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场车展就是各路新车同台“站街”,各方玩家亮出各家的狠货,新鲜的热度和刺激,每一届都能给人点不一样的念头,这场成都国际车展也不例外。
说到吉利星越L这回的东方曜,场子里亮灯一瞬,谁能视线不被月牙青那一抹冷艳吸过去。
月牙青,不就是那种青中裹一层灰,没那么招摇,却有种莫名的气场,远远看像是老钱挂家族徽章那种低调奢华,实打实让人停下脚步多瞅两眼。
车标配了黑底色,跟整体沉稳风格简直绝配,拿捏住了大家对高级车的那点幻想,也挺会的,估计弄这个就是为了把那种“你说我高级,我就高级”的气氛营造到位。
前脸的气场,说它霸气吧也不算张牙舞爪,比起一些粗犷猛汉型的车,人家就是不吭声地坐在那里,仿佛心里有数——你自己靠近,能感受到吉利这回想卖点啥。
但最戳人的,莫过于车侧那帮冷冰冰的小摄像头,嘿,看见这,你就知道嘛,这次不仅外观翻新,智能化开头也是玩真的。
既有车身上的摄像头,还有前方的辅助摄像头,说白了就是吉利这回要拼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不止捏个L2就敷衍过去。
燃油车早不是只会比比马力和油耗,辅助驾驶这码事,谁有点技术谁才有底气。
你想象下,高速上不用死死攥着方向盘,进出车位时不用拿命去赌灌油倒桩的精准,年轻人和新手司机别说心里轻松,连老司机可能都少犹豫一秒钟。
其实,现在辅助驾驶主流都在玩“视觉方案”,多几个摄像头,识别路况、车道线、障碍物那是一层层升级。
以前呢,车厂一提到智能辅助,噱头足,但用起来吧,那玩意儿有点像半成品,时灵时不灵,操作时你还得捏把汗。
这回吉利星越L说自己不是简配L2这么简单,也许真能让人省点心。
但你要是懂点门道的就知道,这套新东西得用好,摄像头总归是要配算法的,光多几个头,不学习怎么分辨,那不是只给你个互助会拍照吗?
不管怎么说,这波硬件升级,视觉辅助方案走得挺快,算是值得加个鸡腿。
聊完外观和“智能大脑”,咱转到车内溜一圈。
内饰方面也颇有噱头,Flyme Auto加8155芯片,听起来像是数码产品升级一样。
要说这个Flyme Auto,明眼人第一反应就是“手机里的互联”移植进车辆生态,吉利这一手,把星越L从硬朗理工男一秒变成了IT潮人。
而8155芯片,性能上挺能打,处理速度、响应流畅度,懂行的人略一扫过,也知道妥妥高端配置。
再说那16扬声器的Flyme Sound,哦豁,这要是你常在银河系列车上玩过音响,体验就不用多说。
声场沉浸,大动态不破音,低音够劲爆,硬是把你从堵车烦躁里拖出来仿佛进入私家影院。
车里听音乐不就是为了让枯燥变成享受,吉利倒是懂事,给你安排到位。
这回副驾直接“拿下女王座椅”,说实话,女王座椅这种词儿,大伙儿听上去都明白不常规。
平常用不上,但只要你真有需求,比如长途、闺蜜自驾、不想受累,这一坐下去,人生仿佛有了新的分水岭。
某种意义上,这种专属座椅就是一份仪式感。
谁还不想体验一下贵妇同款坐姿,拍照打卡,感受一下自己的VIP特权。
但也这说回来,功能虽不是每次车门一开都能用到,却有总比没有强。
传统空间表现,星越L算是吉利的六边形战士,啥意思?
就是啥都做到——动力、空间、安全、科技配置,各项都不是短板。
空间不是家轿那种局促逼仄,乘坐体验挺出货的,后排也不会逼着大高个蜷缩。
吉利对大空间的执着,就是特意为中国家庭量身设计。
动力这块,2.0T发动机+8AT变速箱,怎么说,这组合算是王炸。
更牛的还是2.0T本身,编号和沃尔沃用的那个是一毛一样,你说有意思不。
早年买豪车最看重的就是什么?
