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能源车,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价格越高越好!”
这是由于电车和油车不一样,价格越贵,配置就越高级,续航里程也更长,也更不容易遇到质量问题。
比如那些三十多万的新能源车,续航常常能达到700公里,还配备800v技术、高阶智能驾驶等,看起来就很出色。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并非这样!
实际情况是,即便是一辆十几万的新能源车,只要配备了下面这些功能,你完全可以放心购买,基本不会出问题。
究竟是哪几个功能,能让你少花钱还少走弯路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01 稳定的车机
说句实在话,现在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早就不局限于机械性能了,而是“软硬件一体化”的使用体验。
尤其是车机系统,用起来是否顺畅、会不会卡顿、更新速度快不快,直接影响着你接下来三五年的“用车心情”。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现在很多十几万的电车,表面上的配置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实际使用起来,体验差距可能大到像隔了一个时代。
比如有位朋友买了辆入门级电车,语音识别就像“听不见”一样,喊三声“开空调”都没动静;
导航还老是卡顿,想转弯只能自己判断方向……
刚买的时候还信心满满,开了两个月就有了卖车的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车机系统太差,带来了“持续的困扰”。
更重要的是,车机和手机类似,要是一开始就不好用,后面只会越来越糟糕。
想想看,手机用两三年,就可能卡到让你烦躁;
车机要是一开始就不行,等开到第五年、第六年,会变成什么样子?
很可能比手机还要糟糕!
所以,一定要选择车机系统稳定的新能源车。
因为车和手机不同,你不会一两年就更换,要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真的很难解决。
02 主动安全功能齐全
简单来说,就是必须要有稳定的智能驾驶系统和AEB。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不重要,自己开车才最可靠。
但这样想,其实有些过于乐观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如今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加塞、突然出现的行人、电动车随意穿行等情况时有发生。
就算你再小心,也难免会遇到“始料未及”的瞬间。
这时候,AEB就像一个“隐形的刹车手”,能帮你多争取0.5秒的反应时间。
别小看这0.5秒,关键时刻就是“吓一跳”和“撞上去”的区别。
尤其是万一撞到人或者车,后续的纠纷、理赔、维修,每一件都是麻烦事。
但如果AEB能成功发挥作用,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辅助驾驶不是为了让你“全程不用管”,而是在你疲劳、驾驶状态不佳的时候,帮你减轻一些负担。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长时间堵车的时候,不用频繁地踩刹车、打方向盘,整个人都会轻松不少。
更重要的是,现在不少十几万的新能源车,这些功能都已经是“标准配置”了。
要是你还去买一辆只有定速巡航、没有主动安全功能的车,那才是真的花了“冤枉钱”。
03 买有全域800v的新能源车
第三个不能忽视的点,就是尽量选择“全域800V”的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现在大家最担心的,不是续航不够,而是充电太慢。
说白了,一旦家里没装充电桩,或者上了高速,电量快用完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开始焦虑。
但800V平台,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个问题。
像现在市面上一些全域800V平台的车型,从20%充到80%只需要十几分钟,真的是“买杯奶茶的时间就能充好”。
而且别再觉得“我家附近没有超充桩”“800V的功率发挥不出来”,所以没必要选。
这种想法真的需要更新了。
因为5年前,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才几十万,能达到60kW充电功率的就算快的了;
但如今,120kW、180kW的快充桩已经到处都是,全国充电桩的保有量也超过了350万根。
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再过两三年,800v只会越来越实用,甚至能完全消除续航焦虑。
此外,800V不只是“充电快”,还意味着整车的热损耗更小、效率更高、续航更稳定、在冬天也更耐用。
因为它的电压更高,在相同电流的情况下,发热会减少,更不容易出现热失控的情况。
说得通俗点:
用同样一块电池,800v的车能跑得更远、充得更快、用得更久,还更安全。
所以即便你的预算不高,也可以优先看看有没有800V版本的车。
因为这一技术,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提前拥有,就多一份保障。
总的来说,现在买新能源车,真不是价格越贵越好。
并不是一定要花很多钱,把配置都堆满,才能买到一辆好用、可以长期开的车。
实际上,只要满足以上这3个条件,即便价格便宜,也不会出错。
因为“补能没问题”“长期使用不怕卡顿”“主动安全又可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