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三位高层人事变动!起底极氪私有化内幕,明确三大战略方向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办公室的百叶窗透出斑驳光影,三张新制作的工位铭牌正在等待安装。这场涉及三位核心高管的职务调整,正悄然改变着中国最大民营汽车集团的管理架构。
权力版图重构背后
安聪慧接任吉利控股集团CEO的消息传出时,杭州钱塘江畔的集团总部正在举行季度经营分析会。这位从技术员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曾带领极氪品牌实现单月交付破万的突破。知情人士透露,其办公室常年摆放着三台不同品牌的智能座舱设备,用以实时比对产品差异。
淦家阅转任吉利汽车集团CEO的任命书,恰好与极氪8X的油泥模型评审会同期进行。内部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这位新任掌门人在产品定位讨论环节七次追问"年轻用户真实需求",要求工程师团队在车机系统中预装高校图书馆预约系统接口。
研发降本成效突显
财务部门打印机吐出的成本分析报告显示,极氪与领克研发体系合并后,单季度省下的10亿元研发费用,相当于建造一座中型研发中心的年度预算。车间工人对此的直观感受是:"以前两个品牌的试制车间各备三套模具,现在共用五套就能解决问题。"
销售终端的变化更为直接。上海浦东某商圈展厅里,极氎007与领克09并排陈列,销售顾问的工服胸牌已统一更换为"吉利汽车"标识。这种渠道整合使单店运营成本下降12%,相当于每卖出十台车就能节省出一个安全气囊的成本。
资本运作深层逻辑
在港交所披露易平台,吉利汽车与极氪的股价走势曲线开始呈现趋同态势。证券分析师注意到,两家上市公司重合的机构股东占比已从年初的37%攀升至55%。这种股权结构的调整,被业界解读为应对智能电动车价格战的关键布局。
生产线上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宁波杭州湾基地的焊装车间里,极氪009与领克09的侧围生产线已完成并线改造。这种柔性化生产模式使单位工时成本降低19%,相当于每生产百台车可节省两名熟练技工的月度薪资。
全球化布局提速
新加坡分公司最近更新的通讯录显示,原极氪国际事业部成员已并入吉利海外营销体系。这种整合使中东市场的新车上市周期缩短28天,当地经销商反馈订单处理效率提升40%。说实在的,这种变化在迪拜展厅体现得最为明显——阿拉伯客户现在可以通过同一系统订购不同品牌车型。
慕尼黑设计中心的晨会纪要透露,中欧团队正联合开发兼容欧盟新规的电子架构平台。这种技术协同使认证周期压缩至11个月,比行业平均水平快出三个月。负责法规认证的工程师打趣道:"现在我们的标准文档厚度,比竞争对手少用两棵成年云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