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选车时总会遇到一个绕不开的纠结:发动机技术大家聊得头头是道,但一说到变速箱,CVT和双离合这两个选项就如同摆在面前的“盲盒”,让人既期待又忐忑。
销售顾问的嘴里,CVT是平顺省油的代名词,双离合则是运动激情的化身,听起来似乎都是完美的选择。
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光鲜亮丽的展厅转向嘈杂的汽修厂,听听那些真正与变速箱“打交道”的师傅们的看法,以及结合大量车主的真实用车反馈,一幅更为真实、复杂的画卷便会徐徐展开。
究竟这两种主流的自动变速箱,谁在日常使用中更容易出现问题,谁又能陪伴我们走得更远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由各自结构原理决定的不同“脾气”。
我们先来聊聊CV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级变速器。
它的核心魅力在于“无级”,没有固定的挡位,能带来如丝般顺滑的驾驶感受,加速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顿挫,理论上也能让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经济的转速区间,从而实现出色的燃油经济性。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用一根坚固的钢带连接着两个可以改变直径的锥形轮盘。
通过改变轮盘的直径,来改变传动比,实现速度的变化。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看似巧妙的设计上。
很多人有一个普遍的误区,认为对CVT这种平顺的变速箱,就应该用最温柔的方式去驾驶,殊不知,长期的“佛系”驾驶方式,反而是对它的一种慢性伤害。
当车辆长期处于低速、低负载状态下行驶,比如在城市里频繁地走走停停,钢带为了维持低传动比,只会与锥轮很小的一部分面积进行接触。
根据物理学原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此时,钢带与锥轮接触点所承受的压强会急剧增大,甚至可能是急加速时的好几倍。
日积月累的巨大压强,会加速钢带和锥轮的磨损,就像用指甲尖在一个地方反复划刻,时间长了必然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许多车主反映,自己的车开了几万公里后,出现了起步打滑、加速无力的情况,去修理厂一检查,发现锥轮已经被钢带磨出了明显的沟槽,这就是长期低速行驶的典型后遗症。
因此,对于CVT车主来说,一个反直觉的保养技巧是,每个月可以适当找个安全的路况,进行几次急加速,让钢带在锥轮的整个工作面上都充分接触和运转,这样可以使磨损更加均匀,反而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双离合变速箱,简称DCT。
它的出现,是为了结合手动挡的传动效率和自动挡的便利性。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两个手动变速箱的集合体,一套离合器控制奇数挡位(1、3、5、7),另一套控制偶数挡位(2、4、6),由电脑来完成换挡操作。
当你在1挡行驶时,2挡已经预先结合好了,所以换挡速度极快,动力中断感很小,这是它深受性能爱好者喜爱的原因。
但是,双离合也分“干式”和“湿式”两种。
我们常听到的关于双离合顿挫、过热的抱怨,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成本更低的干式双离合上。
干式双离合的离合器片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散热的,在畅通的路况下问题不大,可一旦进入了中国特色的城市拥堵路段,它的噩梦就开始了。
在走走停停的蠕行状态下,驾驶员的脚在刹车和油门间徘徊,变速箱电脑为了随时准备起步,会频繁地让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
这个状态类似于开手动挡时离合器踏板踩一半,发动机的动力在似接非接之间不断摩擦着离合器片,产生巨大的热量。
由于没有油液进行有效散热,热量会迅速累积,轻则导致变速箱电脑报警、进入保护模式,重则直接将离合器片烧毁,导致车辆趴窝。
有数据显示,在严重拥堵的市区行驶一小时,干式双离合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甚至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连续行驶数百公里。
相比之下,湿式双离合的离合器片是浸泡在变速箱油里的,通过油液循环来散热,因此其耐热性和耐久性要好得多,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也更适应拥堵路况。
所以,对于干式双离合的车主,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至关重要:在长时间堵车时,可以切换到手动模式或S挡,将挡位锁定在1挡,避免变速箱在1、2挡间反复切换;遇到超过半分钟的红灯,最好挂入N挡并拉起手刹,让离合器彻底分离,得到宝贵的喘息和降温时间。
无论是CVT还是双离合,厂家宣传的几十万公里寿命,通常是在理想的实验环境下测得的,与我们日常复杂的用车环境有很大差距。
现实中,一辆车的变速箱能否平稳运行超过20万公里不大修,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网约车就是一个极佳的“试金石”,它们高强度的使用环境,能最快地暴露出变速箱的耐用性短板。
我们能看到,很多以CVT为主力的日系网约车,在行驶几十万公里后,可能只需要更换一根钢带就能恢复状态,维修成本相对可控。
而一些早期的干式双离合车型,则可能面临着更频繁的维修和更高的维修费用。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警惕厂家的营销策略。
比如,在宣传耐用性时,用成熟可靠的湿式双离合去对比入门级的CVT;在比拼燃油经济性时,又用高效的CVT去和干式双离合对比,这种“田忌赛马”式的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答案需要根据你的主要用车场景来决定。
如果你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区通勤,每天都要面对早晚高峰的拥堵,那么选择一款技术成熟的CVT,尤其是像丰田那种带有“起步齿轮”的CVT,会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种设计在车辆起步时使用齿轮传动,速度提起来后再切换到钢带传动,巧妙地避开了CVT在低速时磨损最严重的工况,极大地提升了耐用性。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或者长途,更看重驾驶的响应和乐趣,那么一套优秀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会更适合你。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变速箱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吉利、长城、奇瑞等企业自主研发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平顺性、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成本上更具优势,是完全值得信赖的选择。
最后,必须强调一点,任何宣称“终身免维护”的说法都不要轻易相信。
变速箱油和发动机机油一样,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劣化、变脏,定期更换变速箱油是保障其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通常来说,按照保养手册的建议,在6万公里左右进行一次更换,远比任何花哨的驾驶技巧都来得重要。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两种变速箱的脾性和优缺点后,就能在购车时做出更理性的判断,避免日后为昂贵的维修费用而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