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海车展,老狐看了不少新车,也感受了不少“黑科技”。如果要说结论,我想用一句话概括:玩“内卷”,中国“选手”确实很 6。
而除了我们明面上看到的那些车企之外,很多技术生态上的供应商,那也都是“大佬”级别的存在。
就这两天,老狐逛到了瑞声科技与PSS 的联合展区,看到了一台搭载 51 枚扬声器、60 通道音效系统及 8 个座椅激励器的智能座舱。
虽然说现在关于“智能座舱”的话题都快被车企说烂了,但这一次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有些不一样的。
前两年,大家对智能座舱的展示还停留在“屏幕”“语音助手”“车载娱乐”等点状功能上,而现在老狐看到了真正的“沉浸感”与“情感交互”。
可能有人会觉得,抛开实用性来谈体验,纯纯的都是“耍流氓”。
那么,这样用来建立人与车之间的情感连接的座舱“黑科技”,到底有什么价值?
它对用户来说又是不是一种“摆设”呢?今天,老狐就和大家简单聊一聊。
能谈“声音美学”的座舱
在出行体验里,“有没有”和“好不好”其实是两回事。就像一个十块钱的杂牌耳机也能听个声,但如果你想有体验感,那还得是那些手里有技术的大牌耳机才能给。
延伸到智能座舱里,也是这个道理。当“第三空间”里拥有 51 枚扬声器、60 通道音效系统,可以实现座舱内 360 度环绕立体声,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这款车座舱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享受到“声音美学”的魅力。
而至于这样的声音美学是如何达成的,瑞声科技声学研发负责人是这么说的:“顶级硬件是声音美学的基石,而算法才是体验的‘灵魂’。”
从技术角度来说,其实就是用了 NLC PRO 算法技术,动态补偿扬声器物理限制,消除高速行驶中的风噪干扰。再结合 AI 分轨、回声消除及降噪技术,从而让座舱内每个位置都能获得独立优化的声场环境。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多少有点“自夸”的成分在。老狐觉得,其实还真不一定是“自夸。
要知道,理想汽车与瑞声科技及 PSS 早有合作。
理想L9 所搭载的铂金音响系统就用了 21 个 PSS 高品质扬声器,不少体验过这款车的朋友都觉得音效不错。
而理想MEGA 也标配了 21 枚超级旗舰车载 PSS 扬声器,中音和低音单元也采用了 PSS 的 Coscone 技术弯折音盆,音效也是可圈可点。
这次车展,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还带了一群人去展台体验,就未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虽然以后会不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合作现在不好说,但像理想这种高度重视座舱体验的车企,能对这样的音效“黑科技”感兴趣,说明瑞声科技与 PSS 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手机拍照功能再好,也不可能胜过专业相机。老狐觉得,这种“黑科技”确实有实力,对于提升座舱体验肯定是有帮助的。
只不过,我们倒也不必给它加太多“滤镜”。毕竟,满足老狐这样的普通发烧友可以,但对于“线下音乐厅”的常客而言,这大概也就是一般水平。
能玩“三感联动”的座椅
比起“声音美学”,老狐其实更容易被这款车的“三感联动”座椅吸引。官方对这款座椅的解释是这样的:当 RichTap Space 触觉方案介入时,系统能根据影音内容或路况信息生成对应振动反馈,实现“声光触”三感联动,将沉浸体验推向新维度。
简单点来说,这其实就是一款可以实现交互反馈的座椅。如果你们去过电玩城,或许会对这种体验感触更深一些。交互的时候有声音,有震动,会给人一种很强的参与感,这也就是官方所说的“沉浸体验”。
老狐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这种技术和我们常见的触碰屏幕获得震动反馈还是会有一些区别。比如在辅助安全驾驶的时候,碰撞警告、导航、交通信号灯提醒、疲劳驾驶警告、引擎声浪等多种场景下,座椅都会给出相应的反馈。
而在车门开关、方向盘按键、车载屏幕、操作控件等智能表面部分,或者是音乐、游戏、影视、健康冥想等 4D 娱乐环节,车载振动座椅也都会给出一定的反馈。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有国产车应用这样的技术,但瑞声的这个振动座椅解决方案,已经与保时捷中国创新办公室合作了Rhythm Space 创新项目,看来,人家这种技术还是很有前景的。
这样的“黑科技”有何意义?
可能有人会说,不管是音效还是振动座椅,看上去都不具有太大的实用性,那么,这样的“黑科技”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可否认,如果要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两项技术确实更多时候倾向的还是情感方面的体验。换句话来说,它们增加的是用户的“参与感”。
举个例子来说,露营的时候想和朋友们在车内开个黑,或者在车内玩个赛车,振动座椅就能让大家分分钟代入“玩家身份”。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中国汽车企业获得更强竞争力的其中一环。我们都知道,中国汽车行业现在比前两年还要“卷”。
你想比别人更强,那就得比别人做的更细,更优质。在座舱体验上,别人用普通音响,而你可以给更高级别的音效,十块钱的耳机和“移动音乐厅”的效果,用户会选谁,显而易见。
座舱交互也是一样,别人在宣扬座椅的舒适性,而你如果能在舒适的基础上,拿出交互体验更好的座椅,同样可以拿到更多的支持票。毕竟,在“更好的体验”面前,“朴实”的配置自然就会黯然失色。
老狐觉得,如今的座舱体验,是时候向上走一走了。
结语
当汽车不再是代步工具,出行开始被赋予更多意义,大家必然会开始追求“第三空间”的价值感,而座舱感知正是提高这一方面体验的关键一环。老狐觉得,2025 上海车展,其实就是一场“智能化大阅兵”。从各家车企与技术生态供应商的表现上看,接下来的智能座舱估计还是会往感知方面“卷”。至于谁能承接下一波流量,就得看谁的技术生态更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