发动机和底盘。
“买发动机送车”的段子都快说烂了,这次吉利直接拿沃尔沃心脏塞到自己车里,实话说给面子了。
人家豪华车标配拿来给国产车用,说动力表现不配顶级都没人信。
油门一踩,涡轮瞬间响应,再加上8AT换挡平顺,你要是在城市穿梭,不管红绿灯起步还是高速拉撒,这动力够你耍派头。
当然,卖点还不止这些。
底盘调教嘛,CMA架构上身,这平台在领克、沃尔沃上都被玩儿得风生水起。
稳、不晃、不飘,安全性也跟着涨分。
你要是查查沃尔沃XC40,就是同一个CMA平台,吉利这一手算是“血统认证”。
星越L跟这些豪华品牌同平台,就像给自家孩子染上名门贵族的气息,不能小觑。
不过啊,好戏还得继续。
现在最大谜团其实还没解开,价格!
都明面上摆好了神器配置,中高端的范儿拿捏到位,可是这车到底啥价?
怪不得不少人一边看车展,一边心里涌起好奇:
这车要是价格亲民,给国产2.0T来个大杀四方,抢占合资品牌的地盘,谁还舍得舍本求末?
可要是价格一飞冲天,想冲又怕荷包告急,犹豫也是分分钟的事。
厂家到底敢不敢搞个“诚意价”,留个悬念,也吊足了胃口。
厂商怎么定价直接决定了这车是高端小圈层的宠儿,还是大众爆款。
聊到这,想必很多人都已打开评论区,用弹幕和留言疯狂内卷讨论。
作为观众、潜在用户,肯定都在心里打算盘:值不值,贵不贵,会不会为这点智能和奢华买单?
其实,国产高端化这几年,谁都想让自家车卖出个“信仰溢价”。
论配置,星越L新款确实一步到位;
论动力,沃尔沃“同款发动机”情怀拉满;
论底盘,CMA架构名声根本不是虚的。
手机互联、音响大升级、女王座椅噱头、空间又实用,吉利这次给足面子。
但大家盯着的还是那行数字,到底写多少?
厂商心里盘的是怎样打这盘棋?
咱试着猜下,车展现场的人气火爆,如果价格可以杀进20万出头区间,这车肯定有戏;
再往上一点,也不是不能卖,但“诚意”氛围就不那么浓了。
其实每一次新车上市,消费者和厂商就是一场比心眼。
你牌面越亮,大家越想做你的客户,只要价格不跳脱天花板,市场基本就等着爆发。
但只要价格有点虚,销量就硬伤。
如今,国产品牌已经能把智能、动力、奢华兼顾做到位,没人再把合资和进口奉为唯一选项。
从星越L的升级,你能看到中国车企的转型和野心,已经不是玩拼价格的初级阶段,更想要跟国际品牌放手一搏。
主流消费需求逐步被技术、舒适感、审美驱动,但最终一切还是“用钱包说话”。
想买的人希望用合适价位买到高品质,厂商则盼着品牌力飞升,大家的交集就在于:能不能“两全其美”?
如果说智能座舱、动力平台、豪华细节已经给出诚意,那价格必须不能让人凉半截。
毕竟一台车不是只有虚头八脑的配置,而是要真心实意服务日常。
别忘了,车不是工具,更像伙伴。
咱踩着油门穿行人生路,心里想的永远不是参数,而是那真切的体验感。
成都车展这一轮,吉利星越L东方曜满身亮点,各项升级让新车圈气氛炸裂。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真正决定命运的扳机,就是那未公布的价格。
只要价格合适,消费者买得舒心,品牌也能再上新高。
你觉得这款星越L,什么价格才是心里的“理想区间”?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的建议,也许真能让厂家看到!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