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

俄罗斯的汽车贸易风波中国重卡的艰难一跃

哎,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故事总是那么曲折。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件发生在俄罗斯和中国汽车行业之间的事儿。

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有驾

这事儿就像一出戏,有起有伏,让人感慨万千。

记得那句话吗?

变幻如人生,瞬息即沧桑。

这是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说的,说的可真准。

贸易保护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护佑本土产业,又可能伤及合作的心。

咱们来细细说说这个故事吧。

一切都从一个普通的日子开始。

2025年8月1日,本该是全球贸易平静的一天,可俄罗斯却突然出手了。

他们学起了美国的套路,对中国商用车征收高额关税。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针对进口车,尤其是重型卡车。

想想那些俄罗斯经销商吧,本来以为生意能稳稳当当,谁知道新税法一出,就像是天降暴雨,把一切都冲乱了。

新税法规定,进口商用车不仅要交基础税,还得额外缴纳(在俄售价减去进口成本)的一定比例。

简单说,就是赚差价的买卖,现在差价被税法一口吃掉。

经销商们心想,这还怎么玩儿?

动力瞬间没了。

可这事儿还没完。

就在新税法生效前半个月,7月15日,俄罗斯相关部门发布了第1065号决议。

这决议来得急,半个月后就生效了。

为什么这么急?

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有驾

因为俄罗斯的商用车市场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俄乌冲突后,本土汽车品牌像KAMAZ和AvtoVAZ,日子过得可不好。

市场萎靡,销量下滑,他们只能通过高税费来挤走海外竞争对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矛头直指中国品牌。

中国车占尽地缘优势,价格实惠,质量过硬,在俄罗斯市场如鱼得水。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进口了3555辆重卡,其中中国品牌占比超过九成。

汕德卡、解放、东风和福田四大品牌,一共卖出了7700辆新车,占总销量的27.6%。

这成绩,放在去年同期,甚至能达到60%。

可现在呢,一切都变了。

故事到这里,似乎是俄罗斯的胜利,可转折来了。

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有驾

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和计量局突然宣布,中国四大重卡品牌的部分车型被禁售。

理由?

安全问题,比如刹车系统耗能高,紧急呼救装置安装不当。

听起来挺严肃的,可这些车早就通过了欧盟的严格认证,安全标准一点不差。

为什么俄方标准这么严呢?

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是不是别有用意?

就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的贸易自由能带来互利共赢,保护主义往往是短视的。

俄罗斯的这些举措,表面上是安全考量,实际呢,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

KAMAZ和AvtoVAZ这些本土大佬,不满中国车的强势,游说政府出手。

新税法收费也涨得离谱去年10月就上调了70%到85%,今年1月又说每年递增10%到20%。

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有驾

拿一辆20吨厢式车报废税直接涨了近170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4万元。

经销商们直呼受不了。

更让人心酸的是,俄罗斯不止针对本土市场,还想堵死中国车从其他国家绕道的路。

7月底,他们修改了车辆认证规则,要求认证必须在欧亚联盟实验室完成,周期长达一年。

这下,中国商用车的出口成本暴涨。

上半年,中国新车和二手车出口到俄罗斯的数量暴跌62%,只剩18万辆。

想想那些中国企业,辛辛苦苦开拓市场,一下子就被高墙挡住了。

俄乌冲突后,美系、日系车退出,给了中国车机会,市占率从4%飙升到30%。

可现在,保护主义又把一切拉回了原点。

经销商们可能在想我们辛辛苦苦,换来的是什么?

俄重税突袭中国车后!四大重卡部分遭禁售无一幸免,用意不简单-有驾

朋友们,贸易保护无可厚非,每国都有发展本土产业的需求。

但一刀切地针对中国企业,搞得这么绝,会不会失去合作伙伴的信任呢?

正如一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不是孔子说的吗?

意思是,不要把不喜欢的事儿强加给别人。

俄罗斯在扶持本土汽车工业没错,但怎么平衡发展和合作,才是关键。

或许,他们应该多想想共赢的路子。

毕竟,贸易就像人际关系,靠互信才能长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国际贸易的风浪总是层出不穷。

中国车企的韧劲值得敬佩,他们从无到有,在俄罗斯市场打下一片江山。

现在面对挑战,他们会调整策略,继续前行。

希望俄罗斯也能看到,合作比对抗更能带来繁荣。

咱们下次再聊聊其他热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