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中心的灯光暗下又亮起时,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台上郑重承诺:“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给方案,1天满意闭环。”台下掌声雷动。2025年8月1日这场名为“奕起热爱,派生精彩”的战略发布会,没有浮夸的科技预言,没有颠覆行业的豪言,有的是一张张技术路线图、一项项服务承诺——这恰是东风整合三大品牌成立奕派科技后最直白的宣言:央企造智能车,要的是扎扎实实的“靠谱”二字。
重组逻辑,三剑归一背后的用户哲学
当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宣布“奕派科技是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军”时,背后是场酝酿已久的变革。2024年东风三大品牌销量同比增长82.4%的亮眼数据下,藏着更深层的焦虑:用户正从“汽车消费者”转向“汽车共创者”。
于是我们看到一场果断的整合:纳米的年轻基因注入奕派,让科技品牌更鲜活;风神专注“智慧家享”,成为出海主力军。这不是简单的品牌合并,而是以用户场景为刀锋的战略切割——让年轻玩家在奕派007+的定制轿跑中释放个性,让多口之家在风神L8的2825mm轴距里安放幸福。当行业还在争论“用户型企业”的概念时,东风用组织重构给出答案:成立独立科技公司,就是为让用户需求穿透大企业的层层壁垒。
技术明牌,亮家底的底气
汪俊君现场展示的“技术货架”,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硬核宣言:
安全维度上,全球首个自有16000吨压铸机的车企即将推出抗扭刚度达传统车身3倍的一体化压铸车身;2026年量产的固态电池,性能达到350Wh/kg,耐得住170摄氏度的高温烘烤,-30℃续航保持率70%,用“不怕海水浸泡、枪击、高空跌落”终结电池焦虑。
补能革命上,1200V千伏高压架构实现“充电1秒增程2.5公里”,常温5分钟补能450公里。这项被同行视为“实验室技术”的突破,将在2026年落地量产车。
智能体验上,奕派科技的分级策略更显务实:从纳米06搭载的T100(记忆泊车),到eπ007+的T200(城区NOA),到T500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再到未来T1000的车路云协同,不搞“跨越式炫技”,而是让技术精准匹配用户使用意愿。
尤为可贵的是奕派科技开放姿态。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智能精品系列,将首发搭载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5.0;宁德时代、Momenta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构筑起“奕派+”生态矩阵。当某些品牌忙于构建技术护城河时,奕派选择打开城门广纳盟友——这种源于东风汽车56年造车底蕴的自信,恰是央企转型的独特优势。
产品攻势——拒绝“期货”的诚意
发布会现场六车齐发,奕派科技出展现惊人的落地速度。2026款eπ008以17.36万元起售价重新定义“家庭旗舰”。从升级的高通8295P芯片到三层气袋按摩零重力座椅,从SOA场景大师的千人千面座舱到同级唯一2.5K后排屏,所有升级直击家庭出行痛点。更难得的是其“动态进化”承诺:哨兵模式、仿麂皮无线充等配置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让“常用常新”不是空话。
风神L8则亮出混动技术的王炸。中汽中心实测248km纯电续航、2245km综合续航、2.4L百公里油耗、265kW综合功率组成四个“2”的黄金组合。当竞品还在宣传“续航破千”时,它已实现北京到广州的实际穿越。
更重要的信号在规划中。到2028年,奕派科技产品矩阵将达20款,每年至少2款全新车型。主流科技系列覆盖A0-C级市场,与华为共创的智能精品系列锁定高端全尺寸SUV——这种“燃油车稳步电气化,智能车高举高打”的双轨策略,恰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理性样本。
转型启示:央企新势力的“慢哲学”
发布会尾声,风神L8的像素点阵大灯渐次亮起,映照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当造车新势力高歌“颠覆”时,奕派科技选择回归造车本质——用56年积淀的底盘调校功底打磨3.5米转弯半径;以军工标准研发2200MPa热气胀管梁;甚至细致到将无线充电面板升级仿麂皮材质。
这些细节堆砌出的,恰是杨青强调的“可靠信赖”。当行业陷入配置内卷,奕派用“死磕精品”定义新豪华;当对手追逐流量噱头,它以“10分钟响应”重建服务标准。这场战略发布最动人的,不是固态电池或千伏高压,而是那句朴素的价值观:“技术是脸面,产品是尊严”。
武汉的夏夜,当首批2026款eπ008驶向车主家中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没有颠覆行业的豪言,只有钢铁与代码的持续精进——这或许就是“靠谱”二字最厚重的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