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

1997年12月19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一架由新加坡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廉价航空子公司)运营的波音737-300型客机。

航班MI185,注册号9V-TRF,将从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机场飞往新加坡的樟宜机场。

那次航班上有2名飞行员、5名空乘和97名乘客。负责这趟航班的机长是新加坡人朱卫民,当时41岁,之前在新加坡空军服役,还参加过特技飞行表演,1992年开始在胜安航空工作,积累了7173.3小时的飞行时间。副驾驶是来自新西兰的邓肯·沃德。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胜安航空的一架波音737-300型飞机,编号9V-TRF,留下了最后的照片。

15点37分,飞机从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根据空中管制区的指示,飞机在15点53分升至35000英尺的巡航高度。随后,机组人员打开了自动驾驶仪,客舱内的安全警示灯也关闭了。乘务组开始为乘客分发点心和饮料。

根据安排,要是没出状况,MI185航班大约会在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新加坡的樟宜国际机场。

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机长朱卫民告诉副驾驶邓肯他要去一下洗手间,然后就离开了驾驶座。

几分钟后,朱卫民回到了驾驶舱。他对副驾驶邓肯说:“厕所的门好像坏了,你去检查一下吧。”邓肯听了之后就离开了座位。这时,驾驶舱里只剩下朱卫民一个人。邓肯走后,朱卫民把驾驶舱的门锁上了。

等到邓肯回来时,他发现怎么都打不开驾驶舱的门,被困在外面了。无论他怎么叫喊,朱卫民都没有任何反应。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胜安航空的一架波音737-300客机,编号9V-TRF,从侧面看去的样子。

下午4点12分,飞机突然从大约一万零六百米的高度快速下降,速度很快超过了声音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波音737客机结构能够承受的极限。

因此,胜安航空的MI185航班9V-TRF号波音737-300型客机,在俯冲时发生了粉碎性解体,机长朱卫民、副驾驶邓肯、5名空乘和97名乘客都失去了生命。

飞机的残骸和人体碎片散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北部50公里的穆西河三角洲水域。由于冲力巨大,客机的碎片和残骸散落面积接近十平方公里。机上104人全部遇难,从飞机俯冲到解体的过程不到半分钟。

胜安航空的9V-TRF号波音737-300飞机右侧尾部的细节展示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胜安航空的9V-TRF号波音737-300客机左舷中部的细节设计。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胜安航空的9V-TRF编号波音737-300客机,其左后侧的部分细节展示。

当MI185航班从雷达上消失后,新加坡军队迅速行动,派出了福克50巡逻机、C130运输机和两架美洲豹直升机,与印尼的救援队伍一起,共同寻找失踪的飞机并尽力救助。

救援队到达飞机残骸掉落的地方,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残尸,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连最大的飞机碎片也只有40厘米大小。因此,最终能够确认遇难者身份的只有6个人。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从MI185航班事故现场打捞上来的残骸碎片。

关于胜安航空185号航班的事故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有四个团体参与了调查工作:洛杉矶的一个民间组织、美国的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印尼的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胜安航空自己。因为每个团体的目的不同,所以调查工作一直没有很好地协同进行。

9V-TRF型号机器的性能参数

飞机型号:波音737-300型

波音飞机公司:设计商

这架飞机上有2名机组人员,最多可以载149名乘客。

长度:10米多一些

翅膀展开宽度:28.88米

高度达到十一米一三。

空载重量:2812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56472千克

最大载货量为14805公斤

飞机装备了两台CFM国际公司的CFM-56-3B-1涡轮风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为89千牛。

经济巡航速度:794公里每小时

最大载重航程可达4973千米。

关于飞机事故的调查最新情况

1997年

12月20日,大约200名乘客的家属前往樟宜机场询问情况。当时的交通部长马宝山和胜安航空母公司新航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来到机场了解具体情况。

12月20日,遇难者家属乘坐胜安航空安排的两架专机前往巨港,期盼得到亲人的消息。来自新加坡和印尼的空军和海军共出动了约200人参与搜救工作。

中国民航局、胜安航空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在樟宜机场的T1和T2航站楼分别设立了新闻中心和遇难者亲属安置中心。胜安航空媒体发布了MI185航班上所有104名乘客和机组/乘务组人员的名单及性别。

12月21日,由中国的警方和法医组成的10人小组前往巨港,帮助辨认遇难者身份。新加坡民航局和胜安航空公司安排了两艘船,送遇难者家属到坠机地点悼念并了解搜寻工作的进展。

