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央视新闻罕见地用整整8分钟给摩托车文化来了个专题报道,直接盖章认证,摩托车早就不止是代步工具了,它现在是年轻人社交、娱乐、表达个性的“全能选手”。
从“买菜车”到“社交神器”,摩托车彻底翻身
新闻中指出,2021到2024这三年,全国摩托车保有量蹭蹭涨到8576万辆,这背后藏着个大趋势,摩托车早“变味”了,已经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啦。
拿北京新媒体的秦女士来说,学生时代她骑小摩托就是图个方便,现在呢?大排量机车一踩油门,压力全飞,周末约上摩友跑山、看风景,一群陌生人因为爱骑车变成铁哥们,摩托车早就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工具”,骑上它,圈层、话题、朋友,全有了。
飙车炸街?央视直接点名,别作
但摩托车圈也有“问题”,数据显示,25岁以下骑手每万人出事故的概率是汽车司机的2.58倍,跑山压弯、网红打卡地,听着酷,实则危险系数爆增,更气人的是非法改装,轰隆隆炸街,居民烦,警察也盯上你了。
央视这次直接撂指出,非法改装、飙车炫技?以后可能不只是扣分罚款,严重者可能会直接按“寻衅滋事”处理。
政策松绑?摩友:终于等到你
不过央视也没光泼冷水,还给行业指了条明路,摩旅经济、装备周边赶紧搞起来,推动消费升级才是正途,安全要抓牢,驾照培训、头盔佩戴,一个都不能少。
最让摩友激动的,是那些“老大难”政策可能要变,比如13年强制报废、驾照分级太死板,要是这些能松绑,摩托车文化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
未来可期,骑上摩托,说走就走
摩托车文化这回算是被央视激活了,以后骑摩托车,不仅是耍酷,更是正经的生活态度,当然,前提是守规矩、别作。
要是政策放宽,你最想骑着摩托去哪儿?留言区聊聊你的“摩旅梦”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