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 2025年9月的小型SUV销量榜刚出炉,就爆出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比亚迪元UP单月卖了25919辆,这数字不仅是第二名销量的近两倍,甚至比榜单末尾30款车的总销量还高! 曾经霸榜的本田缤智,月销只剩355台,跌入谷底。 这种断崖式的反差,简直像市场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国产车这次真是扬眉吐气,前六名清一色是自主品牌。
比亚迪元UP一骑绝尘,25919辆的成绩让它稳坐冠军宝座。 吉利缤越作为老将,靠着13968辆守住第二,证明燃油车仍有市场。 传祺GS3和奇瑞瑞虎5X分别卖出6903辆和5092辆,组成中间梯队。 宝骏悦也PLUS凭借3211辆挤进前五,电动化优势明显。
合资品牌这边可就惨淡多了。
前十名里只有两款合资车勉强入围:smart精灵1卖了1995辆,起亚奕跑约1000辆出头,分别排第七和第九。
其他合资车型几乎全军覆没。 奥迪Q2L跌到第15名,月销不足千辆。 昔日热门本田缤智和XR-V更惨,销量分别只有355辆和333辆,连四百辆都没突破。
从第13名开始,销量断崖下跌。
五菱星驰、炫界Pro这些车型连千辆门槛都迈不过去。 马自达CX30仅243辆,日产劲客、标致2008等十多款车月销不足50辆,有的甚至个位数。 这种差距,就像头部玩家和陪跑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细分数据更能看出问题。
比亚迪元UP的领先优势堪称“断层”,单月销量比第二到第八名加起来还多。 吉利缤越作为燃油车代表,依然能打,但电动化趋势下压力不小。 传祺GS3和瑞虎5x靠性价比稳住基本盘,价格集中在6-8万区间。 合资车除了smart精灵1靠电动化撑场,其他燃油车型几乎集体哑火。
市场格局变化背后是消费偏好转向。
年轻群体更看重电动化、智能化,国产车在这方面反应更快。 比如元UP主打10万级纯电市场,设计年轻、配置够用;宝骏悦也PLUS走个性化路线,吸引小众用户。 反观合资车,更新慢、定价高,本田缤智等车型产品力老化,跟不上节奏。
销量分布也折射出区域差异。
一二线城市,电动小型SUV接受度高,元UP、精灵1表现突出;三四线市场,燃油车如缤越仍有空间。 但整体看,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正在挤压传统燃油车生存空间。 就连豪华品牌奥迪Q2L,也因竞争力不足滑落到边缘位置。
这场变局中,国产车的崛起不是偶然。
产品迭代速度快,配置更贴合本土需求,比如大屏互联、语音控制基本成标配。 合资车则显得保守,智能配置落后,价格却坚挺。 结果就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国产车份额持续扩大。
9月榜单中,国产车占前十的八席,合资车仅两席。
而且从销量绝对值看,国产头部车型销量是合资车的数十倍。 这种差距,短期内很难逆转。 就连以往靠品牌光环的日系车,如今也光环褪色,本田两款车月销三百多辆,几乎退出主流视野。
小型SUV市场的洗牌,更像一场无声的革命。
国产车靠电动化、性价比实现逆袭,合资车若不加速转型,恐难逃边缘化命运。 但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下一步谁能抓住消费者,还得看产品硬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