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车市大优惠?别急!真相是“价格游戏”,专家:年底更划算

“十一”促销,一场精心编排的“价格游戏”?

消费者,你真的看懂了吗?

“金九银十”,这四个字,在汽车圈的江湖里,简直是响当当的暗号!

每到这个时候,厂家们就好像闻到了钱的味道,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狠狠捞一笔。

今年这国庆长假,更是被车企们视作“大显身手”的舞台。

可我这“用车社”的身份,让我看到的不只是热闹,更多的是背后那一盘盘算计。

优惠两三千?

这数字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次看到车企打出“国庆特惠”、“限时钜惠”的口号,心里总会泛起一丝期待?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早早地就把换车计划定在了“十一”前后。

可事实呢?

我最近跑了几家店,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那句“国庆比平时再优惠两三千”。

好家伙,这数字,听着像是“九牛一毛”,但仔细一琢磨,这背后可大有文章!

就拿一汽奥迪来说,销售顾问眉飞色舞地告诉我,现在主要是厂商给优惠,经销商再叠加一点。

举个例子,那辆原价23.98万起的奥迪A5L,国庆期间综合优惠能到1.24万。

我当时脑子就嗡了一下,1.24万啊!

这可不是小数目!

但当我追问实际落地价时,对方却轻描淡写地说:“(国庆假期)之前店里做到19万多,现在也是19万。”

啥意思?

大家品品!

这1.24万的“优惠”,很可能已经是“九曲十八弯”之后的结果,消费者实际多省的,可能也就那“两三千”的零头。

这套路,我只能说,玩得真是溜!

还有与华为合作的那些车型,直接“定价销售”,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十一”的特殊待遇。

这就像是《论语》里说的“君子坦荡荡”,价格就像是他们的“道”,不容丝毫的动摇。

岚图汽车,他们家是生态店,价格统一。

今年“十一”,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如果你真的去了店里,磨破嘴皮子,或许能争取到“2000元抵5000元”的活动。

这就像是“细水长流”,不声不响,却也能积少成多。

不过,理想汽车这次倒是挺给力,L系列智能焕新版,限时置换补贴1.5万,还有1.99%的低金融年利率。

这可算是“雪中送炭”了,对于那些想换车的家庭,这绝对是个让人心动的理由。

车展的“繁华落尽”,为何订单火爆,交付遥遥无期?

说到“十一”,车展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

北方今年最大的天津车展,从9月30号就开始了,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销售们都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声称现场下单,优惠力度“大到你想不到”,就算是跨区域,也能“想方设法”帮你搞定。

再加上各地政府推出的汽车消费券,叠加起来,那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哈弗、比亚迪的销售们,都拍着胸脯说,车展首日订单量肯定会“妥妥地超过10台”。

而在特斯拉的展台,Model Y L更是“吸睛无数”,咨询的人都快把展台挤爆了。

工作人员一句“目前交付时间已排到11月中旬”,更是让不少人“心生忐忑”。

这究竟是“万人追捧”,还是“产能不足”?

我有个朋友黄先生,原本就打算换辆六座车,看了Model Y L和其他几款,就等着“十一”车展做决定。

他直言不讳:“购车最主要的考量,就是现金优惠。”

这话,道出了多少普通家庭的心声?

在环京地区的车展上,我看到的是全家“总动员”的景象,目标明确,直奔心仪车型;也有人选择“货比三家”,不放过一丝一毫的优惠。

逛展的周女士更是表示,优惠和补贴叠加下来,能省好几万,“购车意愿明显提升”。

这就像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谁能不动心?

记者们走访发现,“特价车”、“一口价”、“包牌包税”、“低首付超长贷”、“现金直降”,这些都是商家们主推的“杀手锏”。

这就像是为消费者精心设计的“甜蜜陷阱”,让人一步步走进“购车 paradise”。

“价格已降到低点”,这句“安慰剂”,你信多少?

为什么今年“十一”的促销,感觉没有往年那么“惊心动魄”?

我深入了解后,发现原因有几个,绝非简单的“价格已降到低点”就能概括。

首先,现在的汽车市场,价格战已经打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

经过多年的“内卷”,很多车型的价格已经触及“冰点”。

厂家们想再往下跌,真的“难于上青天”。

一汽奥迪的销售就无奈地表示:“现在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降不动了。”

这句话,就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价格已经到了极限,再怎么折腾,也变不出花样了。

其次,很多车企在“十一”之前,就已经“悄悄地”进行了降价。

新车上市,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种“变相降价”的手段层出不穷。

你说,这“十一”再来一波,还能有多少“诚意”?

这就像是“老调重弹”,听多了也就失去了新鲜感。

上汽大众的经销商也提到,现在的汽车市场信息高度透明,品牌优惠几乎全年都在进行,每个月都有政策,三天两头搞活动。

大众的车型,从年初到现在,价格波动幅度并不大。

这说明,大众在价格策略上,一直比较“稳扎稳打”,不像有些品牌,喜欢搞“惊喜”。

更关键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大家都心知肚明。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只有4.5%。

在这样的“微利时代”,很多车企,单车盈利都快“吃土”了。

像赛力斯、长城,单车盈利能过万,已属不易。

理想、吉利、比亚迪、华晨中国,单车盈利也才超过5000元。

这利润空间,就像“杯水车薪”,厂家想给大幅优惠,确实是“难于上青天”。

在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下,经销商们本身就“压力山大”。

他们已经不愿意为“十一”促销自掏腰包了,很多时候,全靠厂家的返利才能勉强维生。

有上汽大众的经销商就跟我“诉苦”:“我们算是比较大的经销商了,也没有多少钱来搞国庆促销。”

这话听着,真是让人心酸,他们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年底的“压轴大戏”,你准备好了吗?

我私下打听了一下,不少经销商更愿意把促销的“弹药”留到年底。

为什么?

因为年底是“冲销量”的关键时刻!

为了完成年度目标,厂家和经销商都会拿出更实在的优惠来吸引消费者。

所以,今年的“十一”促销,更像是一场“预热”,真正的大戏,可能还在后面。

这就像是“压轴好戏”,先给你点开胃菜,真正的盛宴,还在后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更是“触目惊心”: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了销售目标,超过一半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

新车销售对经销商的毛利贡献是负的22.3%,价格倒挂(进货价高于零售价)的经销商更是高达74.4%,而且幅度还不小。

这说明,经销商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国庆车市大优惠?别急!真相是“价格游戏”,专家:年底更划算-有驾

经销商们现在面临的压力,简直是“多重打击”:客流增长乏力,线上线索转化率低,价格倒挂持续,盈利能力下滑。

再加上各种“刚性经营成本”,他们真的快“顶不住了”。

这就像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

所以,对于这次“十一”的促销,我给各位的建议是:可以参考,但别抱太大期望。

更明智的做法,是“多看多比较”,把目光放长远点。

说不定,年底还能淘到更划算的“ bargain”!

这就像是“欲速则不达”,有时候,耐心一点,反而能得到更多。

总而言之,汽车市场的“十一”促销,与其说是一场“优惠盛宴”,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价格游戏”。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的,是“火眼金睛”,看穿那些花哨的数字,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辆车。

这就像是《诗经》里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终找到的,是那个最契合你旅途的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