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出圈儿?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某个产品、某个人或者什么事儿,突然不只是本圈儿的人关注,外圈儿的人也开始议论了,最后变成一股潮流。你看现在这车市一茬接一茬的新车出来,每一茬都号称自己能出圈儿,实际能火起来的没几个。最近火到我这里的就是睿蓝蓝气球,一个4万多块钱能买的纯电小车,说是要在微型电动车市场“掀起风浪”。但你要问我这车能不能真正出圈儿,别急,咱们慢慢唠一唠。
首先问一句,你打算买个微型电动车,你看啥?我看你桌子那本Excel还没收好呢,是不是第一条就是价格?市场上主流的微型电动车,像五菱宏光MINIEV、吉利熊猫、长安糯玉米,全都把价格压到了“三一万多”。你突然甩出来个睿蓝蓝气球,指导价4.69万,限时优惠4.29万,虽然乍一看不算天高,但跟那几个老大哥一比,立刻就高了一个阶梯。这车能值这个价吗?大家心里其实早就有答案。
为啥睿蓝蓝气球敢定这么个价位?这得说它的身世。它前身是枫叶汽车,本来是走网约车、公司采购的路子,B端市场那套玩意儿,后来整合成今天的睿蓝汽车,被打造成吉利旗下的唯一一个能充换电一体的新潮牌。你说这身份是不是有点玄乎?但老实说,普通人买车,谁管你后台多硬啊,关键是我钱花出去,能不能买到实惠。
你再看看它给的那些配置,不能说没诚意,什么倒车影像、液晶仪表、8英寸中控屏,实用倒是实用,但这些配置现在基本成了微型电动车的标配。续航210公里,你要是主城区上下班代步,够用了。可咱实话说,这续航你真敢去撒丫子跑远路吗?再说,现在大家对“掉续航”都心里有数了,CLTC纯电续航说210,实际谁没见过还能给你掉一半的?这年头买电车就看谁敢明说——你实测通勤能跑多远。
回头看它外形,圆灯组,搞了几种多巴胺配色,据说亮眼。你说这造型跟吉利熊猫差别有多少?我左看右看,仿佛换个名字、喷个漆就是新车。连名字都在上市前一脚改了,从“睿蓝蓝精灵”到“蓝气球”,搞得跟翻花样儿似的。这里我就纳闷了,这车能不能给个持久一点的思路,就这精力花在名字上了?
不少人会觉得,既然是吉利背景,难道品牌力就能拯救定价?现实情况是,吉利熊猫都在用自家的资源打价格战,睿蓝蓝气球这价格,算是和自家“亲兄弟”直接撞上了。还能指望什么“品牌加持”?你看五菱宏光MINIEV怎么火起来的,那是靠着地摊经济那波行情,一群年轻人、宝妈、老头老太太一拥而上,买个方便图个省心。睿蓝蓝气球这个价位,你让年轻人怎么选?再便宜也不是白菜价,咬咬牙还不如冲一冲别的品牌,“差这一千多”总有人心里犯嘀咕。
所以问题来了:这个车到底给谁准备的?专门做B端市场那时候还能理解,公司采购、网约车司机、租赁公司,全是一锅端。现在你说瞄准C端市场,想主攻个人用户,可你给的价实际是B端买手习惯的价,普通用户捡不到太大便宜,只能一脸疑惑——为啥不买更低价、更大众、更成熟的别家?
市场到底需不需要这种新车?你要是站公司角度想,出点新鲜样子,家族序列摆起来,挺好看。真放到市场大浪淘沙那一关上,能不能放到用户手里才是正事。现在的用车需求,其实很简单,“能用、便宜、好修、续航不坑人”,最好还有点颜值,你这都没有决定性优势,用户凭啥买单?
还有个被大家忽略的地方,睿蓝蓝气球走的是“只推1款配置,简洁明了”。这种策略好处是省事,没那么多选择纠结。问题是你单独推一款配置,价格谈不下来,用户心理也难受。竞争对手现在都在讲“个性化、低价入门、高配不贵”,你一口价摆那儿,用户能不能买账,有点玄。
再说说市场环境。疫情后的汽车市场早就和疫情前那几年不同了。以前大家愿意花个四五万买个代步微型车,如今新能源车一茬一茬降价,谁还真把微型电动车当刚需?现在三万多、两万多的车越来越多,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睿蓝蓝气球能否靠自己的“充换电一体”技术,拉开差距?坦率说,用户真不在乎。充换电模式再新鲜,微型电动车第一需求还是低价和省心,换电这一套,普通用车家里有地儿吗?别说楼下装桩,很多小区停车都还不解决呢。
你说这车能不能火,能不能出圈儿,我觉着难,难就难在它卡在中间,哪头都接不住。便宜不够便宜,配置又没高到让人一见倾心,续航不算长,品牌也不够吸引。你说“出圈儿”,基本得有一项是从众人之中蹦出来的,比如五菱就是便宜、吉利熊猫是品牌背书,还有个性造型。睿蓝蓝气球现在成了“中庸之车”,啥都有,啥也不突出。
“中庸之道”是不是错了?其实放在中国汽车市场,几乎很难有机会。现在大家都追求极致,你不是最便宜,就得是最强配置,不然就是最炫科技,再不然就是最有个性。你看真火的产品,其实都是做减法,砍掉一堆冗余东西,只留下用户最看重的东西。睿蓝蓝气球现在搞出来,又是提醒你续航、又是强调充换电、又是说自己外观时尚,结果实际体验没那么让人惊喜,那外头的人就只看热闹,圈里的人就挑毛病。
回头说这名字,“蓝气球”,是想营造一种年轻、轻松、时尚的氛围。可你再怎么造气氛,咱买车还是选实用为主。年轻人没多少钱,老人家讲究省心,这个价格,这个定位,到底是卖给谁呢?有点像家里饭桌上你爷爷夹了一块菜,说这合大家口味,可谁吃都不觉得特别香。出圈儿这种事,归根结底得给用户一个“理由”,睿蓝蓝气球现在给的理由,太模糊了。
这行业早就不是“发布一新车”能引发潮流的年代了,信息爆炸,用户越来越聪明,谁也不傻。你就看市场上那些没火的产品,要么定价高了,要么定位不准,要么产品力太一般,要么营销没抓到点。睿蓝蓝气球看起来是热闹,但真进了市场,全是刺儿,没几个能捡到甜头。你让我说未来怎么办?要么价格干脆再降,要么配置提升到别人干不了的程度,否则就跟着自家兄弟一起卷,没啥新鲜劲儿。
最后,关于出圈儿这事儿,其实大家都想过,你是不是得有点让人流传的话题,才能真出圈儿?现在睿蓝蓝气球的路子,很像是踌躇一下,没迈过去的那条线。普通用户看不上,B端市场用不上劲,年轻的消费者觉得不够酷,成熟的用户又觉得不够实惠。你说这车到底咋办?真希望下一步睿蓝能干点出格的事儿,比如大胆点,把价格砍到位,或者配出个有意思的黑科技,否则这气球,也就是拿出来看看,还真上不了天。
市场不缺蓝气球,缺的是让人一看就心动的理由。你觉得,凭这套东西,出圈儿真的有戏吗?我看现在还悬。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