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今天这事儿我得跟你们唠唠,宝马那个新世代iX3的宣传图,简直比段子还炸裂。
你们猜怎么着?
最大的看点居然是它把那个比脸还大的“猪鼻子”给收敛了。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邪了门儿了?
就像你一个哥们儿,常年穿着花裤衩到处晃,突然有一天穿上了剪裁得体的西装,还一脸正经地跟你说他要练瑜伽修身养性了。
这背后,到底是宝马开窍了,还是被现实锤得找不着北了?
想起去年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刚出来的时候,我当时就拍着大腿跟你们说,宝马这是要自我救赎啊。
那台车,流线型设计,极简风,特别是那个扁平化的“双肾”,我当时就觉得,这才是未来。
可话说回来,概念车嘛,不就是画个大饼给大家看看?
真到量产那一步,设计师的梦想往往会被成本和市场的毒打给磨平。
谁知道这次,宝马真把大饼烤熟了。
新世代iX3的宣传图,那个格栅小了,车身线条流畅了,甚至连尾灯都和概念车一模一样。
我当时一看,愣是没敢信。
宝马 iX3 宣传图。
这简直是汽车圈里的“奇迹”好不好?
这事儿要是往深了挖,其实挺有意思的。
你们还记得前几年宝马在电动车领域的挣扎不?
i3、i8,说实话,挺超前的,但市场不买单。
那时候,特斯拉、比亚迪这些新势力像开了挂一样,设计一个比一个激进,销量一个比一个夸张。
宝马呢?
感觉就像是个倔老头,拿着自己的老本儿,守着燃油时代的骄傲,死活不肯换。
新出的iX,那个硕大的“猪鼻子”双肾格栅,简直成了全球车迷的集体吐槽对象。
我当时就想,这帮设计师是不是跟“大”有什么过不去的执念?
可转念一想,宝马新世代iX3这个变化,真就只是为了讨好消费者那么简单?
我倒觉得,这更像是宝马这个百年老店,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和教训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品牌基因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它得跟着时代一起进化。
你看那些传统豪门,有的还在固步自封,有的已经开始放下身段,学着新势力们怎么玩儿。
宝马这次,不仅是把设计改了,更重要的是,它放下了那种“我就是宝马,你爱买不买”的高傲姿态。
这不就是一种战略上的清醒吗?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哥们儿,以前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技术牛,脾气也牛,谁的意见都不听。
结果被市场狠狠教育了一番,项目黄了,他自己也被边缘化了。
后来他去了一家小公司,开始学会倾听,学会合作,最终带着新团队把项目做得风生水起。
这中间的道理,跟宝马这次的转变,简直一模一样。
宝马新世代电动车,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台车,而是一个老牌巨头自我革新的缩影。
话说回来,光是外观变了还不够,宝马这次的内饰也憋了个大招。
虽然宣传图里没看到,但根据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的资料,那内饰可就不是简单地堆个大屏了。
一个17.9英寸的中央触控屏,加上前挡风玻璃上的全景视觉系统,能投影9个交互模块。
这可比现在市面上那些单纯的大彩电有意思多了。
宝马这是想直接跳过“大屏时代”,进入一个全新的“人机交互”时代。
它这是在告诉大家,我宝马不仅懂燃油车的驾驶乐趣,更懂未来的科技。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还是为了销量吗?
为了钱,连自己的脸面都不要了?
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简单粗暴了。
一个品牌,它的基因不应该是某种具象的符号,而是一种精神内核。
宝马的精神内核,从来都是“纯粹驾驶乐趣”。
而收敛双肾格栅,让车头更具流线感,不也是为了优化空气动力学,提升续航里程,从而更好地实现驾驶乐趣吗?
这是一种妥协,更是一种进化。
你看,从一个宝马iX3的宣传图,我们能看到这么多东西。
一个百年车企的挣扎,一个时代的变革,一个品牌的自我救赎。
它不再是那个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老大哥”,而是一个敢于自嘲,敢于改变,愿意放下身段,倾听消费者声音的“新青年”。
这种转变,比任何华丽的宣传语都来得更有力量。
你觉得呢?
宝马这次真能“浪子回头”,重新成为电动车时代的霸主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一起聊聊宝马的未来!
全部评论 (0)