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

最近,汽车行业里最炸裂的数据,不是销量暴增,也不是某家车企打破了什么纪录,是一个“看起来很亏”的事情。长安马自达刚发布了“双百翻番”战略,宣布要砸超百亿元到新能源相关业务,同时还立下一个目标,要让整车出口外贸超百亿,产值翻一番。这数据一出来,大家都愣了,尤其是那百亿投入,很多人直接喊:这是不是疯了?一家主流合资品牌,还是在新能源转型刚起步的时候,就敢这么烧钱?

别急着说“烧钱”,咱慢点拆一拆。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先看长安马自达的背景。这家公司算是传统车企里的“老派合资选手”,2005年成立,过去20年的主业是国产化马自达全球车型。你知道的,马自达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小众品牌”,它的市场声量一直不如大众、丰田这些“大块头”。但去年,他们宣布全面转型新能源市场,第一款新能源轿车EZ-6上市首月,卖了2500辆,直接冲进合资新能源中型轿车销量前三。这成绩不算炸裂,但也不差。可问题来了,新能源车企的赛道,如今竞争堪比战场,尤其是国内市场,早就被新势力车企和头部传统车企厮杀得差不多了。这时候一个“小众品牌”突然拿百亿砸进来,怎么看都显得“不对劲”。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如果只看投入,这事确实吓人。但咱们接着看,拆拆长安马自达的战略思路。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去年是他们转型新能源的第一年,EZ-6下线;今年又推出了运动版,还全球首发了第二款新能源车EZ-60。截至5月8日,EZ-60已经收获了1.8万个小订订单。你再看看,他们今年还多了一项“整车出口”的业务,把新能源车卖到欧洲、东南亚市场。换句话说,他们不仅要转型新能源,还想借这波机会,把中国造车的出海通道给占住。这个动作不小,整车出口的风险和竞争压力都摆在那里,但如果成功了,对品牌的全球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那再回到投入问题,百亿真的“大手大脚”吗?其实不算。新能源车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本来就高,尤其是涉及到芯片、屏幕、动力系统这些核心技术的地方。EZ-60搭载了4纳米芯片、5K一体式大屏、以及裸眼3D HUD,这些东西听着很前沿,但背后的投入绝对是天文数字。别忘了,他们还是合资品牌,技术上追求全球化标准,成本是逃不掉的。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这么看,百亿投入其实是结构性的“吓人”。它不是单纯烧钱,而是把研发、生产、全球布局这些环节全盘铺开了。说白了,这是一种战略性亏损。现在亏,是为了快速卡位新能源市场,和其他合资品牌抢时间,同时把自己推上出海通道。你要是拉同行对比一下,会发现这种亏根本不算少见。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来看传统车企,比如比亚迪,过去两年也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2022年的研发费用直接破200亿,几乎是长安马自达的两倍。但你看它的成果,新能源车销量暴涨,技术积累也越来越强。再看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小鹏,它们在早期烧钱的力度更夸张,蔚来一度亏到每卖一辆车都倒贴。但这些钱花出去,换来了品牌知名度和一些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外资品牌中,特斯拉更不用说了,早年也是靠不断融资和大笔投入才打下全球市场。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所以,长安马自达这百亿投入,放到整个行业里看,既不算特别夸张,也不算没章法。关键是,他们的动作有一定逻辑,不是乱花钱,而是试图抓住新能源车企转型的机会。尤其是整车出口这步棋,很可能是他们的破局点。合资品牌要想在新能源赛道上杀出一条路,靠单纯的国内市场已经不够了,必须跳到全球赛场上去争一争。这事对长安马自达来说,是赌未来,也是试图守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百亿砸新能源长安马自达搏命出海-有驾

那最后,咱们再回头看这个百亿投入。确实看着吓人,但它背后的逻辑拆开了就没那么离谱。关键不是它亏了多少,而是它能不能用这笔钱换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如果整车出口能成功打开局面,让品牌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站住脚,这百亿花得值。如果失败,那就是另一种局面了。所以,盯着这些数字别太紧张,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的下一步能走到哪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