疼。国产品牌卷到今天,自主的插混技术都内卷成啥样了?这点,说句公道话,咱得给比亚迪和咱啪啦啪啦冒出来的一票中国车厂点赞。
再看这整车规格和配置。5145mm的车长,3045mm的轴距,四六不讲理地大,后排坐俩二百斤大老爷们抻着腿都能翘二郎腿,亲戚朋友一起拼车回家都不挤。而且全系5座,不玩什么4座噱头,你要说是商务用,接送客户,送小孩,甚至接亲戚,这尺寸妥妥往高端靠拢。外观大方不张扬,点阵中网+电滑门,别说,走哪都挺有面。尤其那贯穿尾灯,见谁都得说一句这车不便宜,其实你心里门清——22万来块钱,这面还真挺值。
那有人说了,比亚迪M9配置这么好、用料扎实,怎么没见大张旗鼓宣传?真要说,感觉比亚迪自己都习惯了,车一上新,网上肯定先有一群人喊卷,又有一群质疑性价比。可仔细琢磨,M9这款车就是拿来干活的,是奔着企业客户、家庭长途出行这帮用户去的,不是那种天天翻抖音、晒朋友圈的流量小车。它更像是闷声发财型选手,实实在在解决需求。所以它静悄悄上市也能理解。
说到配置,15.6英寸大屏+12.3英寸液晶仪表+智能语音,座椅通风加热、50W无线充电都是标配了。有人觉得车里屏幕越大越唬人,其实那都是过去玩剩下的花样。比亚迪现在更讲究体验,实用才是王道。
不过你要说它为啥能做到这么便宜?这回是考你细心了。真正决定入门款拉低价格的原因,是比亚迪把部分很烧钱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放到了高配,也就是那套“天神之眼”没给22.98万版本。你要觉得自己开车不需要那些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啥的,稍微有点驾驶能力完全HOLD住,买入门款其实足够。比亚迪这步棋其实还是挺人性化的,给人留了选择空间,想要全自动化多花两万,觉得不值当就省钱。
再想想,这么大个MPV,特码带插混、百公里油耗低、空间大、配置还全,你搁三年前去合资品牌4S店问问,有没有22万给你配这堆东西的?那不是天方夜谭嘛。可是到了2024年,比亚迪破价带来的不是震惊,而是大家慢慢见怪不怪,心理价位被一步步拉低。真到了合资那个20来万的价位,买到的只剩个壳、个标,内里全靠自己幻想。
再说外贸,别小瞧了比亚迪M9的出口价值。咱这车在海外可真不少卖,尤其好几个左舵国家的MPV市场,一直是丰田、本田独占鳌头。现在比亚迪开始往那掺和,腰板一点点硬起来。当然你说技术能不能彻底超越人家,谁也不敢拍胸脯直接夸,但最起码在配置、做工、乘坐体验上,国产车已经能和日系大车正面杠了。到时候非洲、中东、东南亚批量出口,人家外国人掏腰包可精明着,谁性价比高、谁实用谁就能挣着票子,这比亚迪M9,是真能跟外面那帮老家伙拼杀一下的。
哎,问题来了,国内消费者认不认这辆车?有时候想想,国产品牌最大敌人还真不是合资车,是自家人的偏见。你要问我,比亚迪M9这种车其实是做生意、做公司的首选工具。有这钱在合资品牌里买到的MPV,那配置能气死个人,油耗能喝死个人。可同样价位下你买国产混动MPV,五年下来报销油钱,心情都好。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现在国内市场到处是“卷”出来的黑马,一个五年技术周期变化大得吓人。以比亚迪M9这水平,看看它2024年上的配置和技术,合资品牌如果再不降价再不升级,这三年五年,差距真就越来越远。
其实我觉得很有意思,好多人喜欢问国产车到底好在哪,不都是因为之前认知落差吗?就像十几年前咱看韩国现代、起亚,觉得它造车好像也只图便宜,现在人家变成新兴市场老大,但走到头还是拼价格和实用。只不过比亚迪现在能做到什么——用不到二十五万给你一大空间、一堆配置,还与技术挂钩,真是把合资和国产MPV的壁垒锯下来了。
最后想问大家一句,国产车一天天性价比这么卷下去,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你会不会越来越不敢买高配,生怕再等等还能跌呢?说到底,这不是比亚迪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制造升级带给我们普通人的一种红利和烦恼:买车变成像买菜那么精打细算,配得多就值,有时也少了点冲动消费的激情。
所以,我的感受就是,比亚迪M9这个事其实是中国汽车行业进步的缩影。赶超别人、性价比爆棚、用技术逼着整个车市降价、用配置欺负所有对手,最终让中国家庭、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实惠。你说哪怕再没宣传,卖得不如爆款多,意义也还在这。
所以说,别嫌某款车没火就觉得是失败。有时候最大成就就是哪怕你不出名,也能一步步改变周围人的选择习惯。像比亚迪M9这样,安安静静把大空间、强技术、低成本、优体验打包扔到市场让大家挑。赔本赚吆喝?也许,眼光远点,国内认了、海外也要认了,中国汽车说不定哪天真就成为全世界的新“丰田”。这天不远了。
你说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