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儿个这事儿,绝对和各位车主们切身相关!
交管部门这次亮剑,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弄不好真得进去蹲几天!
你还惦记着“撒手不管,高枕无忧”?
醒醒吧,小心从美梦直接跌进铁窗生涯!
事情是这么来的,前阵子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座王强,那可是字字铿锵,直接点破:现在市面上挂着“智驾”名头的车,没有一款能真正实现无人驾驶!
我说的是“没有一款”!
这话说得,够胆气吧?
这一嗓子,直接把汽车圈那点遮羞布给扒了个精光。
现在哪家车企不往“智能”上靠?
恨不得把“无人驾驶”四个大字刻在车身上。
什么“智能辅助”、“领航系统”、“躺赢模式”,宣传语一个比一个蛊惑。
要是真信了,那可就悬了!
说白了,一些车企就是在耍文字游戏,忽悠咱们老百姓!
你瞅瞅那些广告,高速公路上,驾驶员松开方向盘,悠哉地品着咖啡;市区道路上,司机低头刷着手机,车辆自行避让行人……这场景,明摆着就是对交通法规的挑衅!
之前网上流传了不少“智驾”翻车的视频,有的压根儿识别不了路障直接撞上去,有的在快速路上突兀变道,看得人心惊肉跳!
更过分的,有哥们儿直接在车里睡得昏天黑地,真拿生命当儿戏!
因此,依我看,交管部门这次发声,至少有两层深意:
第一,给车企们上紧发条!
别再玩虚头巴脑的了!
什么“无人驾驶”、“完全释放双手”,这些字眼以后可得掂量着用!
要是夸大其词,误导了消费者,是要吃官司的!
第二,警示各位驾驶员!
“智驾”并非“无人驾驶”!
别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一个还不成熟的系统上!
您才是车辆的最高指挥官!
就算车子再聪明,也得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聊到这儿,必须得跟各位细细剖析,现在所谓的“智驾”,到底是什么段位。
多数还徘徊在L2等级。
那么,L2级别又是什么意思呢?
说得通俗点儿,它就像一个技术一般的司机。
在快速路上,它能协助你掌控速度,帮你维持在车道中央,不至于跑偏。
要是前方有障碍物,它也能自动制动,避免撞上去。
在拥堵路况下,它还能自动跟车,省去你频繁踩踏板的麻烦。
听着是不是挺神乎其神的?但我得给你提个醒,这玩意儿,不完全可靠!
它终究只是一台机器,没有人类的灵敏,缺乏人类的应变。
路面标识线不清晰了,它就抓瞎;前方出现突发状况,它也无能为力;遇上恶劣气候,它的传感器立马失灵。
更为甚者,有些“智驾”系统,面临突发情况,压根儿不会及时提醒你!
等你醒悟过来,想踩刹车都晚了!
记得有回我试驾一款号称“智能出行”的车,行驶在高速上,它突然没能正确识别出一个施工围挡,径直就冲了上去!
要不是我眼疾手快,猛打方向盘,现在恐怕就得躺在病床上了!
所以说,L2级别的“智驾”,各位只能当它是个辅助装备,可别指望它能完全顶替你!
你的眼睛、你的双手,必须时刻准备着,随时接管方向盘!
这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找了个新手代驾,他能帮你分担部分驾驶任务,但你不能撒手不管,你得时刻盯着他,生怕他出岔子!
现在有些司机,仗着自己开的是“智驾”车,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在车里呼呼大睡、玩着手机、甚至跟朋友开着视频……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是怎么想的!
别忘了,有统计显示,由于过度信任辅助驾驶引发的事故,同比呈上升态势!
其中,相当一部分事故都与“放开双手、不看前方”有关!
一旦出了事,谁来负责?
当然是你自己!
到时候,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要面临行政处罚,搞不好还会背上刑事责任,甚至要蹲大狱!
这绝非危言耸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别以为你开的是“智慧车”,就能蔑视法规!
换个视角来看,为何现在如此多的车企,都痴迷于宣传“智能驾驶”呢?
归根结底,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巨大,都希望在出行时能够放松身心。
车企正是洞悉了这一点,才不遗余力地向“智能”靠拢!
然而,技术的发展需要过程。
眼下的“智能驾驶”,远未达到能完全取代人类驾驶员的水平。
我们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而置安全于不顾!
当然,我也并非全盘否定“智能驾驶”的价值。
它确实能协助我们缓解驾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
只是,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它,不要过度迷信!
务必牢记,无论技术如何更迭,驾驶员始终是第一责任人!安全第一,才是王道!
最后,我想问各位一句:大伙儿觉得现在的“智能驾驶”,真能让人放心吗?
你敢在行车过程中,彻底放手让它自己跑吗?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颇为意味深长的是,交管部门的这番表态,也算是给那些持币观望的朋友们提了个醒:别再指望全自动驾驶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咱们还是得规规矩矩地握紧方向盘!
正如《道德经》所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谨慎对待新技术,方能避免祸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