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日产轩逸实车曝光,换装贯穿尾灯,1.6L引擎
当一款车连续多年占据销量榜首,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目光。
轩逸。
这个名字早已不只是代号。
它成了某种生活符号——省油、舒适、皮实、好养。
可时代在变。
审美在进化。
对手在发力。
它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实图曝光了。
东风日产的新款轩逸,终于掀开了面纱的一角。
前脸?彻底重构。
不再是那个温吞的“小天籁”。
而是换上了日产最新的家族语言——展翼式前脸。
上下双层格栅。
黑色中网。
V形镀铬饰条从车标延伸而出。
像一双展开的羽翼。
两侧斜向饰条与线条勾勒。
力量感悄然浮现。
L形日间行车灯。
与前格栅饰条自然衔接。
视觉宽度被拉伸。
大灯组更锐利。
眼神?终于有了攻击性。
不再是那个只会微笑的“暖男”。
车身轮廓。
还是熟悉的溜背线条。
低趴。修长。
空气动力学依旧在线。
但细节变了。
侧窗后三角区域的黑色饰板被取消。
悬浮式车顶?再见了。
取而代之的。
是侧窗上沿的镀铬亮条。
精致感。或许提升了。
但那份轻盈的悬浮感。
却悄然流失。
轮毂呢?
申报图显示。
将提供两款全新造型。
运动感?应该会更强。
尾部。
才是真正的惊喜。
贯穿式尾灯。
来了。
时下最流行的元素。
轩逸终于跟上了。
熏黑灯腔。
内部结构清晰。
夜间点亮。
辨识度拉满。
小鸭尾微微上翘。
增添了几分俏皮。
后包围重新设计。
排气依旧隐藏。
低调。但不再平庸。
尺寸呢?
我们来看看数据。
长4656毫米。
宽1825毫米。
高1448毫米。
轴距。
2712毫米。
对比现款2026款。
长度+4mm。
宽度+10mm。
高度-2mm。
轴距不变。
微调。
但足够让后排乘客感受到更宽裕的横向空间。
这是一次“精准外科手术”式的升级。
不伤筋动骨。
却处处见心思。
那么。
动力呢?
很多人期待的“涡轮”?
没有。
依旧是那台熟悉的HR16 1.6L自然吸气发动机。
最大功率99千瓦。
约等于135马力。
匹配CVT无级变速箱。
平顺。省油。可靠。
百公里油耗?
大概率还是5L出头。
但……
在1.5T遍地走的今天。
135马力。
够用吗?
够用。
当然够用。
但“够用”和“畅快”之间。
隔着一条情绪的鸿沟。
城市通勤。
红绿灯起步。
它不会让你尴尬。
高速超车。
深踩油门。
发动机嘶吼。
转速拉高。
动力缓缓而来。
是的。
是“缓缓”。
不是爆发。
不是推背。
是那种“我知道你在努力”的温柔。
可这不正是轩逸的哲学吗?
不追求速度与激情。
而是把“舒适”刻进DNA。
座椅。
依旧是“大沙发”。
填充物柔软。
支撑到位。
长途驾驶。
腰不酸。背不痛。
悬挂调校。
偏软。
过滤颠簸。
像一层棉花糖。
隔绝了路面的粗粝。
也隔绝了驾驶的沟通感。
你喜欢吗?
这取决于。
你想要什么。
想要人车合一?
路感清晰?
操控精准?
那轩逸不是你的菜。
但如果你想要一辆。
能让全家人都坐得舒服。
开起来轻松惬意。
油耗还特别低的车。
那轩逸。
依然是那个“六边形战士”。
内饰呢?
官方尚未公布。
但按照常理推断。
大概率会同步升级。
双联屏?有可能。
车机系统?应该会更智能。
支持CarPlay?必须的。
氛围灯?或许会来。
但核心不会变。
一切以实用为导向。
没有花哨的噱头。
没有复杂的逻辑。
老人上手快。孩子不闹腾。
它像什么?
像一个沉默的家人。
不张扬。
不抱怨。
默默承担着风雨。
载着你。
从公司到家。
从城市到远方。
从孩子出生。
到送他上大学。
轩逸。
从来不是最快的。
也不是最帅的。
但它。
总能在关键时刻。
给你最踏实的陪伴。
这次改款。
它变得更年轻了。
更精神了。
更有时代感了。
但骨子里的那份“温和”。
那份“可靠”。
那份“不折腾”的气质。
还在。
它不需要惊艳所有人。
它只需要。
被需要。
就够了。
你会选择它吗?
在15万以内的预算里。
在那些需要日复一日通勤的日子里。
在那些载着家人出游的周末。
它。
是不是你心中。
那个最稳妥的答案?
等内饰公布。
等价格揭晓。
我们再好好聊聊。
下一次。
我还会在这里。
陪你。
选最适合自己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