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零跑B10
10万级别市场新晋黑马。
上市首月,月销破万,如果这都不算畅销,那还有什么能算?
B10首战告捷,助力零跑品牌5月月交付量超4.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48%。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零跑连续三个月蝉联造车新势力冠军宝座。
B10能成功的打开市场,依靠的底层逻辑还是综合性价比取胜。靠的是产品力+门槛低两点加持。产品力层面,它也是开创了先河,把激光雷达价格打进12万,车市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份魄力也值得市场的任何和现阶段的热度。
而且在用户感知比较强的核心层面,也下足了功夫,比如续航、科技以及辅助驾驶和舒适性配置层面。起步就有510km,前排加热和电动调节,还带256色车内氛围灯以及无线快充,高通8155芯片,还提供8295版本,带AI语音大模型,激光雷达也有搭载,配高通650芯片,领航辅助驾驶也不在话下。
轴距两米七,售价9.98万起,性价比表现出色,能成为爆款黑马,也是情理之中。
15万——吉利星越L
到现在其实还有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新能源车型渗透率都突破50%了,星越L居然还能登上SUV冠军宝座?
原因很简单,它的产品力硬。首先,燃油车只是市场份额和占比不如以往,并不是说没人买了。再者星越L基于CMA平台打造而来,2.0T发动机配爱信8AT变速箱,账面参数亮眼。配置表现也不落下风,三联屏设计,科技感出色,副驾驶也支持一键放平,还有Infinity燕飞利仕高级音响系统,银河OS 2.0系统,还有高通骁龙8155芯片,以及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紧凑型定位,但是轴距达到了2845mm。产品力概括来说就是均衡,拿出了以往燃油车20万+的品质,但是门槛只要14.77-17.97万,终端目前有不到2万的降幅,门槛下探到12万+,整体性价比出色,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燃油车乃至整个SUV细分市场的新晋冠军(当然5月被特斯拉反超了)。
19万——阿维塔07
现如今不到20万,要说性价比角度,表现出色的应当属阿维塔07了,特指Pro+版本。
优惠后,不到20万,阿维塔07能给到什么?增程身份,2940mm轴距,大5座布局,341马力增程器,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1100km。而且还有双零重力座椅,带座椅通风和加热,英国之宝高级音响系统,以及ADS基础系统。纯视觉方案,也能满足高速快速路领航功能。
有人纠结Pro+和Max版本选谁,其实很好理解,Max版本就是激光雷达,Nappa真皮,音响系统扬声器更多,用车体验更出彩一些。Pro+版本车型,视觉方案,没有激光雷达,皮革座椅,不带香氛系统,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这里。如果预算有限,且对辅助驾驶系统需求没那么高,Pro+版本就够用。底盘、设计和悬架等层面保持一致,驾驶感受和体验差距不大。
23万——深蓝S09
5月22日开启交付,深蓝S09在5月销量1630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完整自然月的销量数据。从官方显示来看,从5月22日开始,深蓝S09的订单量已经突破了2.1万辆,平均售价都在30万+。这已经证明了市场的认可与肯定。
我们在来说回深蓝S09这款车,23.99万起售价,刚上市时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因为从对标竞品来看,它的门槛已经很有诚意了。要比同级别车型门槛低10万,但是结合深蓝S09的产品力和深蓝的产品架构体系以及品牌定位而言,这个售价尤其是入门版车型,没什么竞争力。
深蓝也是很听劝,根据市场反馈正式交付之前调整了售价,通过权益形式,将价格门槛拉进20万出头,整体性价比飙升,这样追求6座+旗舰+门槛低+增程,就可以看入门版车型,追求用车体验和整体性价比,就看顶配。目前来看,顶配车型认可度不低。期待一下后续深蓝S09的表现。
28万——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Model Y,5月凭借24770辆的数据重回SUV冠军宝座。
虽然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目前市场环境和后续竞品的走向来看,销冠的压力也不小,前景也没那么乐观。
首先焕新版车型,从内到外,进行了明显的升级。续航里程、设计、配置丰富程度,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放眼同级别国产新能源产品来看,门槛不低,26.35万/31.35万,且辅助驾驶层面,没有明显加分效果,和同级别竞品用车体验有差距。优势在于品牌影响力。随着细分市场竞品越来越多,相似价格能买小米YU7,还有即将上市的理想i6,各有特色,且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也不低。甚至还有深蓝S09这类9字辈的旗舰型产品,Model Y的综合竞争力也在下降。
特斯拉Model Y也开始逐渐放价,从最初只有3年0息的金融优惠政策,变成现如今5年0息和8K车漆选装礼金,双层优惠叠加。对特斯拉来说力度不小,也是明显刺激了销量表现。
37万——问界M8
35-45万细分市场,以前买理想L8有些可惜,买L9有些勉强。现在不一样了,问界M8的到来,给了潜在市场受众更多样化的选择。
上市首月月销12116辆,位列SUV榜单第21位,要知道,这是建立在问界M9同月月销15481辆的前提下。一上市,销量就超越了理想L系列7/8/9三款畅销车型,市场的认可度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华为嫡系身份加持,辅助驾驶系统赋分,加上问界M9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积攒的口碑加持,问界M8得到认可和信赖毫不费力,又有问界M9和尊界S800同款配置加持,用车表现和质感更有保证,畅销实在是情理之中。
45万——理想L9
到了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型,其实拼的也是一个“性价比”,只不过对手是百万级别的豪车。
潜在用户群体一定不是因为它的增程身份,用车成本低入手,而是更看重的它的用车体验,和同价位能给出更高的用车体验,甚至说在燃油豪华SUV领域,可能百八十万的车型,用车质感可能还不如它。
CLTC纯电续航280km,综合续航里程1412km。增程车型的用车成本低也是建立在纯电模式行驶的前提下,一旦进入最低荷电状态,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从用车成本角度出发,其实论优先级,纯电要高于增程产品。但是显然这些不在理想L9的潜在用户群体考虑范围内。车长超5.2米,轴距超3.1米,还是6座布局,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没有缺席,在细分市场也有充分市场验证和口碑支持,理想L9短时间内难以被取代。
50万——问界M9
问界在国内新能源高端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还真是独一无二。问界M9即便是定位和理想L9高度重合,售价门槛却高不少,46.98-56.98万起售。45万是理想L9的上限,却是问界M9的入门,这背后就不得不提华为辅助驾驶的加持。当下车市,华为辅助驾驶也的确是第一梯队,从激光雷达的识别精装度和传感效率,到驾乘体验反馈,华为情绪价值给的足够,也能够撑起售价和品牌溢价。不过理想L9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原创度高,理想带动了增程SUV和奶爸6座SUV细分市场的火爆,给了车市和新能源品牌更多的可能。两款车型如何选择,还是看个人喜好和需求,产品力层面差距不算太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