12月22日,一支来自美国的专家团队来到巨港,这支团队由18名成员组成,包括法医、病理学家和牙医。他们的任务是帮助辨认从断肢残体中找到的死难者身份。

12月23日晚上,确定并找到了飞机一个黑匣子的具体位置。

12月24日,搜救行动集中在穆西河河床的五个区域。使用声波扫描器和金属探测器,搜救人员发现这些地方有大量的飞机残骸。

胜安航空又安排了一架专机,接第二批共95位家属前往巨港。这些家属随后乘坐船只前往空难现场,参加超度亡者的宗教仪式。

12月25日,工作人员找到了53名遇难者的个人证件。当时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前往樟宜机场的危机处理中心,听取了危机处理小组关于搜寻和救援工作的最新情况汇报。

12月26日,胜安航空发布了MI185航班上97名乘客的座位安排。

12月27日,潜水员从穆西河中捞出了第一个飞行数据记录器。

12月28日,飞行记录仪被送到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进行检查,以查明飞机坠毁的原因。

12月29日,中国派了4名善后顾问,还有1名美国顾问,前往巨港,为将在那里设立的空难遇难者集体公墓选址。

12月30日傍晚6点,加冷室内体育馆举办了公众追悼会,参加人数超过9000人。当时的代总统陈树群和他的妻子,总理吴作栋,内阁资政李光耀,以及副总理李显龙等人都参加了这次追悼会。

那一年是1998年

1月2日,救援人员在穆西河坠机现场打捞出了大量的飞机残骸,还有三卡车的遇难者遗体碎片。

1月4日,一艘来自新加坡的挖泥船在穆西河的坠机地点打捞出了另一个飞行数据记录器。

1月5日,法医专家认为很难找到完整的遗体,辨认残肢断骨的难度非常大,所以搜寻遇难者遗体的工作被迫停止。而飞机残骸的打捞工作持续到了1月14日,到那时为止,已经有55%的残骸被打捞上来。

1月14日,一百零四具棺材被陆续送到巨港,准备用于葬礼。

1月16日,空难调查小组在三天前通过牙齿鉴定,确认了其中一名遇难者苏珊的身份,她是美国运通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这样,目前已经辨认出6具遗体,而她是最晚被确认身份的人。

1月17日,大约50位遇难者的家属,乘坐胜安航空安排的专机提前来到巨港,把亲人的衣物、外套、玩具等遗物一起放入棺木进行安葬。

1月19日,遇难者的集体葬礼在巨港花园公墓举行,共有1500人参加了葬礼,包括500名遇难者亲属。同日,寻获的客机残骸被运往西爪哇的一个机库,重新组装成原来的机型,以便调查专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客机坠毁的原因。

8月,迪南教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称,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在客机录音器停止工作的最后几分钟内,驾驶舱内只有两名机组人员(机长朱卫民和副驾邓肯)。

在研究破损机件和飞行记录器的数据后,发现飞行记录器停止工作前,可能有人调整了水平尾翼,导致客机发生直线下坠。

据最新调查发现,朱卫民因沉迷赌博和炒股,欠下了300万新元的债务。巧合的是,在那次空难发生的前一天,他刚刚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价值500万新元的保险。

因此,调查组认为朱卫民可能因承受不住生活中的经济重压而选择结束生命,这样既能用赔偿金还清债务,也能让家人过得更好。同事们反映,朱卫民平时开车比较急躁,总想比别人更快完成任务。

美方调查员把这次空难的责任归咎于机长朱卫民,但胜安航空公司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他们拿不出证据来反驳。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朱卫民推杆”这个词几乎成了描述胜安航空MI185航班在巨港发生的空难的代名词。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MI185航班的机长是朱卫民

1998年12月,胜安航空宣布了对MI185航班遇难者家属的赔偿方案,赔偿金额在25000美元到75000美元之间。

但是,大部分遇难者家属对赔偿金额不满意,害怕拿到赔偿后,事情就会结束,真相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结果,只有5名欧美籍遇难乘客的家属接受了胜安航空提出的赔偿金额,并在赔偿协议上签字。

1999年1月22日,胜安航空把赔偿金从原来的75000美元增加到了140000美元。但是,受害者的家属们仍然不满意,决定继续等待调查结果。

1999年4月30日,遇难者家属联合给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写了一封信。交通部的雅国博士作为吴作栋的代表,向胜安航空185航班的遇难者家属表示,政府会尽全力查明真相,并在各个方面尽可能支持印尼当局。

1999年6月底,胜安空难的65个受害者家属成立了“胜安 MI185亲属联会”。他们要确保空难的调查工作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弄清楚客机坠毁的原因,并将真相公之于众。

