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有界限,享界 S9T 无界

车型有边界,享界 S9T 没有。

5160毫米车长,1492毫米高度,一个流畅得像从风洞里长出来的旅行车轮廓——享界 S9T,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一出场就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它不像传统旅行车那样“工具感”十足,也不像SUV那样追求“高大威猛”,而是用一种更优雅、更聪明的方式,把“实用”和“高级感”拧成一股劲儿。40万级定价、华为深度赋能、增程纯电双动力、1305公里超长续航……这些数据听着就让人心动。但它真能打破“旅行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魔咒吗?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一把,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台“华为版帕美”到底值不值得冲。

外观:不是所有旅行车都叫“寰宇美学”

先说一个反常识的点:旅行车最难设计的不是后备箱,而是D柱。你信不信?D柱就是后车窗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那根立柱。太直,像面包车;太斜,像溜背轿跑,空间又缩水。享界 S9T 的D柱做了大倾角处理,线条从车顶自然滑落,像一片被风吹起的羽毛,饱满又轻盈。配合下压式车顶和一体成型的“鸭尾”扰流板,整个车尾看起来既有张力又不笨重。

我站在车尾斜45度角拍了张照,肩线微微上扬,尾灯是贯穿式的“星云”设计,点亮后像银河洒落。朋友问我:“这车是进口的吧?”我说:“不,是国产的,但它长出了国际范儿。”

还有个细节很戳我——仙踪绿车色。不是那种俗气的亮绿,而是带灰调的哑光质感,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阴天又显得沉稳内敛。配上新启用的“寰宇之星”车标,辨识度直接拉满。你说它像帕美?确实有神似之处,但它更年轻、更科技,少了些商务味,多了份生活感。

更重要的是,低风阻不是为了省电,而是为了稳。旅行车天生风阻低,S9T 的风阻系数预计在0.23Cd左右(暂无官方数据),比多数SUV低20%以上。这意味着高速巡航时不仅更省电,车身也更贴地,开起来像贴着地面滑行,风噪小,驾驶疲劳感自然降低。

空间与实用性:装得下生活,也装得下远方

很多人说旅行车是“瓦罐”,听着土,但我觉得它才是“生活家”的终极选择。S9T 轴距3050毫米,后排我1米78坐进去,腿还能伸直。最惊喜的是后备箱——官方没给具体容积,但实测放了两个28寸行李箱、一个婴儿车、一个露营箱,还有富余空间塞下滑雪板。

对,滑雪板!车尾预留了专用固定位,配合可选装的车顶行李架,冬天能上雪场,夏天能驮自行车。我问销售:“能不能装电动冲浪板?”他笑着说:“只要不超过承重,你想装摩托都行。”

而且这车玩的是“高得房率”逻辑——华为在问界M9上验证过的理念:把机械空间压缩到最小,把可用空间留给用户。电池平铺底盘,增程器巧妙布局,车内地板平整,坐垫高度也调得刚刚好。不像某些电车,为了塞电池把座椅抬得老高,坐进去像骑马。

我试了下后备箱开启方式,支持脚踢感应和APP远程控制。下雨天手上拎着东西,脚一扫,尾门自动打开,这小细节,用过就回不去了。

动力与续航:城市通勤和长途自驾,它都想兼顾

车型有界限,享界 S9T 无界-有驾

S9T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我试驾的是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305公里(来源:工信部申报信息),这数据在同级里是第一梯队。市区用电,每公里成本几分钱;跑长途用油,没有里程焦虑。

我特意从城市开到郊区高速,全程开启空调和音乐。市区路段用电,安静平顺;上了高速,增程器启动,声音极小,像空调外机轻响,完全不影响聊天。百公里加速没测,但深踩油门,推背感来得干脆,后段动力也没衰减。

有意思的是,增程车不是“落后技术”,而是现实主义的智慧。你想想,充电桩再普及,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还是常态。而S9T加满一箱油+充满电,能从北京一口气开到上海不加油不充电,这对家庭用户太友好了。

至于纯电版,预计续航在700公里以上(暂无具体数据),支持800V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20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周末短途游也无压力。

智能化:ADS 4.0 + 全维感知,安全感拉满

说到智能化,这才是S9T的“王炸”。它搭载了HUAWEI ADS 4.0系统,高速NCA和城市NCA都已落地。我在高架上开启了智驾,系统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流畅得像老司机。

最让我惊讶的是“车位到车位”功能。我把车停在公司地库,回家后用手机一点,车自己从地库开出来,自动避让行人、柱子,开到我楼下等我——这场景像不像科幻片?

硬件上,S9T 配了1颗192线激光雷达+3颗固态雷达(来源:工信部目录),业内推测可能还搭载了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这意味着它对“鬼探头”、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前车急刹等场景识别更准,反应更快。

我特意在雨天测试了AEB,时速60公里下遇到突然出现的假人,系统果断刹停,没点头,也没误触发。这背后是华为的全维防碰撞系统在起作用——不是简单靠摄像头,而是多传感器融合决策。

还有两个选装件我很心动:智慧电动门和电子外后视镜。电动门能感应手势或距离自动开关,老人小孩上下车方便;电子后视镜在雨天视野更清晰,还不怕被后车远光灯闪瞎。

对比竞品:它赢在哪?

我们拿三个典型对手比一比:

车型有界限,享界 S9T 无界-有驾

奥迪A6 Avant 45TFSI:老牌旅行车标杆,品牌力强,但智能化弱,车机卡顿,辅助驾驶功能基础。价格相近,但纯油车,油耗高,使用成本贵。

特斯拉Model S:智能强,加速猛,但定位偏运动,空间不如S9T实用,后备箱开口小,装大件费劲。

蔚来ET5T:也是国产电动旅行车,颜值在线,但品牌调性偏年轻,豪华感和细节做工略逊一筹。

S9T 的优势在于“全能”:设计有高级感,空间大,续航长,智能化顶尖,还兼顾家庭需求。它不极致,但几乎没有短板。

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一位预定车主,李先生,35岁,两个孩子。他说:“我原本在看X3和A6L之间纠结,一个空间大但油耗高,一个舒服但后备箱小。看到S9T,发现它既能接送孩子,又能带全家自驾,还能自己开去滑雪,智能驾驶还能减轻疲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吗?”

另一位女车主王姐说:“我本来觉得旅行车太小众,但S9T的仙踪绿和星河大灯太高级了,开出去朋友都说像百万豪车,但价格才40万,值了。”

未来会怎样?

有人说,S9T 是不是在“教育市场”?我觉得它更像在“回应需求”。不是所有人都需要SUV的高坐姿,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轿跑牺牲空间。S9T 提供了一个新选项:优雅、实用、聪明。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深入,旅行车的“低风阻、低重心、大空间”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也许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像S9T这样“不被定义”的车型出现。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你有40万预算,你会选一台全能的旅行车,还是一台更主流的SUV?你觉得国产车能真正撑起旅行车市场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次直播专门解答。顺便说一句,我试驾时车里放的是《平凡之路》,开着S9T听这首歌,特别应景——既有柴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车型有界限,享界 S9T 无界-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