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回老家时,村里的晒谷场成了天然的车展现场。以前回来总能看到三轮车、小货车扎堆,现在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豪车,漆面在阳光下亮得能照出人影。我家三兄弟的车更是引发了乡亲们的围观——大哥的保时捷卡宴S像头优雅的猎豹趴在场边,二哥的奔驰V260好似移动的会客厅,我的本田雅阁混在中间,活脱脱像个乖巧的"小学生"。
大哥的卡宴S停在树荫下,圆润的车身线条像被精心打磨过的鹅卵石。村里小孩蹲在车头数着保时捷盾形车标里的花纹,大哥笑着解锁车辆,四根粗壮的排气管突然"嗡"地喷出热气,把围观的鸡群吓得扑棱着翅膀跑开。这辆价值七位数的座驾确实有看头:真皮座椅带着菱格纹刺绣,中控台的石英钟在启动时会自动翻转到仪表盘上方。最绝的是它的加速性能,大哥载着我们去镇上的路上,2.9T的V6发动机推背感说来就来,过弯时底盘稳得像是吸在柏油路上。
二哥的奔驰V260完全是移动的贵宾室。端午节当天,这台"大奔"足足装下了我们家族12口人——前排坐着爸妈,中间两排航空座椅躺着喝冰镇酸梅汤的侄子侄女,后备箱还塞着四箱粽子礼盒。最让二嫂得意的是车里的40寸升降电视,返程时全家看着《西游记》,空调出风口吹出的凉风混着座椅按摩的震动,小侄女直接在车上睡成了"小猪佩奇"。村里开民宿的王叔看得眼热,当场就跟二哥打听这车的价格,说想买台接待游客。
我的雅阁混在两位大哥的豪车中间,倒显出几分清新气质。银灰色的车身在竹影下泛着柔光,1.5T发动机在乡间小路上跑得轻快。最让我自豪的是油耗表现,从合肥开回村里200多公里,表显油耗才5.8L,比大哥的卡宴省了将近三分之二油钱。后备箱里装着的艾草香囊和咸鸭蛋,倒是跟这辆家用车的气质格外相配。吃团圆饭时,90岁的奶奶非要坐我的车去祠堂,说"这个车门槛低,我这老腿跨得进去"。
三辆车往村口的老槐树下一停,活脱脱是部现实版汽车进化史。保时捷的车主钥匙往桌上一放,就能收获满屋子惊叹;奔驰的电动侧滑门每次开合,都引得路过的乡亲驻足;倒是我的雅阁常被当成"公共用车",今天帮三婶捎化肥,明天载着堂弟去相亲。有次大哥打趣说:"你这车都快成村里的滴滴专车了",我倒觉得挺乐呵——车嘛,本来就是给人服务的。
端午节最后那天的家族聚餐特别有意思。大哥把卡宴S的天窗全打开,让我们躺在车里看星星,结果蚊子组团进来开派对;二哥的奔驰V260成了临时KTV,车载音响里飘出此起彼伏的《常回家看看》;我的雅阁也没闲着,表哥借去镇上买啤酒,回来时后备箱塞了二十箱雪花,悬架愣是没往下沉半寸。三辆性格迥异的车,倒让今年的端午节过得格外热闹。
回城前夜,我们三兄弟蹲在晒谷场上擦车。大哥擦着他的保时捷轮毂说:"这车好是好,就是回村得备两瓶燃油宝";二哥给奔驰加玻璃水时念叨:"下次得装个行车记录仪,省得总有人趴车窗看内饰";我摸着雅阁引擎盖上的鸟粪苦笑:"还是你这小家伙最省心"。三辆车的尾灯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像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落在人间。
现在想想,车就像人的第二张名片。大哥的卡宴S撑得起生意场的气派,二哥的奔驰V260装得下全家老小的欢声笑语,我的雅阁虽然没那么多光环,但胜在贴心实用。就像端午节的粽子,鲍鱼馅的、蛋黄馅的、红豆沙的,各有各的滋味,重要的是能让人尝到家的味道。下次过年回村,指不定又能见到什么新鲜车型,但这份车轮上的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风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