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即遇冷,月销583台,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各位车友,你有没有被“半价小米SU7”这个说法吸引过?今年4月,宝骏带着全新中大型轿车——享境高调登场,打出“12.58万起”的价格牌,瞬间点燃话题。听起来是不是很香?毕竟小米SU7一车难求,起售价21.59万,宝骏这波操作看似直接腰斩。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4月销量374辆,5月也才583台(插混271+纯电312),连小米SU7零头都不到。一款配置拉满、价格“亲民”的车,怎么就卖不动了?

我专门去试驾了享境,翻遍了用户反馈,也对比了几款同级对手,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外观设计:想走科技风,却走出了“廉价感”?

先说最直观的——颜值。我站在展厅第一眼看到享境,心里咯噔一下:这车,怎么看着有点“胖”?

无论是插混版还是纯电版,享境的车身线条都偏圆润,前脸虽然用了封闭式设计,但灯组造型不够锐利,加上车头下压感不足,整体给人一种“敦实”的感觉,缺乏中大型轿车应有的修长与低趴姿态。风阻系数官方说是0.259Cd,数据不错,但视觉上完全没体现出来。

有位刚提车的老铁在论坛吐槽:“实车看着像十来万的网约车,氛围灯一开,塑料感扑面而来。”这话有点扎心,但不无道理。内饰用料上,中控台大面积硬塑料,门板虽有皮质包覆,但缝线工艺一般,档次感和吉利银河星耀8、长安启源A07比,差距明显。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我试驾时特意问销售:“你们是不是想走‘家用稳重’路线?”他点头。但问题是,现在买中大型轿车的年轻人,谁还只图“稳重”?小米SU7火出圈,靠的就是颜值+话题性。享境想靠“性价比”突围,却忽略了“第一眼心动”有多重要。

动力与续航:纸面数据亮眼,实际体验如何?

咱们来看看它的“硬实力”。享境提供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插混版CLTC纯电续航最低140公里,这在同级里算相当能打了——比比亚迪汉DM-i的121km还多出一截。

我试驾的是插混顶配版,搭载2.0L自吸发动机+电机,系统综合功率217kW。起步轻快,中段加速也够用,城市通勤完全没问题。但高速超车时,发动机介入略显突兀,动力衔接不如比亚迪DM-i或吉利雷神那般丝滑。

底盘方面,享境入门即配可变悬架,这在20万以内车型里极为罕见。过减速带时确实比普通悬架舒服,滤震干脆,但遇到连续颠簸路面,后悬还是有点“弹跳感”,整体调校偏舒适,牺牲了些许支撑性。

有位车主留言说:“满载跑高速,胎噪风噪明显,隔音玻璃效果一般。”我试驾时也注意到了,前排多层隔音玻璃确实有,但车速上100后,胎噪还是传进来不少,NVH表现和星海S7、东风奕派007比,没占到便宜。

智能化:高阶智驾是亮点,但只给“贵的那台”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说到智能化,宝骏这次主打灵眸智驾3.0系统,支持高速NOA、自动变道、拨杆变道等功能。听起来很牛,但问题来了:这功能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置换后价格也要14.5万以上。

而更现实的问题是:买享境的,到底是谁?

从产品定位看,享境明显是冲着“刚需家庭”去的。这类用户更关心空间、油耗、可靠性,对高阶智驾的需求其实不高。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这点我很认可——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都挺好用,日常通勤能减轻疲劳。

但把高阶智驾塞进顶配,定价又不便宜,等于把最吸引年轻人的科技配置,锁在了价格最高的门后。反观小鹏MONA M03、零跑B10,高阶智驾版本起售价更低,性价比更突出。享境这波操作,有点“错配”。

我试了下它的自动泊车,识别车位挺快,但遇到狭窄车位时,系统犹豫半天不敢动,最后还得自己上手。智能化不是堆配置,而是要好用、敢用、常用。

配置堆满,但品牌撑不起14万的价?

咱们再看配置表,享境真的“卷”到极致: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电动尾门、前排通风加热、50W无线充电、L2辅助驾驶……很多20万级车型都不一定配齐。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配置越堆越高,品牌力却没跟上。

很多车友一听到“宝骏”,第一反应还是“五菱宏光的兄弟”“宝骏530那种十万级SUV”。虽然宝骏这几年一直在努力高端化,但市场认知没变。14万买一台宝骏,心理门槛比买吉利、长安高得多。

相比之下,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6天大定破万,首月销量破万,靠的不仅是配置,更是品牌+设计+营销的组合拳。星耀8内饰用料豪华,车机流畅,还请了知名设计师操刀,档次感直接对标30万级豪华车。

而享境呢?品牌没溢价,设计没记忆点,营销又主打“一口价”这种争议策略,消费者自然犹豫。

说到“置换一口价”,这招也挺伤人。宣传海报上“12.58万起”是小字注明“置换专享”,非置换用户实际要多花两三千。网友吐槽:“这不是低价,是套路。”车企想冲销量可以理解,但别把消费者当傻子。

竞品对比:同样是中大型轿车,差距在哪?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我拉了三款同级对手简单对比:

车型 起售价(万元) 纯电续航(CLTC) 高阶智驾 品牌认知

宝骏享境 12.58(置换) 140km(插混) 高配专属 中低端

吉利银河星耀8 13.28 130km(插混) 高配可选 中高端

长安启源A07 15.59 165km(增程) 高配可选 中端

东风奕派007 15.99 530km(纯电) 标配L2 新势力

从表上看,享境价格最低、续航最长、配置最全,但销量最差。为什么?因为买车不是拼参数,而是综合体验。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星耀8赢在设计和质感,启源A07赢在增程技术+长安背书,奕派007赢在智能化+新势力标签。而享境,赢了配置,输了印象分。

我的看法:不是车不行,是策略错了

说实话,享境本身不是一台差车。它有续航、有配置、有空间,日常家用完全够用。但它的失败,暴露了宝骏在产品定位、品牌塑造、用户洞察上的短板。

价格策略伤人:宣传“低价”却藏猫腻,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设计缺乏吸引力: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外观平庸等于自断一臂。

高阶智驾错配目标用户:家庭用户更看重实用,而非炫技。

品牌力不足:再好的车,也难撑起14万的心理价位。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如果宝骏能把享境的设计再打磨一下,把高阶智驾下放到中配,把“一口价”改成明码标价,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写在最后:爆款车,不是堆配置就能造出来的

宝骏享境的冷遇,给所有想冲击中高端的自主品牌提了个醒:消费者要的不是“配置卷王”,而是一台有灵魂、有质感、值得信赖的车。

小米SU7赢在生态,蔚来赢在服务,理想赢在精准定位。而享境,赢了参数,输了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一台中大型轿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颜值?是智驾?还是品牌?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如果你也在看这类车,建议多试驾几款,别光看配置表。买车是大事,理性消费,安全驾驶,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半价小米SU7”?宝骏享境上市遇冷,月销仅583台-有驾

我是老司机我,咱们下期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