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电动车“撒娇”吗?交警:得“这样宠”,别做错
在生活中,电动车“撒娇”可不是常见场景。但最近,一段停车场大爷耐心哄“撒娇”电动车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视频里,电动车“质问”大爷“你干嘛”,大爷则句句温柔回应,这有趣互动让人忍俊不禁,也让电动车安全规范问题重回大众视野。那当电动车“撒娇”,交警说的该怎么“宠”呢?
1、遵守交规,给电动车“安全感”
在骑行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是对电动车最基本的“宠爱”。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电动车骑行者必须佩戴安全头盔,这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头部安全。
比如在云南,一对夫妻骑电动车时因没戴头盔被交警关注。骑行时,还要遵守信号灯指示,不随意横穿马路,要在斑马线上推车行走;并且要靠右行驶,严禁酒后驾驶和分心驾驶。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却是保障我们安全的重要防线。
2、规范充电,给电动车“呵护感”
电动车充电不当容易引发火灾,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所以充电时要做到“四不要”:不要长时间充电,按照说明书规定时间充,原则上不超10小时;不要擅自改装电池;不要在楼梯过道等狭窄、密封环境或有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充电;不要使用劣质充电器。
要选择与电动车、充电器等相配套的电瓶,电池使用年限到期后,到正规地方更换质量可靠的电池 。
3、定期检查,给电动车“健康关怀”
就像我们定期体检一样,电动车也需要定期检查。要加强日常自检,尤其是对电瓶的电线、电路等方面,防止因接触不良引起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磨损造成的短路、串电事故。只有确保车辆性能良好,才能放心出行。
当电动车“撒娇”,交警口中的“宠”,其实就是遵守交通规则、规范充电、定期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出行,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便利。
你在使用电动车时,有过哪些难忘经历?欢迎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