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那曾经靠“买发动机送车壳”火遍大江南北的本田飞度,现在居然变成月销量只有两位数的局面了。
9月仅售出了16辆,7到9月总和也就114辆,这和当年一年超过10万辆的辉煌比起来,真的是天差地别。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款车已经停产清仓,曾经的“神车”是不是快要变成过去式了?
这可不光是飞度遇到的麻烦,而是一堆燃油车都得面对的棘手问题。
飞度从“全民追捧”到“无人问津”
2001年推出的飞度,一上市那叫一个亮眼,天生就带着光彩。
它的“MM设计理念”真是非常贴心——把机械零件压得极少,让车内空间最大化,再加上那灵活折叠的魔术座椅,装人或放货都得心应手。
2003年一进入中国市场,正赶上燃油车的黄金时期,那时十万左右的价格、省油又耐用的特点,一下子就打动了不少年轻买家的心。
到了2014年,第三代飞度(GK5)火得不得了,把热潮一下子带到最高点。
这台1.5L地球梦发动机动力十足,车迷们都叫它“平民超跑”,起步价才7.38万,比那会儿不少1.3L的车型还要实惠呢。
刚上市三个月,就卖出了2.6万多台,从2015到2019年,年销量都保持在超过10万辆,稳居A0级市场的“热搜榜头条”。
不过,到了近几年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2020年第四代飞度刚一上市,销量就直降到6.26万辆。
到了2025年,销售几乎跌到谷底,九月份仅卖出了16辆,而从一月到九月,累计也不到两千六百多辆。
去4S店打听一番发现,现车早就卖完了,销售那边只说在清库存,关于换代的消息根本不靠谱。
不是飞度不努力,是对手“换了赛道”
飞度的低迷,绝不仅仅代表一款车的失意,更是整个市场被新能源新局面取代的一个缩影。
表面上看销量在往下走,其实是燃油车的实力被电动车彻底压倒,没办法抗衡了。
用车花销的差距实在是太悬殊,甭管飞度再节油,百公里油耗也得5.5升左右,按现在92号汽油7块多一升算,光油费就得39块多。
吉利星愿每百公里耗电大概10.7度,照家用电每度0.5块钱算的话,差不多只要5块多,成本比飞度低大概七成三。
有老飞度车主说过,以前每个月油钱都得上千,现在换成电动车,充电费用才一两百,谁都能算得明白这笔账。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水平的差距。如今的电动小汽车早就不仅仅是“几个轮子配个沙发”那么简单了。
吉利星愿配备了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比亚迪海豚也能装上智能驾驶系统,连东风纳米01都用上了高通的高性能芯片。
再看看飞度,现在的版本还是8英寸的小中控屏,没有语音助手,智能辅助驾驶基本没有什么用处,内饰也像上一代的产物似的。
最令人头疼的是,之前的价格优势也不见了。
飞度的起步价要八万多,但是吉利星愿和比亚迪海鸥的起价都不到七万。同样的钱,买到配置更丰富、用车更省劲的电动车,老司机们自然会用脚表达心意。
九月份A0级别的销量排行榜前四名都搞电动车,吉利星愿一个月卖了五万辆,简直是飞度的三千多倍,再稳妥不过了。
还有人在为飞度买单吗?
虽然飞度的热度不及以前了,但也不是完全没人青睐。那些坚持使用的用户,更多是因为对燃油车的感情和信任。
不过,单靠情怀可不能撑起大市场。乘联会的数据显示,A0级轿车市场实际上还在往上走,截止到2025年1-9月,零售量同比上涨了75%。不过,这一增长主要是因为电动车拉动的,燃油车基本上已经被挤出了局。
大众Polo九月份只卖出了101辆,日产骐达则是220辆,福特福克斯更是宣布停产了。燃油车在市场上的地位,真可说是“时代的眼泪”啊。
对于飞度的粉丝们来说,想翻盘的唯一出路,就是紧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潮流。
听说新款飞度会推出混动版本,但光靠这个可能还不太够。
艾媒咨询的张毅分析师挺直白的,他认为得赶紧推动电动化升级,同时还得让品牌更贴近年轻人,性价比也要跟上,这样才有希望翻身咯。如果还死抱着燃油车的老传统,恐怕只会在回忆里慢慢淡去啦。
结语
飞度的没落,其实就是汽车行业从燃油时代转变为电动时代这个必然趋势的体现。
它并没有犯错,主要是跟不上这个新潮流的节奏罢了。
从每月卖出上万台跌到只有16辆,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路线在不断调整,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变化。
接下来,换代的飞度能不能把握住最后的机遇呢?合资的燃油车还能在电动化的大潮中找到一席之地吗?
这些猜测的结果,可能会左右许多经典车款的未来走向。
毕竟在汽车圈里,可从未有过那种永远的“传奇车”,只有始终的“时代之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