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少疲惫的司机常常会选择找个树荫停下,在车内开空调午休,然而,这个看似惬意的午休方式,却可能让人再也醒不过来。
每年,都有人因为车内开空调睡觉而发生意外,因此而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夺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
图源:中方公安
图源:光明网百家号截图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在密闭的车内开空调睡觉,看似惬意,实则暗藏杀机。
燃油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当车辆行驶时,空气产生对流,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相对较低。然而,一旦车辆停驶,如果空调继续开放,车门窗又密闭时,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便会逐渐积聚,使其浓度升高。甚至,一氧化碳的积聚速度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为了深入了解车辆在停驶状态下使用空调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者曾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中,将一辆车停放在密闭车库内,关闭车门并启动发动机,同时打开空调。初始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0 PPM,氧气浓度为21%。随着时间推移,车内气体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仅过了4分钟,一氧化碳检测仪显示浓度上升至1 PPM,而氧气浓度降至17%;到了第10分钟,一氧化碳浓度飙升至24 PPM,已触及国家规定的一氧化碳安全浓度上限,此时车内氧气浓度进一步下降至15%;19分钟时,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1 PPM,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车内氧气浓度一直在下降;到了第26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已高达400 PPM,而到了第32分钟,浓度已经飙升至800 PPM(在这种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下,2~3小时内,也就是一场午觉的时间,就可能丧命)。
此时,一氧化碳是怎么杀人于无形的?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200~300倍。当过量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后,血红蛋白就会失去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沉重、头晕、头痛、耳鸣、心慌心跳,进而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甚至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危及生命。
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很难被察觉,而人在睡眠中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大幅下降,往往无法及时察觉到一氧化碳的积聚。当出现中毒症状时,睡梦中的人可能根本无法感知到,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错过了最佳的自救和互救时机。
图源:CMT
如何急救?
1、现场急救
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急救至关重要,这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一步。首先,要迅速打开车门、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同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解开患者的衣扣、领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院内急救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会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具体介绍:
● 吸氧治疗
低流量吸氧:对于轻度中毒患者,通常会采用低流量吸氧。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等方式,以每分钟1~2升的流量持续供氧,帮助患者改善缺氧状态,缓解头晕、头痛等轻度中毒症状。
高流量吸氧:中度或重度中毒患者则需要高流量吸氧。一般采用每分钟8~10升的流量,通过面罩或特殊的吸氧装置进行给氧。高流量吸氧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加速一氧化碳从血红蛋白中解离,减轻中毒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流量吸氧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否则可能会导致氧中毒等并发症。
●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患者会被安置在密闭的高压氧舱内,舱内压力会逐渐升高至超过1个大气压,通常在2~3个大气压。在高压环境下,患者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能够显著提高血氧分压,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症状,降低病死率,同时还能减轻脑水肿,促进脑部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恢复,减少迟发性脑病等后遗症的发生。
● 对症治疗
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会使用呼吸兴奋药,来增强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善呼吸功能。在必要时,还会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有效的气体交换。
降温措施:如果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冰帽、冰袋放置在患者的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帮助降低体温。在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冬眠药物,以达到降温、减轻脑水肿和降低脑代谢的目的。
脑水肿治疗:脑水肿是中度和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使用脱水剂,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此外,还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减轻脑组织的水肿和损伤。
其他对症治疗:对于频繁发生抽搐的患者,可使用镇静止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以控制抽搐发作,防止因抽搐导致的进一步损伤;对于有心肌损伤的患者,可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对于出现酸中毒的患者,可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纠正,维持酸碱平衡。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关键在于增强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车内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维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定期开窗换气是保持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交替使用空调的内外循环模式,可以有效地更新车内空气,降低一氧化碳积聚的风险。避免在完全密闭的燃油车内开空调睡觉,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行为之一,尤其是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更要特别注意。纯电动车虽无一氧化碳排放,但密闭环境中长时间睡觉可能引起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头晕或乏力,也应注意通风。
● 定期对车辆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在于定期对车辆的排气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泄漏,同时保持空调系统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清洁且无堵塞,以及通过专业服务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从而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任何可能导致一氧化碳积聚的问题。
● 对异常症状保持警觉
如果在车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这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打开车窗进行通风,并迅速撤离车辆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此外,家庭及其他场景下的预防措施也不容忽视,关键点有以下几个。
● 正确使用和维护燃料设备:确保所有燃气设备正确安装并定期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泄漏。
● 保持良好通风:无论使用何种燃料设备,都应确保空间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低一氧化碳浓度。
●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可能积聚一氧化碳的区域,如卧室、厨房、车库等安装报警器,以便及时检测和警报。
结语
一氧化碳无声无息,却能致命,预防胜于救治,警惕就是生机。生命只有一次,而安全和健康永远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DENT M R, ROSE J J, TEJERO J, et 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From Microbes to Therapeutics[J]. Annu Rev Med. 2024; 75: 337-351. DOI:10.1146/annurev-med-052422-020045.
[2]冯原,胡勤国,冯玲.汽车空调一氧化碳检测防护装置[J].科技风,2018,(03):10.
[3]陈育民.谨防空调车内一氧化碳中毒[J].家庭科技,2003,(05):27.
[4]陈尚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J].健康必读,2025,(18):136.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薄荷
审核:木槿
排版:蓝桉
封面图源:CMT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