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路虎家最引以为傲的揽胜,那台被很多人看作是身份象征的豪华SUV,据说要在今年年底推出纯电动版本。
消息一出来,不少懂车的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期待,反而是有些担忧。
这种担忧不是没来由的,因为就在不久前,奔驰推出的纯电动G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G”,在欧洲市场就遭遇了滑铁卢。
奔驰的高管自己都承认,这款车在经销商那里卖不动,堆在仓库里,成了个沉重的包袱。
这就让人纳闷了。
要知道,揽胜对于路虎,就像G级对于奔驰,都是各自品牌里最顶尖、最能代表形象的产品。
这些车凭借着高昂的价格、硬朗的外形和那种不言而喻的强大气场,一直以来都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中年男性消费者的首选。
在这个被称为“大哥座驾”的特殊市场里,揽胜、雷克萨斯LX、丰田兰德酷路泽这些车的影响力,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奔驰、宝马、奥迪的常规豪华车。
可为什么这些曾经的王者,一旦套上“纯电动”的外壳,就好像突然失去了魔力,连过去最忠实的拥趸都不买账了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一笔非常现实的经济账,和一笔更深层次的心理账。
我们先说说这群核心消费者,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大哥”们。
他们通常指的是那些四十岁以上,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男性。
他们或许不是站在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但普遍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了成功,经历过风雨,见识过世面。
他们的消费观念,其实非常务实,甚至可以说很精明。
他们买一台上百万的车,绝不仅仅是为了从A点移动到B点,这台车承载了他们的形象、圈子里的认同感,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成为一种可以变现的硬资产。
这就引出了第一笔账:经济账,也就是保值率。
在燃油车时代,这些“大哥座驾”的保值率高得惊人。
比如丰田的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在二手车市场常年都是抢手货,开个三五年,甚至还能卖出接近新车的价格。
圈子里有句老话叫“世界三大硬通货:黄金、石油、丰田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超高的保值率给了车主一种极大的安全感,意味着这笔百万级的消费,很大一部分是“存”在了车里。
万一哪天生意上需要周转,这台车能迅速变成一笔可观的现金,帮你渡过难关。
这不仅仅是一台车,更像是一个可靠的老伙计,风光时陪你闯荡,落魄时能拉你一把。
但是,纯电动车目前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即便是豪华品牌的纯电动车,三年的保值率也普遍在50%上下浮动,有些甚至更低。
这意味着一台一百万买来的电动豪车,三年之后可能只值四五十万。
这种巨大的资产缩水,对于那些把车也当作一种投资品的成功人士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他们虽然不缺钱,但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钱这么快就打了水漂。
所以,当纯电揽胜和纯电大G出现时,他们首先在心里打的算盘,就是这笔经济账,而算下来的结果显然不那么划算。
如果说经济账是理性的考量,那么另一笔心理账,则更加根深蒂固,也更难撼动。
这笔账关乎的是自由、便利和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这群消费者,他们所向往的,是一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从容和豪迈。
他们的用车场景,往往不局限于城市里的日常通勤,可能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西部自驾,也可能是去到一个路况复杂的项目工地,甚至只是单纯地享受那种不受束缚、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自由感。
他们的座驾,必须能够匹配这种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可靠的伙伴。
纯电动车目前最大的短板,恰恰就在这里。
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是绕不开的两个核心问题。
虽然现在充电桩越来越多,特斯拉有超充,蔚来有换电,各大车企都在努力解决补能问题,但和加油相比,充电在便利性和速度上依然有很大差距。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规划好路线去充电或许可以接受,但对于这群时间成本极高、追求极致自由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被规划”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想象一下,在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一群人排着长队等待充电,这种场面与他们追求的那种从容不迫的形象格格不入。
更何况,大排量发动机那种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长久以来都被视作是力量和性能的象征。
这种声音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驾驶的参与感。
而纯电动车悄无声息的启动和运行,虽然平顺、安静,但在他们看来,却少了一份“味道”,少了一份机械的魅力。
有人可能会说,电动车加速更快,性能更好。
但对于百万级的燃油豪车来说,V8、W12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储备本身就绰绰有余,那种源源不断、从容不迫的动力输出感受,和电动车瞬间的推背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在他们看来,前者是底气,后者则有点像愣头青的傻快。
因此,当一台硬派越野车变成纯电动,就好像一个硬汉突然变得“文静”了,失去了原有的那种粗犷和自由的灵魂。
那么,是不是说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时代,就真的无法再吸引这群高端用户了呢?
答案也并非如此。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汽车品牌,特别是理想和问界,用一种全新的思路,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没有像奔驰、路虎那样,执着于把原有的硬派车型直接“油改电”,而是选择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
首先,他们非常聪明地避开了纯电动路线,选择了增程式技术。
增程式汽车本质上是用电驱动,但车上带了一个小排量发动机作为“充电宝”,只发电不驱动车轮。
这样一来,既能享受到电车的平顺安静,又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可以像燃油车一样去加油,保留了“说走就走”的底气。
这一下就打消了消费者最大的顾虑。
更关键的是,他们重新定义了“豪华”。
传统豪华车强调的是品牌历史、机械性能、驾驶质感。
而理想和问界则把重点放在了车内的“体验”上,特别是对家庭成员的照顾。
他们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家居理念搬进了车里。
你打开车门,看到的是超大的中控屏幕、给副驾和后排乘客准备的娱乐屏、可以冷热调节的冰箱、带有按摩功能的舒适座椅。
这种设计思路,精准地抓住了当今中国成功人士角色的转变。
他们不再仅仅是驰骋商场的“大哥”,更是家庭的支柱,是丈夫和父亲。
这种新的豪华理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绪价值。
当一个男人开着车,妻子可以在副驾上舒服地追剧,孩子可以在后排看着动画片、吃着冰箱里拿出来的零食,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种场景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对于现在的许多成功人士来说,远比发动机的轰鸣声更有吸引力。
这使得汽车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座驾,而是一个移动的、充满温馨的“家”。
理想L9和问界M9等车型能持续月销量过万,远超许多同价位的传统豪华SUV,就是最好的证明。
它们成功地告诉市场,用户的需求是会变的,懂得洞察并满足这种变化,才能在新的时代里立于不败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