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推70度增程方案,用户实际需求,纯电充电体验升级

你说现在这些做增程的车企,是不是都在憋大招?以前都想着怎么把增程器鼓捣得高精尖,想压倒一切混动车和纯电车,整出点什么「颠覆性的技术」,实际呢?哪有那么容易!眼瞅着也指不太上第三方忽然给你搞个“神级突破”,只能另辟蹊径,开始在800V平台和电池容量上卷。

本来我还觉得,像智己、小鹏这种动不动就给你搞出六十多度、八百伏的大电池包,已经够让人下巴掉地上了。结果呢?好家伙,居然还有人在爆料,说有哪家大厂憋着大招,研究七十多度的大电池。你品品,这都什么日子了?把纯电那套直接抱进增程车里。

我寻思着,70度电池,放SUV上,理论上都能标个400公里纯电续航了。这要是放在续航焦虑上,谁还能比你大哥更无敌?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油箱和增程器,搬家带着,是怕自己跑到珠穆朗玛峰上“完全断电”吧?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后路还修得笔直宽阔,还带照明那种。

问题就在这,我就想问了:你车企给用户卷得火热,真考虑过用户到底在追求啥吗?你问问身边买车的真心话,他们是不是一年有那么几次,全家人得从城市东头杀到西头,办个家庭自驾游?剩下的大多数时间,通勤、买菜、购物、遛娃,这根本用不着带个油箱、烧着油悬着心开车。

你说非自驾游不可,不能高铁飞过去租个车?九块九包邮都试过,租个车还扛不住?为啥非要熬着脸色,开着“大号增程电池”的神兽,穿城越省?这心里头,是不是对电车的基础设施还没信心?再说了,800V的高压平台,现在充电可比过去爽快多了,政策不是也在推充换电网络?

增程车的意义,其实就是在“过渡期”给大家一个心安。你不敢all in纯电,又觉得油车过时、插混不够爽,就往增程靠。但你真跳出来想一想,增程方案走到头,硬生生把“纯电续航”拉到四五百公里,那你,就只差临门一脚了。为啥还要拉着油箱、增程器一起拼?维护成本多、保养也不能省,连空间利用率都打折了,行驶品质还难说能比纯电香。

说白了,大多时候,纯电现在的短板其实就是充电网络和心理落差。电车开的人越多,充电越便捷,增程的理由越少。反过来看,厂家越把增程车越做越大电池,越是证明“用户其实并不想烧油,只是怕偶尔没电”。既然核心矛盾不是车本身,是电网配套,那谁再在增程上往死里砸钱,不是在逆势投资吗?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点,现在的增程车,体积、重量啥都加了——一边是大电池,一边还得拖着发动机和油箱,风阻高、能耗大、操控也能折中到纯电的爽利感?甚至你看那些增程studio的数据,明面上纯电续航四百公里,但日常出行你真能全权当纯电使?用几年之后,电池衰减、油耗上来,保养费三天两头掏,合算吗?

再细想,你买车,真的考虑到一年中那两三次极限操作吗?大部分人买车其实都在为“人生中的意外”做准备。怕有一天要带全家远行,怕有一天半路断电。可平时真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你有多少次真能全家抽空集体出游?就算有,计划好了,也可以选择租车、包车、甚至直接飞过去,说白了,全靠是自己的焦虑感绑架了购车决策。

咱们就把话摊开了讲,现在卷到70度大电池、800V增程,其实意义就是把“混动+纯电”揉成一个巨无霸,满足的还是极少数极端场景。你敢说大多数时间不都是堵城脑袋,三环五环跟龟爬?环保吗?实用吗?真省钱吗?恐怕还是只解决了“极端偶发事件的焦虑”,却给日常使用平添了复杂度——本该一门心思“电动化”,反而半路转回头。

再往前一步看,现在国内的充电网络,主城区基本捂不出问题。高速路上连锁密度越加越多,技术也上去了,800V高压方案确实好用,二十分钟补一半电。就是这充电速度、网络密度,按这个趋势走下去,增程方案哪天真得成历史。你会发觉,厂商卷高端电池、拼800V,倒成了最后的优越感自证——其实早晚拼不过生态。

你品品,真正意义上的“用车革命”,不就是要“越简单越好”么?大家都想偷懒,谁还真愿意天天研究那么多保养、油耗、剩余电量、热机问题?能一根线插上就回家,一脚电门就走,不是最理想、最低维护成本的办法吗?吃惯了“外卖”的人,还愿意回头自己剁肉、买菜、起锅吗?我看,增程到极致,只是让大家意识到“其实我完全可以用纯电就够了”。

脚下的路往前走,技术不断突破,换电、极快充都在眼前了。今儿还在担心700公里续航,明儿电池搞到150度,再配上50kW满地跑的超充站,真到那时,家门口充电比楼下买菜还容易。谁还愿意带着个油箱、搞那么多混合动力的小九九?还不是因为“新鲜事物”落地需要时间,等大家心态和基础配套同步成熟,增程的优势自然消失。

车企推70度增程方案,用户实际需求,纯电充电体验升级-有驾
车企推70度增程方案,用户实际需求,纯电充电体验升级-有驾

你现在买增程,花了比纯电更高的成本,承受比纯电更多的日常复杂和维护支出,图的就是那一丝“绝对保险”。可真串起来,99%的使用场景纯电都能覆盖,撑死1%的边缘需求,却让你背着整年。真问大家一句,这笔账怎么算划算?

车企推70度增程方案,用户实际需求,纯电充电体验升级-有驾

你再看各大厂卷800V,拼大电池。卷到最后,不如直接把用户的焦虑一扫而光,纯电直接定高标准,反正充电快、续航远,家用、旅行一个不落。那些花大力气做增程“兜底”的,不如把精力都砸到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充换电体验上,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用户早都想明白了,你没必要给大家灌一车的“后悔药、心理安慰”。

想明白这道理,你看现在讨论“要不要增程车”,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增程的尽头不是增程,是临时的过渡。未来的主角,是纯电。现在花太多心思在冗余的技术上,还不如直面最终的趋势,跟消费者一起加速进入纯电社会的下一站。

所以说,七十多度+的增程方案,技术是牛,但道理其实挺简单:你真的需要吗?你真愿意为了一年两三次的稀缺场景,给日常用车埋下这么多隐患、花更多钱吗?你买车到底是为了“随时都能去珠峰”,还是舒舒服服过每天?焦虑驱动的选择,永远解不了真正的焦虑,只能让人觉得,手里拿着一把万能钥匙,其实用了一辈子都没开过那道锁。

想开点吧,别被自己的想象吓住。技术是好事,用不用、值不值,心里总得有杆秤。你要是真敢正视自己的需求,买不买增程车,这么简单的选择题,还能犹豫啥呢?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