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买车这事现在越来越跟买手机、买电脑似的?以前你琢磨清楚发动机、底盘、悬挂,现在上来“座舱是什么系统”,“能不能跟家里互联”,“支持多少APP”,这都得作为选车的重要指标了。广汽传祺这回上新车向往S9,直接把“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作为“标配”喊出来,为什么车企这么热衷于突出这些科技功能?你真的需要吗?它究竟改变了啥?
我们来先问问自己,车子座舱搭载什么系统,真的是你买车的决定性因素吗?你开车是跑街道还是逛应用商店?以前多半是研究动力总成和油耗,现在厂家直接把“华为乾崑”、“宁德时代”、“广汽智电四驱”三个科技大件,跟配置、价格绑在一起卖。如果说手机是你的新器官,座驾现在像是你的大号随身电脑,移动的生活空间。车企是不是在把自己的车,彻底变成一个流动的智能终端?
有个问题得想明白,大量车机智能互联,真的是刚需吗?还是营销造的新刚需?车企当然要说这是刚需,不然怎么多卖几万块呢。传祺S9这次“50+鸿蒙座舱精品应用”、“五万手机应用一键上车”,这些听起来多美好,但你细细想,真正能天天用的有多少?你要在大屏上刷抖音,叫外卖,还是跟三四个屏幕弹幕一样疯狂互动?多数车主用车的真实需求,其实就是导航不坑爹、蓝牙不卡、语音助手不傻乎乎,空调一键制冷制热就得劲。剩下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多数是给销售打底,让广告词显得很豪华。
说到底,鸿蒙座舱是不是个好东西?好归好,但得看你怎么用。它承诺的“操作顺滑,一触即达”,“极简卡片式交互”,讲的是交互美学。说句大实话,现在的车机系统,如果一周不重启一次,能不卡、不卡bug,已经是高水平了。而华为干崑扑面而来的科技感,把车里的中控变成了另一个大手机,数据都要打通,像家里的Pad一样操作。这样真的更方便吗?对部分“数码控”来说,是新鲜玩具。但对于只是图个方便的普通人来说,其实“可靠、耐用、没毛病”才是大多数希望。
还有一点你可能忽略了,厂家总喜欢说“无缝互联”,这词都快成了科技界的“黑话”之一。你家里的华为设备、手机、车都打通了是不是更方便?真的让生活得心应手了?说实话,技术跨界融合一定是趋势,但别忘了,所有这些互联都需要账号体系、权限管理、你的数据被保存,他能不能确保你的隐私和信息安全?这不是危言耸听,如今汽车数据远不止于定位、通话记录,车内摄像头、语音助手,都会给你一个“数字标签”。你愿意为了方便,把自己的生活彻底裸露给系统吗?
再说说配置本身。广汽传祺这款S9,把“华为乾崑 + 宁德时代 + 广汽智电四驱”,说成25万级唯一标配三大件,意思就是“价位里别家没有我们这么牛的”。华为ADS 4 Max提前预装,44.5度超级电池,大功率LED灯,六屏协同,再加上各种智能场景模式,甚至尾灯都得讲光幕刷新率,2592颗LED灯珠,50帧每秒,这都快跟显示器抢饭碗了。每一项配置的出现,仿佛都是为了喂饱用户的“科技焦虑症”。你有没有被这种“堆料”吓到?有时候看完配置表,都怀疑车企是不是“恐高”,要是少一点都对不起这么大个宣传。
车企把这些硬核科技直接甩在大众面前,是不是说明汽车行业进入了“拼科技”的新阶段?多少有点像手机行业那种“参数军备竞赛”,谁家芯片新,谁家电池大,谁家屏占比高,谁家灯珠多。而消费者乐意吗?你今天拼的是硬件,明天是不是软件收费?把这三大件都说成“唯一”,有种“别人没有,我就贵得理所当然”。
其实,传祺向往S9这套组合,背后是国内智能化供应链的自信展现。华为自己的智慧座舱、宁德自己的电池、广汽自己的四驱,都是“自家拳头硬货”,意思就是不怕跟谁比。但是你也要问问自己,买车时候到底重科技,还是重可靠?新鲜感和体验感,如果只是噱头,过两年你还会不会买账?市场总是反映所有的“真实需求”,你要是开久了,中控BUG多得像弹窗,也会骂娘。
有个细节值得琢磨,传祺S9允许用户自由组合车灯、空调、音乐等场景,支持10W+场景模式、3000+功能接口,这听起来像是个“万能魔方”,但你愿意用多少?开车就是快准狠,复杂了还不如简单。各种界面切换、六屏协同,27英寸HUD,17.3英寸护眼屏,屏占比高,亮度高,好看归好看,但真到用的时候,质量和耐用性才是王道——三年之后屏幕不烧坏,系统不卡顿才是真本事。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悲观?其实不是。技术进步当然是好事,没有人希望自己几十万买的车,几年后就跟BB机一样落伍。当所有车企都拼命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闷头拉,更多科技融入驾驶已经是不可逆趋势。只是我们需要思考,厂家的“革命性黑科技”,是不是为你带来了真正的实用体验?车主怎么去看待这种越来越“手机化、终端化”的趋势?最终你会不会被自己的“科技焦虑”和“功能幻觉”带着走?
回到选车本质上来,广汽传祺这次把所有高科技硬件一股脑砸进25万价位车型,一定程度上是行业新的洗牌。现在买车不是单看动力和颜值了,智能化“座舱体验”已经变成新战场。厂家一味喂养用户选项,用户会不会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这辆车下订后你要长期用,别光在宣传片里当“科技潮男”,多想想三年之后,车机系统和电池、四驱还能否打得过新一轮技术革新。产品跟手机一样,每年新旗舰,别让自己变成“用车换手机”那拨人,毕竟车是大件消费,不是换机免费。
最后,不妨扪心自问一句:这些智能座舱、万千互联、丰富应用,是让你的生活真的更好,还是让你跟着厂家的科技节奏走,顺手套住了钱包,又收割了数据?科技生活本质是给你更自由,而不是让你在密密麻麻的选项中迷失。这年头,科技越多选择越多,你能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车企能不能给你真正能用、耐用的好东西?光有新鲜感不够,靠谱和耐用才是智能生活的底线。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