附录2:剧情大逆转,朱卫民可能被证明清白。

六年后,在美国洛杉矶,一位名叫华特赖克的律师再次引起了关注。他是一位处理过多起空难案件的专业人士,这次他决定重新分析空难中的黑匣子数据。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185航班的黑匣子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它会时不时自动关闭。这一发现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关于185航班的事故,有人猜测是机长朱为民故意关闭了黑匣子,或者是因为机长自杀导致的。但这些说法都不太站得住脚。如果排除了人为故意破坏的可能性,那么剩下的唯一可能是飞机出现了机械故障。事实上,这款飞机之前确实有过方向舵系统动力控制模组的问题,这让人们对这次事故的怀疑点转向了机械故障。

他的研究还显示,那架出事的波音737-300客机,刚出厂不到一年,但原始的黑匣子却被胜安航空公司替换成了一个旧的。在空难前的25小时内,黑匣子记录的60个参数中有超过4000秒的数据缺失,其中一次停顿时间甚至长达11分钟。

华特赖克带领的调查团队再次仔细检查了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发现机组人员的交流都很正常,说明正副驾驶之间的对话也没有异常。朱卫民最后对妻子说的话是希望她在下午四点去机场接他。

华特赖克想不明白,如果他真的想结束生命,为什么不在去的时候就做了呢?为什么还要让妻子来接他?从飞机上的人员交流和整个飞行过程来看,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没有任何异常的迹象。

警察再次调查了朱卫民的财务状况,发现尽管他在股票上亏了120万美元,但他早前卖掉两套房子还债,还多赚了大约35万美元。所谓的买了几百万元的寿险,实际上是为新房贷款做的保证。这些情况让人找不到朱卫民自杀的原因。

为了查明185航班空难的具体原因,华特赖克特意邀请了美国航空界的专家索默父子。这对父子之前曾作为专家,负责调查了联合航空585号航班和全美航空437号航班的空难事件。

经过对比,发现三架飞机的坠毁过程非常相似。经过分析,确定胜安航空185航班的坠毁原因,也是因为方向舵的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机身失控翻滚,最终引发了坠机事故。

因为737飞机曾出现过方向舵的问题,所以在飞行员培训时会提到这个问题。飞机的操作手册里也有说明,如何应对方向舵失灵的情况。

机长朱卫民和副驾驶唐肯沃德都接受过这项特别训练,但在模拟状态下。实际操作中就完全不同了。在实际航行中出现这种状态也没有任何警告,飞行员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生产方向舵动力部件的派克汉尼汾公司,在185号航班事故后,也被要求帮助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检查找到的飞机残骸。

团队用了三周时间才在二十尺深的河泥里找到方向舵的动力部件。然而,派克汉尼汾公司的工作人员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就说没问题了,然后就把部件交还给了调查组。

为了查明方向舵动力模块组是否有问题,调查小组需要重新鉴定。然而,负责去印尼寻找这个部件的调查人员却发现,胜安185号航班的所有残骸已经被销毁,现场只剩下一些档案资料。

正当调查人员感到沮丧无助的时候,命运之神却伸出援手。在印尼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保险箱里,只有一件185航班的证物,竟然是他们需要的方向舵动力模块组伺服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伺服阀方向舵动力组件的关键部分,只要它偏移四十五微英寸,就能带动一架波音737飞机的方向舵。

华特赖克的调查小组发现185航班的伺服阀有问题,他们找到了相关文件,证明这个阀没有通过某项检验,但派克汉尼汾公司却说这个阀没问题。

华特·赖克的调查小组把伺服阀送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使用电子显微镜检查了伺服阀,发现上面有一些问题。

中国的航空专家指出,这些细微的问题足以影响到重达50吨飞机的安全。华特赖克的调查团队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系列证据,证明伺服阀是导致空难的原因。

2004年7月,美国洛杉矶的一家法院判决派克汉尼汾公司败诉,陪审团裁定向三位遇难者的家属赔偿四千四百万美元。陪审团听取了华特赖克调查小组和派克汉尼汾公司的陈述,整个过程持续了六个星期。

双方提供了许多证据,陪审团对187个问题进行了裁决,其中包括伺服阀存在缺陷的问题,所有裁决结果都支持原告。

美国联邦航空总署要求数千架737飞机在2008年前换掉旧的方向舵操纵部件,改用新装置。

即便朱卫民不是故意推杆,他让副驾驶离开并且锁上驾驶舱门的行为也很难解释清楚,因此,他仍然有嫌疑。

林俊杰和胜安航空185航班上的“故人”的故事林俊杰在一次旅行中乘坐胜安航空的185航班。飞机上,他遇到了一个让他感到非常熟悉的人——他的小学同学。林俊杰激动地和这位老朋友交谈,回忆起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聊了很多,从学生时代的话题到各自的生活变化,彼此都感到非常亲切。这个偶然的相遇让林俊杰感到非常开心,也让他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回溯胜安MI185客机空难过程:突发高速俯冲坠毁,原因仍未查明-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